“灵魂摆渡人”刘德文:21年送300余位大陆去台老兵骨灰回乡

全文3702字,阅读约需11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大陆去台老兵骨灰返乡志愿者刘德文,21年来已帮助300余位老兵魂归故土,让他们与最亲的土地在一起。

02刘德文平均每月往返两岸三四趟,义务寻找老兵安葬地,并记录相关信息,建档后发布在网上。

03为了轻装上阵,刘德文舍弃了行李箱,衣物塞在书包夹层里,脚踩软底鞋,走路不会那么累。

04除此之外,刘德文笃信老兵亡故后也是有灵魂的,要安置妥当,他读懂了妻子的泪水,也明白了她的坚持。

05目前,刘德文的足迹已遍布大陆20多个省份,他希望趁现在体力还好,架起更多老兵与后代的链接,让血浓于水的关系有迹可循。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骨灰坛沉甸甸的,很有分量。
它们被刘德文装进书包里,行走的时候,通常被他反背在胸前,避免磕碰,同时也象征着尊重,“长者在前”。
坐飞机前,刘德文会多买一张票,航程中将骨灰坛放在邻座,系好安全带。离开台湾时,他会对着坛子念叨;落地大陆时,他也会低语几声。
21年间,已有逾300位大陆去台老兵的骨灰经由刘德文之手回到大陆,回到他们魂牵梦萦的原乡,落叶归根。用刘德文的话说,让他们与最亲的土地在一起。
当下,57岁的刘德文平均一月往返两岸三四趟。老兵离世,他们在大陆的后代也日益衰老,他担心,随着老兵最亲近的后人去世,有的隔代后辈再无动力寻找对岸的亲人。
图片
2023年9月,刘德文在花莲,接老兵骨灰回高雄。 受访者供图
触碰原乡的土地
今年中秋夜,台湾高雄市上空,月亮又圆又亮,刘德文和家人小聚在一起,吃了一顿烤肉,算是过节。
这样的日子,刘德文总会想起村里无眷属的老兵。有老兵曾悄悄告诉他,最怕家人团圆的时节,难免想到自己孤苦伶仃的境遇,会躲在暗夜里掉泪。
上世纪90年代末,刘德文搬至高雄市左营区祥和里生活,社区内,除了有眷属相伴的部分老兵外,还有3800多位群居在职务退员宿舍的老兵。彼时尚在银行担任金融高级专员的刘德文,闲来也帮社区内的老兵打打下手、搞搞卫生。
一来二去,坚硬了一辈子的他们,偶尔也会在刘德文面前展露出柔软的那一面,卸下心防聊聊往事。2003年12月底,刘德文遵照社区内一位老兵的遗愿,将他的骨灰背回湖南桃源县入土为安。
从此往后,刘德文义务帮助更多亡故的大陆去台老兵魂归原乡。寻亲的电话、信件向他涌来,他开始前往更多的寺庙、墓地,甚至杂草丛生的乱葬岗寻找老兵的痕迹,并记录下相关墓碑上的姓名、籍贯、生亡时间等关键信息,建档后发布在网上。
图片
2023年6月,刘德文到台东寻找老兵安葬处。 受访者供图
鲁彩山的后人就是通过刘德文发布的无人祭拜逝者名单找到的线索。
严格意义上来讲,1961年于台湾亡故的鲁彩山不算是老兵,是渡轮上运输物资的船务员。1946年,他跑了一趟开往台湾的船,从此杳无音讯。家人后来辗转知晓,鲁彩山已在台亡故。此后多年,家人一直在寻找鲁彩山的安葬地,去台湾旅游时,也四处打听,均一无所获。
取得联系后,刘德文根据墓碑上的信息,问了几个问题初步核实了鲁彩山后人的身份。他再向相关单位出具亲属委托书、公证文书等材料,逝者回家的程序才按规启动。
若是健在的老兵想委托刘德文在百年之后将骨灰带回原乡,还要先去当地法院做一个遗嘱公证。
这类繁琐手续背后的费用需要刘德文自掏腰包。送一位老兵的骨灰回家,平均花费5000元人民币。除此之外,开着车翻山越岭寻找老兵下落的油钱更难以估量。
年轻时,刘德文的烟瘾不小,一天要抽两包多的进口香烟。年岁渐长,一来为了身体,二来考虑到可以省下烟钱送更多的老兵回家,他最终戒了烟。
好在越来越多的大陆亲属愿意承担刘德文的机票和住宿,如此一来,刘德文的经济压力缓解了许多。
9月9日下午,浙江宁波,鲁彩山的后人早早等候在机场。见到刘德文现身,鲁家人很是激动。还没来得及走出机场,刘德文便先于鲁家人跪下,从书包中取出鲁彩山的骨灰坛,在地上轻轻扣了下,意为让老人家的骨灰先触碰下原乡的土地。
鲁彩山的后人紧接着双膝跪地,双手接过骨灰坛。“爹爹回来了。”鲁彩山90岁的小儿子合掌拜了拜,喉头哽咽。
图片
9月9日下午,浙江宁波,鲁彩山的后人早早等候在机场,双膝跪地,准备接过骨灰坛。 受访者供图
“灵魂摆渡人”
装骨灰的背包累积到现在,刘德文已有4个,背包带断了就再缝上。
早年间,有的老兵亲属觉得犯忌讳,好心帮刘德文扔了。后来他讲,别扔,这也算是一种情怀,他要一直用,留给后人作纪念,“这是背过老兵的书包。”
常年累月,刘德文的背包里必备头痛药。早起没睡好,他便会头痛欲裂。
送逝者回家,往往凌晨三四点就要起床收拾。舟车劳顿,转车、转机是家常便饭。为了轻装上阵,他舍弃了行李箱,衣物就塞在书包夹层里。脚踩软底鞋,走路不会那么累。
往返两岸多了他才知道,大陆的冬天是需要穿秋衣秋裤甚至棉衣棉裤的。“老兵的家大多在农村乡下,户外比较冷,我现在也懂得如何保暖了。”
有时候,当天还不能抵达农村,只能在城市里先休息一晚,第二日再继续赶路。他会优先选择标准间,一张床他睡,另一张床专门拿来放置骨灰坛。刘德文笃信,老兵亡故后也是有灵魂的,要安置妥当。
听过的老兵故事愈多,他愈发理解老兵们未了的心愿和遗憾。
高雄市左营区祥和里是大陆去台孤身老兵的赡养点之一。义务帮老兵干活多年的刘德文,2002年当选为里长,连任至今。
这里的许多老兵十几岁便背井离乡,独自生活了一辈子,他们习惯将家乡的人事物都埋进心里,沉默寡言是大多数老兵的性格底色。
心结难开,但真诚是最好的钥匙。同刘德文建立起信任后,他们乐意跟他讲来台的前因后果,讲未了的心愿,有的一开口还夹杂着浓重的乡音,日子长了,刘德文也能听懂。
2005年,第一次送老兵骨灰回乡的两年后,刘德文辞去干了17年的银行工作,全身心投入到“灵魂摆渡”中。
图片
2019年7月,河南南阳,刘德文和逝者的八旬弟弟合影,弟弟一直希望能找回大哥的骨灰回家乡安葬。 受访者供图
起初,刘德文和妻子叶品玲常常因此争吵,她不理解丈夫为何放着大好前程不要,三天两头往外跑,与逝者打交道。争吵之后便是无休无止的冷战,有时候两人绕不开的交流,就将写好的便利贴粘在冰箱门上。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也跟着“摆渡”一趟。当叶品玲抵达大陆的某个村口,看到老兵的后人双膝跪地接过骨灰坛泣不成声时,内心一颤,也忍不住跟着落泪。
刘德文读懂了妻子的泪水,妻子也明白了他的坚持。
有几回在台湾的机场,有陌生人朝刘德文挥手,高喊着“里长”,一旁的妻子很感慨。她愈发体会到,丈夫做的事情很有意义。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刘德文抵达机场后,还要坐绿皮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才能进村和老兵的后人碰面。进村的路往往泥泞不堪,但刘德文要看着老兵入土为安才踏实。
后来,进村的路逐渐硬化,更多老兵的后人也有条件直接到机场迎接。刘德文很欣慰,送老兵回家的岁月里,他也见证了大陆城市、农村的高速变迁和发展。
如今,刘德文的足迹已遍布大陆20多个省份。
大约16年前,刘德文送完老兵的骨灰后,在北京的一处旧书摊,发现了一封夹在泛黄旧书里的家书,落款竟来自他所在的社区。“太巧了。”
来日方长
从大陆寄来的寻亲信件不曾中断过。
信封上的收件人错写成“刘德元”的、地址欠详的、信封上只贴了刘德文大头照的,最终都顺利寄到刘德文办公室。当地邮政公司的邮差一看到从大陆寄来的信件,就知道,十有八九是寄给里长帮忙寻找亲人的。
邮差曾告诉刘德文,这样的信件,一定要送达。这让刘德文很感动。
寻亲多年,刘德文总结出了不少经验。他发现一些后代对长辈的名字,只知道读音,写下来的却是谐音字。
图片
2023年4月,刘德文收到的来自黑龙江的寻亲信。 受访者供图
“张洪X因突发疾病,于1989年6月10日去世,已土葬……三舅是中间的孩子,哪年生人不详,因长辈都已去世。今拜托刘德文先生在百忙之中,能帮助我们完成长辈的遗愿,寻找三舅,让他魂归故里,落叶归根。谢谢!”
这是刘德文去年收到的一封来自黑龙江的寻亲信。刘德文回忆,一开始怎么都找不到,后来他发现,逝者名字中的“洪”应该是“宏”,这才定位到。
原来,信中提及的“三舅”此前土葬在台南的一片墓地,后来因墓地旁要开发一条道路,当地就将坟墓迁往嘉义。最终,刘德文在嘉义的一处骨灰楼找到了寄信人的三舅。
图片
2021年9月,刘德文收到山东寄来的寻亲信,经查逝者骨灰葬在台湾北部。 受访者供图
有的逝者亲属总想让刘德文在当地多待几天,好好招待他游山玩水,以表感激。但寻亲工作还要继续,刘德文每次都快去快回,“我们来日方长。”他总对老兵的后人这样讲。
初到祥和里时,辖区内的无眷属老兵有3800多位,如今已不到20位,年纪最轻的97岁。刘德文反复提及,60万大陆去台老兵,到现在返回原乡的不到4000人。其中一些老兵的下落,之所以能被找到,幸得逝后有友人帮忙立碑刻字。
于刘德文而言,时不我待。老兵的第二代都年事已高,“一些第三代不找了,第四代就更不找了。”趁现在体力还好,刘德文想架起更多老兵与后代的链接,让血浓于水的关系有迹可循。
“我们回家”
答应寻亲的承诺,刘德文不是随口说说。“承诺要有始有终。”
最长的寻亲,刘德文曾历时8年。“老兵的亲人都劝我,里长别找了,我们放弃了,就让爷爷在台湾吧。”后来终于有了音讯,刘德文致电过去,对方感到讶异,以为他早放弃了。
寻找老兵安葬地的时候,刘德文曾多次驱车到台湾东部,驶过的一大段太平洋海岸线美到他的心坎里。不过,他知道,对老兵来说,这里再美也不如原乡,“他们想与最亲的土地在一起。”
当一个个家庭向自己打开尘封的往事,刘德文愈发体会到人生无常,常常感叹“阴差阳错”对个体命运的沉重影响。
年逾古稀的老人第一次叫爸爸,是抱着他背回的骨灰坛。有的人上了船就是一生。有的老兵来不及同家人道别,再度相见已是阴阳两隔。有的老人哭瞎了双眼,都没等到对岸的亲人回家。
2023年3月,国台办发言人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高度评价了刘德文的义举,“为帮助众多大陆去台老兵完成落叶归根的愿望,2003年以来,刘德文先生不辞辛劳、奔走两岸,足迹遍布大陆20多个省份,先后带着200多位老兵的骨灰回故乡安葬。他做这些事,生动诠释了两岸同胞不分省籍、不分地域,都是一家人。正是这样的亲情义举,抚慰了老兵的离乱之痛,让他们如愿魂归故里。我们向刘德文先生表示敬意和感谢,也愿意积极支持他的善举,帮助更多过世的去台老兵实现遗愿。”
图片
2019年12月,刘德文在高雄西子湾。 受访者供图
去年,刘德文送一位去世已50年的老兵回家。他的女儿从未见过自己的爸爸,老兵到死也不知道自己在家乡还有一个女儿。
抱着老兵的骨灰坛途经村口的时候,老兵的女儿指着一个位置,告诉刘德文,爸爸走后,每天黄昏,奶奶一定会守在这里,望着来人的方向,一坐就是两个小时,一直到80多岁过世。
她等了一辈子,都没能等到儿子出现在村口。
听完老兵女儿的讲述,刘德文内心五味杂陈,他抱着骨灰坛扑通一下跪在老兵母亲曾日日等候的位置,哽咽着说,“你的儿子,里长帮你带回来了。走,我们回家。”
新京报记者 吴淋姝 编辑 刘倩 校对 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