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 数字媒介如何改变音乐剧发展

图片

2024年3月26日,中共黄浦区委宣传部和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共同主办2024上海演艺发展论坛,以“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为主题。在论坛上,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副总裁、上海文化广场总经理张洁透露:2023年全国演出的9960场音乐剧中,有5888场在上海。数字媒介的兴起对音乐剧产生了何种影响呢?

图片

文 | 张华艺

 一  


音乐剧在中国的发展

音乐剧,是一种现代的舞台综合艺术形式,包含戏剧、音乐和舞蹈三种要素。1980年,“音乐剧”一词首次出现在国内正式刊物上。此后,许多作品沿用轻歌剧、音乐话剧等称谓。1984年《风流年华》直接采用音乐剧冠名。1985年后,全国各艺术团体相继创作演出了《十五的月亮》、《特区回旋曲》等百余部音乐剧,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经验,推动了音乐剧在国内的普及与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音乐剧的发展主要呈现如下特点:①原创音乐剧崛起。中国音乐剧在原创性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蝶》、《赵氏孤儿》等一批优秀的原创音乐剧作品相继问世,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②国际交流与合作频繁。一系列国际经典音乐剧如《伊丽莎白》、《剧院魅影》等相继在中国上演;③市场与观众成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加,观众对音乐剧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不断提高,为音乐剧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  


音乐剧的出圈之路

过去,剧场是音乐剧传播的重要媒介。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当下,网络已经成为音乐剧传播的重要媒介。

①长视频加持,还原音乐剧的现场特色与魅力

长视频作为一种重要的媒介形式在还原音乐剧的现场特色与魅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音乐剧的现场体验往往令人难以忘怀,而长视频可以最大程度的还原现场氛围,展现出演员的表演细节,让观众即便不在现场也能感受到那份震撼与感动。此外,长视频的传播方式不仅可以吸引到本身就热爱音乐剧的观众,还能够吸引本身并不了解音乐剧的观众,受众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这种媒介方式的变化吸引了更多观众的关注,使得音乐剧得以更加广泛地传播。

2018年,芒果TV创办的长视频综艺节目《声入人心》推动音乐剧在网络上的快速发展。节目的爆火也推动了b站上的音乐剧长视频的发展。经典音乐剧《悲惨世界》的播放量高达326万,《摇滚红与黑》的播放量达到120.5万。

图片
图片

②短视频助力,提升音乐剧的传播力和互动性

短视频内容多样、形式丰富,用户范围广泛,逐渐成为当下最重要的媒介传播方式。短视频通过片段截取、经典翻唱、幕后花絮展现、著名角色cosplay等形式更直观地展示音乐剧的魅力。此外,短视频平台上可以及时进行互动,如点赞、评论、分享等,也可以将自己喜爱的内容分享给朋友,这样的互动分享大大增强了观众的参与度和粘性,推动构建以音乐剧为核心的趣缘群体。

在抖音平台,“#音乐剧”话题的播放量达到18.8亿次,其中“sugar”翻拍的《维罗妮卡的房间》中的经典片段,点赞量高达82.8万;在bilibili平台,《摇滚红与黑》中的经典曲目《荣耀向我臣服》播放量达794.3万,《悲惨世界》中的《人民之歌》播放量达274.6万。

图片
图片

短视频平台和音乐剧也积极合作,促成共赢。音乐剧《妈妈咪呀!》为例,其在2024年中国巡演期间,抖音作为上海首演的联合出品方,在正式演出前做了多轮宣发推广,使得“妈妈咪呀”相关话题词多次登上抖音热榜,最终给上海站票务带来了较高转化率。

③用户认知变化,推动音乐剧创新和产业化发展

以往,观众对音乐剧的认知存在一定误区,经常将其与歌剧混淆,如认为其过于高雅,是“阳春白雪”。然而,随着《声入人心》等节目的播出,观众逐渐认识到音乐剧具有音乐上的流行性和形式上的多样性。这种认知误区的消除,使得更多观众愿意尝试和接受音乐剧,从而推动了音乐剧市场的扩大。

同时,音乐剧市场的扩大也推动了购票平台的日益丰富,例如大麦、秀动、剧院小程序等等。音乐剧价格一般在80—1080元,观众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票档。在数字媒介的加持下,音乐剧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存在,人人都可以观看,极大的推动了音乐剧产业化进程。

综上所述,长视频和短视频发挥着各自的特性,在内容传播、观众拓展、互动体验等多方面推动着音乐剧的发展,在其过程中,用户的认知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变化。由此,为音乐剧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  


未来发展方向

①线上音乐剧

1、提升内容质量,鼓励原创性作品

目前,国内原创音乐剧内容集中在综艺节目,芒果TV创办的《声入人心》打造出让人耳目一新的视听盛宴,豆瓣评分高达9.1分,播放量达到8.1亿。2022年东方卫视推出音乐剧文化推广节目《爱乐之都》呈现众多音乐剧舞台,但该节目的豆瓣评分仅5.4分,尽管节目已经邀请了一大批国内领尖的音乐剧演员,但剧本痕迹严重,一些经典的剧目或片段,为了契合综艺舞台而不得不进行改编缩减,大多数节目不能得到很好的展示。因此,在传播内容上,需要创作出既能够展现音乐剧魅力的作品,又能引发用户的共鸣和情感参与,增加参与感和互动感。

同时,在传播国外经典剧目的同时,要推动原创音乐剧作品的发展。近些年,一些原创音乐剧如《赵氏孤儿》《哈姆雷特》都在线下演出中取得了不错的反馈,但在线上除了官方拍摄的视频外,很少有相关内容的展现,限制了发展。因此,可以与平台进行合作,推动原创音乐剧的线上传播。例如bilibili在2021年跨年晚会上邀请了音乐剧演员阿云嘎将中文版《罗密欧与朱丽叶》搬上舞台,还原现场布景,让更多用户通过B站了解到音乐剧之美。

2、寻求技术加持,营造沉浸式体验

目前,线上音乐剧普遍存在画质不清晰、声音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因此,画面和音频质量是音乐剧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画面方面,可以使用4K或更高分辨率的摄像机进行录制,确保视频画面的清晰度,让观众感受到类似现场的逼真感受,获得更深的情感共鸣。在音频方面,可以通过与酷狗等音乐app合作,运用类似蝰蛇音效的技术,增强音质。此外,可以采用多声道音频录制技术,捕捉音乐剧中的每一个细节,包括人声、乐器声和环境声等,同时减少噪音和杂音。

当下,VR、AR等技术在持续发展中,未来等技术逐渐成熟,可以将其与音乐剧相结合,例如,当观众带上VR眼镜观看音乐剧,就仿佛演员就出现在眼前表演。同时全息声效可以让用户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和同现场一样的震撼感。

②线下音乐剧

“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是音乐剧在数字媒介的加持下快速发展的重要表现。在许多视频的评论区我们可以看到以下评论内容:“还是希望大家可以走进剧院现场感受一下,一定会给你不一样的体验”“现场真的很震撼”等等,数字媒介提升了音乐剧的知名度,而线上的观看无法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热门剧幕的播出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看。

1、提升观剧体验,完善基础设施

上海的音乐剧资源丰富,剧场众多。2023年,上海18家市级国有院团演出数量和票房收入均创历史新高,21部上海作品入选国家级展演。

但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舞台布局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在9月17日《剧院魅影》播出过程中,吊灯并未按照正常掉下,后续,上海大剧院发布公告称“由于不可抗力造成的技术故障影响了您当晚的观剧体验,对此我们深表歉意。”并在演出结束后提供赔偿等解决方案。由此,也可以窥见上海剧场的基础设施需要进一步加强。

2、打造文化IP,丰富剧目内容

数字媒介发展让人人都可以看到音乐剧,音乐剧线下演出也在中国各大城市内巡演,要想进一步发挥特色和优势需要打造好文化IP。

8月20日,上海文广宣布驻演品牌“SEE YOU IN SHANGHAI上海见!”正式启动,以驻场演出模式为核心,吸引全国乃至全球观众“为一部戏来上海”。这一驻演品牌将在全球范围内网罗具有潜力的经典与新作,促成这些热门剧目在上海完成“中国首演”,或将上海作为中国大陆驻演“唯一一站”。例如音乐剧《SIX》将在2025年首次来到大陆,并在上海进行“仅此一站”的驻演;英文原版音乐剧《悲惨世界》将在上海大剧院进行为期8周的驻演。上海应发挥自身作为全国经济中心的优势,打造“音乐剧之都”,利用好作品提升口碑和影响力,以文艺演出拉动市场消费。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