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总统提议把俄踢出安理会,废除五常一票否决权,美国第一个不答应

在9月17日的采访中,芬兰总统亚历山大·斯图布突然抛出了一个看似大胆却极为不切实际的提议——改革联合国安理会,并且废除现有五常的一票否决权。

这一提议很快成为各国外交部和媒体的谈资,然而,美国却第一个站出来表示反对。这个决定看似与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态度不符,但实际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利益考量。

图片

斯图布的提议不仅仅是为了在国际社会刷存在感,更是表达了他对安理会现行制度的挑战。作为一个小国总统,斯图布清楚他的呼吁难以得到任何实际的回应,尤其是在涉及全球大国利益的事务上,但这并不妨碍他提出这一异想天开的设想。

他建议将俄罗斯从安理会踢出去,同时扩充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将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的代表国家纳入其中。更重要的是,他还提议废除五常国所持有的一票否决权。

图片

美国为何第一个反对?

乍看之下,美国与芬兰同为西方阵营,支持乌克兰对抗俄罗斯,但为何在斯图布提出的改革安理会提议中,美国却第一个站出来表示反对?

这背后的原因并不仅仅是因为对盟友的质疑,更是因为美国本身也是五常之一,享有着与其他四个大国同等的否决权。

无论是美国、英国,还是中国、俄罗斯,所有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一票否决权问题上立场高度一致。他们并不愿意削弱自己在联合国的权力,尤其是面对越来越多呼吁改革安理会的国家时。

这种权力意味着他们能够在涉及重大国际事务时掌握决定权,而这也是安理会成立以来,五常国能够在国际政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重要原因。

从历史上看,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制度的建立是为了维持二战后的全球秩序,确保大国在和平与安全事务上发挥主导作用。而斯图布提议废除一票否决权,正是对这一国际秩序的挑战。

图片

为什么俄罗斯不会被踢出安理会?

对于斯图布提议将俄罗斯踢出安理会,许多国际事务专家认为这不仅是“痴人说梦”,更是对联合国宪章的误读。

根据现行的联合国章程,任何关于常任理事国的变更提案都需要得到五个常任理事国的一致通过,这意味着只要有一个国家动用否决权,提案就会被搁置。

因此,想要将俄罗斯逐出安理会,俄罗斯自己就可以轻松地通过动用否决权来阻止。

其实,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后,美国和英国也曾多次提出类似的建议,希望通过联合国的力量制裁俄罗斯。

图片

然而,无论是美国的外交官,还是英国首相府,他们最终都认识到,驱逐俄罗斯几乎是不可能的。俄罗斯作为全球拥有最大核武库的国家之一,依然在全球安全事务中占据重要地位。

不仅如此,斯图布的提议引发了另一层担忧:如果俄罗斯真的被逐出安理会,那么其后果可能不仅仅是削弱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反而可能导致全球安全局势进一步恶化,甚至会让俄罗斯在没有联合国约束的情况下采取更极端的措施。

斯图布的“象征性”提议

尽管斯图布自己也清楚,将俄罗斯从安理会中踢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他依然选择在联合国大会前夕抛出这个话题。为什么?其实,这样的提议更多的是为了表达一种姿态,或者说是一种“象征性”的外交动作。对斯图布而言,这不仅仅是他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态度表态,更是他借机在国际社会上博得更多的关注。

这类提议的背后还有另一个明显的动机:在外交层面向美国表忠心。自从俄乌冲突爆发后,芬兰一改中立态度,积极寻求加入北约,展示了其对抗俄罗斯的坚定立场。

斯图布通过提出这样的提议,实则也是在借机向西方世界传递信号,表明芬兰已经彻底摆脱过去的中立地位,成为西方阵营中的重要一员。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提议也引发了外界对芬兰未来外交走向的猜测:芬兰是否会继续加强与美国和欧洲盟友的合作,甚至在未来的国际事务中扮演更加激进的角色?

图片

一票否决权的真正威力

一票否决权,是五常国最重要的政治武器之一。它不仅仅是大国维护自身权力的工具,还是保证国际秩序相对稳定的重要机制。

无论是中国、美国、俄罗斯,还是法国和英国,五个常任理事国在重大国际事务上拥有否决权,这使得任何重大的国际决议都必须经过他们的同意。

这种权力的存在,意味着任何一个常任理事国都可以阻止不符合自己利益的决议被通过。这也是为何包括德国、巴西、印度在内的多个国家,尽管多次呼吁改革安理会,但始终无法成功加入常任理事国行列的原因。因为五常国都不愿意轻易分享这一权力。

对于像印度这样的国家来说,虽然他们在全球政治舞台上日益重要,但要真正进入五常行列,依然是一条漫长且充满阻碍的道路。而一票否决权的存在,则是阻碍这条道路的最大障碍。

图片

美国的两面态度

斯图布提议废除一票否决权,表面上看是为了让国际社会更加公平公正,确保所有国家在安理会中都有平等的话语权。然而,对于美国来说,一票否决权不仅是他们在联合国维持霸权的工具,也是确保自己能够主导全球事务的核心利益所在。

尽管美国在表面上多次表示支持安理会改革,甚至曾多次提议让印度加入常任理事国,但这些提议往往停留在口头上。在实际操作中,美国对于分享否决权的态度却是极为保守的。

一个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虽然美国在多个场合表示支持非洲和拉美国家增加代表性,甚至曾公开提到支持印度入常,但始终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推动行动。这种矛盾的态度背后,隐藏的是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复杂算计。

未来的改革路在何方?

安理会的改革呼声已经持续多年,斯图布的提议只是其中最新的一声。未来,随着全球格局的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国家将要求在联合国中获得更大的话语权。

然而,正如斯图布提议中所反映的那样,改革的路注定充满阻碍。

无论是五常国不愿放弃的否决权,还是大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博弈,安理会的改革注定不会是一蹴而就的过程。世界正在不断变化,如何在新旧力量之间找到平衡点,或许是未来全球治理中最大的挑战之一。

而在这场博弈中,斯图布的提议能否成为推动改革的契机,还是仅仅成为一场短暂的外交秀,依然有待观察。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