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德村——乡愁萦绕,味蕾上的“乡味”传承
在六盘水市水城区的东北部,隐藏着一个充满故事与温情的小村庄——比德村,它不仅是比德镇的心脏地带,更是无数游子心中魂牵梦绕的故乡。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片山林,都承载着比德人挥之不去的乡愁,而那份独特的“乡味”,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据《六盘水市地名录》记载,比德村原名“比底”,因地势低凹,山形酷似“比”字而得名。后因“比底”不雅,清光绪年间改为“比德”。比德镇比德村位于六盘水市水城区东北部,距市中心城区48公里,是比德镇的中心地段,为镇政府所在地。四周分别与齐心村、水库村、大寨村及黄草村相邻,全村辖15个村民组,共1123户3920人。比德村地处海拔1420米至1680米之间,得天独厚的温和气候与充沛的降雨量,让这片土地成为村民生活的“乐土”。村民们依托自然优势,以种植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等农作物为生。其中,马拉麦的种植尤为独特且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明朝时期。马拉麦以其独特的品质,成为了制作“比德面条”的绝佳原料。“我们这里出产的马拉麦,做成的比德面条筋道爽滑、麦香四溢,很受市场欢迎,周围的乡镇都会到我们这里来订购面条。”比德镇比德村村民杨虎如是说。“比德面条”不仅承载着比德村的历史与文化,更是村民们智慧与勤劳的结晶。从20世纪80年代的传统手工制作,到如今现代化机械生产的转变,比德面条的制作工艺在保留传统风味的同时,也融入了现代科技的力量。李盛,这位1978年出生于比德村马家组的年轻人,便是这一转变的见证者与参与者。他通过外出学习,将先进的面条加工技术带回家乡,并在自家创办了面条加工厂,实现了从种植到加工再到销售的全链条发展。如今,比德面条不仅畅销本地,还远销广州、香港等地,成为了比德村的一张亮丽名片。
为了进一步提升小麦的种植效益,比德镇政府近年来加大了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推广力度。通过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指导,有效保障了小麦的优质高产。
据统计,2023年比德镇共种植马拉麦8000亩,其中比德村就占据了3000亩,占全镇种植总面积的37.5%,亩产600斤,全村产量达到了9万余吨,种植涉及农户720户,为比德村的乡村振兴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许多在外打拼的比德人来说,一碗热腾腾的比德面条,就是他们心中最温暖的慰藉。无论走到哪里,那份独特的麦香总能勾起他们对家乡的无限思念。正如陈元所说:“无论走到哪里,还是忘不了家乡面条的味道。每年出门打工,都会带上十几斤面条,想家的时候,煮上一碗,仿佛就回到了家乡。”这份味蕾上的记忆,正是比德村乡愁最深刻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