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华侨第一村:槐塘“蝶变”之美

“人间最美是金秋,落叶飘零画意稠。风拂稻浪金如流,大地丰收喜悦收。”9月22日,“创意黄山”文化智库志愿者一行17人前往“安徽华侨第一村”黄山市歙县郑村镇棠樾村的槐塘村开展研学活动。

图片

槐塘村内,两旁风格各异的欧式花园洋房与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民宅参差错落,白墙红瓦、大落地窗、独家庭院让人兴致盎然,大家边赏边论。一些人家的门牌很是特别:右侧一列,“华侨之家”“中国的侨乡 世界的槐塘”;左侧一列,则分别标注着住户姓名、侨居国家、出国时间和从事行业等。

在村中漫步时,志愿者见到一位精神矍铄的长者正在院子里打理盆景。他叫郑仕宝,他家的盆景造型非常有特色。据他介绍,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移民槐塘村的温州人开始以劳务、探亲、旅游等方式陆续移居国外,主要集中在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等欧洲国家,从事餐饮、百货超市等行业。外出闯荡,他们靠着勤劳的双手发家致富,继而带着亲戚和邻居到欧洲打拼。郑仕宝说,他们家在意大利从事服装贸易:“当时我最担心的问题就是语言不通,交流会有障碍。所以,我就白天干活,晚上学习,现在沟通已经好了很多。”

作为新一代徽商走向海外的延续,槐塘籍侨商怀揣勇气和梦想,踏上背井离乡的打工创业之旅。他们不畏艰难,将徽商那份敢闯敢干、吃苦耐劳的精神带到了遥远的欧洲,成功闯出了槐塘华侨的一片天地。他们向外求索,走出国门闯出幸福生活,成就了槐塘村“安徽第一华侨村”的美誉。“槐塘槐塘一路洋房 侨乡几代沾光”,村中一户“华侨之家”大门上的这副幅对联正好是如今槐塘村村容村貌的生动写照。

一路上,志愿者被那一幅色彩斑斓的涂鸦墙绘所吸引:比萨斜塔、荷兰风车、“侨”在槐塘等涂鸦作品,仿佛把最具代表性的欧洲风情浓缩到槐塘村。

槐塘村的名字,来源于村中大古塘边的古槐树。如今这棵树已成了“网红”打卡地。

志愿者来到一处古老的徽派建筑“御书楼”前,里面三块大石碑上分别刻着“儒硕、昭光、清忠”六个大字。当年程元凤大丞相告老还乡时,由宋理宗亲笔题写。程老回乡后将这六个字刻成三块大石碑,并建造此楼,置碑于楼中,感谢皇恩浩荡。这里还有一座由华人华侨共同捐资修建的“思乡亭”,亭前一块大石碑上刻着捐款人的姓名和款额,它记录并时刻提醒槐塘人不忘桑梓,回报家乡。

今日槐塘村的华侨如同六百年前的徽商,他们赚钱后回乡兴业办学,助力和美乡村建设与发展。数十年来,先后有40多位华侨集资捐款50余万元,4次拓宽浇筑村中水泥路。近年来,海外的槐塘人纷纷为家乡建设出资出力,自发捐款新建槐塘小学、新安中学,投资兴办了餐饮、工厂等企业30余家。

黄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黄山广电台党委书记、台长黄建敏表示,槐塘村早已成为黄山市有名的“侨乡”,侨资源是槐塘村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要善于利用侨资源把槐塘村打造成可持续、可复制的乡村“新样板”,绘就一幅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乡风好的和美乡村新画卷。

“柳暗花明又一村,槐塘蝶变华侨村。侨在槐塘添歙釆,和美乡村入画来”。打开新画卷,从千年古村落到美丽新侨乡、和美乡村,槐塘足以让人找到另一种向往。

通讯员 金玉琴 叶际辉 新民晚报记者 吕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