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的“跃迁”行动,让东风汽车在管理体制、新能源产品规划及品牌焕新等方面,都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今年截至目前,无论是集团同比下降7%的销量,还是半年减少近50%的净利润,均使得变阵中的东风汽车面临严峻挑战。因此,人们关心,最近东风汽车品牌秋季发布会上的一系列动作,又将带来怎样的改变?
紧抱华为大腿,东风汽车再次打出组合拳
在东风汽车品牌秋季发布会暨第九届科技创新周上,东风汽车再次放出大招。
发布会上,东风汽车副总经理、党委常委尤峥正式发布“新汽车 新技术”科技跃迁3.0,首创提出“具身智能体”这一概念。未来智能汽车将连接城市的能源网、交通网、信息网,不仅能实现“三网融合”,也能集智能驾驶、智慧座舱、智能平台、智慧能源、智能制造,实现“五智一体”,不断升级出行方式。
同时,尤峥表示,此次发布会的技术亮点,包括东风汽车自主研发的超级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达到47.06%,刷新了行业记录;东风智慧能量管理系统实现了跨域融合控制,结合不同驾驶习惯,采用个性化的管理策略,可提升续航里程15%;已完成3款车规级芯片首次流片,自主研发了国内第一个基于新能源汽车需求的中央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正推进国内首个面向智能汽车的全新一代天元架构等等。
全新一代天元架构采用基于华为乾崑车控模组自研的整车控制平台,实现区域融合,支持低时延高性能以太网通信,具备信息安全和功能安全双重防护,支持业务灵活部署,可拓展底盘运动控制。该架构既能实现硬件平台化和软件服务化,也能够实时连接云端,实现了四大维度的全方位进化。据悉,全新一代天元架将率先在东风猛士、东风岚图上搭载,后续也将在东风全系乘用车及商用车上推广应用。
同时,东风汽车已打造出“4.0模块化平台”——T1平台,为客户提供模块化、集成化、定制化的新一代新能源商用车产品。作为东风汽车完全自主研发和制造的第四代商用车新能源平台,它包含“系统高度集成的模块化超充电池”“800V碳化硅高效率集成式电驱桥和中央电驱动”“中央集成八合一域控系统”“集成化智能控制的全域集成热管理”等核心模块,同时具备灵活的可拓展性,可拓展氢燃料电池、自动驾驶等模块化技术。
基于全场景定义,平台产品涵盖牵引、载货、自卸、专用四大品系,覆盖29个细分市场、400多个用车场景,能为客户提供全场景的“定制化”产品。 而且,第四代商用车新能源平台围绕“4.0模块化平台”设计理念,还可以拓展至氢燃料电池、自动驾驶等模块化技术。
此外,东风汽车与中信科、腾讯等14家合作伙伴开展战略合作签约,打造创新联合体,围绕AI智能、自动驾驶、智能座舱、芯片、低空经济、基础技术、前沿技术,共建智能化创新生态。东风汽车研发总院还联合11家单位,共同组建车路云一体化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与此同时,未来交通实验室也成立揭牌。
合资疲软,自主还难以挑大梁
根据东风集团股份港交所公告显示,该公司今年1-8月累计汽车销量为119.82万辆,同比下降约7.1%。其母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1-8月累计汽车销量为158.28万辆,同比增长约8.7%。
东风集团半年业绩报告指出,2024年上半年,东风汽车营业收入达511.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55.05亿元,增长约12.1%。然而,营收增长的同时,净利润仍在下滑。上半年东风汽车的净利润为6.84亿元,同比减少了47.95%。
财报信息显示,东风汽车乘用车业务销售收入约215.56亿元,同比增长35.93%。而该公司商用车业务销售收入约261.66亿元,同比增长2.87%。
显而易见,几个自主乘用车品牌销量快速增长,得益于去年8月份东风乘用车新能源的“跃迁行动”。
“东风”品牌下风神、奕派、纳米三大自主品牌,在面向新能源转型中,官方都刻意要将它们的标签更清晰化。例如,老品牌风神向节能转型步伐,奕派、纳米虽然都定位纯电品牌,前者面向主流市场,后者则侧重于为小型车领域。然而,一年过去,上述三个子品牌,以及分别主攻高端新能源及豪华越野市场的岚图与猛士,与同级竞品比较,存在感仍有待提高。
与其他它大型国企一样,东风汽车在自主品牌快速通过新能源赛道提升市场份额的同时,集团内部的合资品牌却举步维艰,无论是销量还是盈利能力上,都不及往年。
按照东风自主乘用车目前的业务体量,还无法填补由于合资品牌表现疲软形成的坑,也直接体现为财报数据的增收不增利。
按照规划,2024年,东风自主乘用车主力品牌全新产品要100%实现电动化,2025年,东风自主乘用车和合资品牌销量各占一半,均达到200万辆。按照目前的表现,显然有较大差距,东风自主乘用车业务板块还远远没到沾沾自喜的地步。而这次东风打出的一系列组合拳,是否能打到实处?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梁罗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