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奠基非遗学理论之作《非遗学原理》出版

图片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孟秀丽
近日,冯骥才的重磅理论作品《非遗学原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部作品不仅是冯先生二十多年非遗保护思考与实践的结晶,更是中国非遗学科建设的开山之作、奠基之作。本书系统梳理了非遗学的起源、立场、使命与特征等,阐述了非遗学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方法,为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同时也为世界的非遗事业提供了宝贵的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
图片
冯骥才非遗保护二十年凝练之作
冯骥才被称为“中国非遗保护第一人”,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领域有着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和贡献。作为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画家和文化学者,冯骥才先生不仅以其文学作品闻名于世,更以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卓越成就而广受尊敬。
20世纪90年代初,冯骥才先生投身于天津城市保护,并以个人的方式关切文化遗产的当代命运。21世纪初,他担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随即倡导并主持了规模宏大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对全国民间文化遗产进行地毯式普查,积极推动国家的非遗保护工作,以各种方式呼吁全社会关切传统文化,并义卖个人绘画作品,创立了我国第一家公益性非公募基金“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
出于知识分子的文化先觉、责任、使命与担当,冯骥才先生向国家提出设立中国的“文化遗产日”、将传统节日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等政协提案,提出非遗的抢救和普查、传统村落保护等建议,都得到国家的采纳。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冯骥才先生立即向国家提出,要紧急抢救羌族文化遗产,并亲自带领专家团队到四川灾区调研,记录、整理羌族文化遗产。他因此举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全国抗震救灾模范”称号。
在多年的文化保护历程中,冯骥才先生还为其主持的各项大型文化抢救建立档案和数据库。所出版的《中国木版年画集成》《中国唐卡文化档案》《中国剪纸艺术集成》《中国木版年画传承人口述史丛书》等文化档案和“中国口头文学数据库”,对我国留存、展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的意义与价值。他多次获得中华文化人物和国家的文化奖项;2018年,他被授予第十三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民间文艺家”称号。
2001年冯骥才先生受聘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2005年落成,陆续成立了中国木版年画研究中心、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传承人口述史研究所,进行遗产保护的理论建设与学术的探索。在他的推动下,2021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全国首个非遗学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落户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非遗的科学保护、非遗学的学科建设、非遗研究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从此进入新阶段。
《非遗学原理》这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元理论作品,是冯骥才先生二十多年非遗保护思考与实践的凝练之作,将为非遗相关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推动非遗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非遗学学科建设的开山之作、奠基之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是一个新学科,一个独立的学科。正如冯骥才先生所说:“非遗学无疑是一个‘前程远大’的学术生命,现在却还身处少年。”
在《非遗学原理》中,冯骥才先生系统地梳理非遗学科的缘起、使命、立场、特征、核心内容与内在逻辑,竖立起非遗学的框架,阐述非遗学的独立性、学术本质,从元理论层面勾勒出非遗学独特的学科样貌,并为这一新学科的研究、实践方法提供了指导思想和原则。
在向工业文明转型的大潮中,浩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农耕时代的文化财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如何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科学地保护、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于是非遗学应运而生。而冯骥才先生作为中国非遗保护事业的领军人物,承担起了为非遗学“立言”与“立论”的使命。
民俗学注重民俗事象的过去,非遗学注重非遗活生生的现在……非遗学是为了非遗生命的存续以及文化命脉的延续。”在《非遗学原理》一书中,冯先生论述了非遗学不同于民俗学、民艺学等相关学科的独立性,阐释了它不依附于其他学科,而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存在的必然和必要性。他认为,非遗学本质是一门从田野到田野的学问,其研究对象是活态的、动态的民间文化,其性质和内涵是跨学科的。
此外,冯先生还结合自身二十余年非遗实践与思考,阐释非遗的地域代表性、美学价值等关键命题,对非遗的视觉调查记录方法、非遗博物馆的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理论层面的思索与论述,同时也对非遗学的学术空白、人才培养等问题也提出了相应的研究论述。
非遗学的建立,对于非遗专业人才的培养意义非凡。冯骥才先生倡导的非遗学理论体系和教学方法,旨在培养更多的非遗保护人才,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非遗保护、传承的实践中来。
所以,这本书不仅是冯骥才先生个人学术成就的体现,更是中国非遗学科建设的开山之作、奠基之作。冯骥才先生的文化遗产保护思想在学界和社会面产生广泛的影响,对唤起学人、公民的关切关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非遗学原理》也将从理论建设的高度,为非遗学的发展和非遗保护、人才培养提供宝贵的思考和行动指南。
在非遗新阶段,为世界非遗保护提供中国智慧
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切进入科学保护的新阶段。
自本世纪初非遗的概念逐步确立,迄今关于非遗的理论研究已经经历了二十余年的发展。从零到一,从无到有,是一个艰难又关键的过程。而中国的非遗研究与保护实践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自上世纪末至今二十余年,经过政府与学界、文化工作者及志愿者的共同努力,已经将中华大地上规模浩大、灿烂纷繁的非遗项目纳入政府的管理体系。国家级非遗超过1500项,政府四级名录(国家、省、市、县)超过10万项,国家级传统村落6819个。我国列入世界非遗名录者达到四十余项,在世界居首位。这都是我们非遗学的实践成果和发展完善的有力保证。
但是正如冯骥才先生所说,“列入名录不是非遗保护工作的结束,而是保护工作的开始”。目前列入文化遗产的很多项目,还没有严格的、专业的和科学的保护。建立科学、全面的非遗保护理念、规则、方法,建立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国家非遗保护事业的急需,也是文化事业上的急需。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切进入科学保护的新阶段。因此,非遗学的建立和发展尤为重要。
依托于我国极为丰富庞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学具有明显的中国和东方特色。这一学科虽属初创阶段,但是具有宏大和深远发展空间,是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学科。《非遗学原理》从元理论高度,对这门学科的建立和发展铺下理论基础,推动非遗学的建立和发展,将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注入强大的文化力量。
非遗是一个全球性的命题,非遗保护也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非遗学原理》代表了中国在非遗保护领域的智慧和努力,展现了中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刻理解和坚定承诺。非遗学学科的快速坚实发展,也将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的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奠定基础,不断注入活力,贡献理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