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评丨事业编招聘岗位备注“条件艰苦” 调侃别异化成“混淆是非”

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王彬

图片

图源:相关招聘公告截图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2025年全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将集中招聘14840人。随后,因为公告中一些岗位写上了“条件艰苦”“野外”“乡下”“食宿在林场”等关键词,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公务员或事业编招聘,在招聘公告中,备注一些岗位的要求和条件,都是常规操作。把“条件艰苦”“需要下乡”“食宿在林场”“建议男性”等情况在招聘阶段就写清楚,有啥说啥,主打一个“公开透明,童叟无欺”,强调的是“双向选择”。这样一来,能让报考者提前做到“心中有数”,并可以做做心理建设,调整自己的预期,能接受这些条件就去试试,接受不了就不要报,别考上又后悔,浪费名额和资源,浪费双方的精力和时间。

不过,“条件艰苦”“野外”毕竟还是太笼统了,有去这些岗位工作过的人,在网上分享一下实际情况,具体的衣食住行,让想报考的人员更加了解,倒也正常合理,甚至开个玩笑,调侃一下相关岗位的“艰苦不易”,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可现在,有些调侃玩笑却有些“过头”“变味”了,属于典型的“戏精上身”,对招聘情况以及当地实际情况进行了“污名化”“妖魔化”,脱离了事实,混淆了是非。例如,“全是艰苦岗位”“内蒙古要招一万个光头强”,还有人说,这些地方,自己生火做饭,经常断水断电,方圆几十里没人,想连个WiFi或接收手机信号要爬两个山头……

我们经过检索就能知道,备注“条件艰苦”等字眼的岗位,之于岗位总量,占比是很低的,所谓“全是艰苦岗位”“内蒙古要招一万个光头强”的说法,是相当夸张,经不起推敲的。而“经常断水断电,方圆几十里没人”等说法,也被权威渠道知情人士认定为“假消息”。

把这些解释清楚,很有现实必要。因为当地一些县以下事业单位,本身就存在“招人难、留人难”的现状,有些人再这么一搅和,在网上这么一渲染,让那些原本想报考的人产生误解不敢报了怎么办?真影响了招聘工作,甚至损害了当地的声誉形象和发展建设,谁来负责?当地不求大家“雪中送炭”,但请一定别“雪上加霜”。若是了解当地情况,那“实话实说”就好,如果不了解,就别搞添油加醋那一套。

随意放大夸大条件艰苦地方的“艰苦程度”,“导向”也走偏了。这是想传达什么信息?是想让大家都别去艰苦地方,都留在“舒适区”?那艰苦地方谁来建设与发展呢?别忘了,“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很多艰苦地方,恰恰是干事成事的时代大舞台。个体可以有选择,去哪里都是自由,但“不想吃苦,只想享受”,没有理想抱负,缺乏奋斗精神,这绝不是积极正确的“就业观”“价值观”。年轻人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这是成才的重要路径之一,也是社会该鼓励和支持的方向。

既然对于当地的“艰苦程度”,社会现在有质疑、有猜测,那为了以正视听,避免报考者“偏听偏信”以及社会上“以讹传讹”,当地不妨把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报考者想了解和关心的方面,进行进一步信息公开,不藏着掖着,怎么真实怎么来。让“对的人去对的地方”,尽最大可能减少人员和地方的“错配”,别让双方都难堪。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