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观察家报》9月26日文章,原题:新中国75岁生日:经济进步与全球领导力的灯塔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全世界都在回顾这个国家从最贫穷国家之一转变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非凡历程。这种以经济实力、科学进步和全球影响力为标志的迅速崛起,让中国成为塑造全球发展未来的关键角色。中国75年间的转变,不仅展示了其人民的坚韧,也展示了其成为经济强国和全球合作重要伙伴的战略眼光。
新中国成立时面临普遍贫困、发展不足和缺乏现代化基础设施的问题。当时,很少有人能预料到这个东方国家会成为全球经济的主导力量。然而,中国领导人认识到改革势在必行,为跨越数十年的经济奇迹奠定基础。75年过去了,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改革开放以来,8亿多人摆脱贫困,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成就。
中国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启的改革开放。通过开放贸易、鼓励外国投资和侧重工业化,中国有效地利用了其庞大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如今,中国经济总量占全球总量的约17%,巩固其作为世界经济重要驱动力的地位。2023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2%,对全球经济稳定的贡献将进一步巩固其作为主要增长引擎的地位。
中国的崛起不仅与国内发展有关,也与日益融入全球经济有关。中国是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也是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国继续巩固其作为全球主要商业中心的地位,是全球第二大外资接受国。这些事实凸显中国在全球供应链、制造业和贸易中的关键作用。
中国经济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对外企开放,为国际公司营造有利的环境。这种开放促进技术转让,增加投资,加快中国经济从以制造业为基础,向以创新和高科技产业为驱动转变。今天,中国是世界制造业大国,成为全球各国和企业的重要合作伙伴。
中国的制造能力仍然是其经济的基石,近年来其在科技方面的进步同样令人印象深刻。过去10年,中国迅速成为人工智能、5G、机器人和纳米制造等尖端技术的领军者。这种技术实力的大幅增强,得益于大量研发投资以及政府推动的培养本土人才的努力。通过重视创新,鼓励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府之间的合作,中国创造出一个促进突破性科学发现的生态系统。
中国发起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其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聚焦于共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贸易和经济增长。迄今已吸引了世界上超过3/4的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参与其中。除了促进经济一体化,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形成3000多个项目,为共建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帮助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彰显中国对全球发展的承诺,并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保持一致。作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参与者,以及联合国安理会成员,中国推动和平解决冲突,派出维和人员5万余人次,赴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维和行动,彰显其对全球稳定与发展的贡献。
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尽管全球环境瞬息万变,但中国的前景是光明的。中国致力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国内消费,促进创新,向绿色经济转型。中国在绿色技术、可再生能源和减缓气候变化努力方面的领导地位使其能够很好应对21世纪的挑战。此外,随着世界各国努力应对日益抬头的保护主义和经济民族主义,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成为一个令人信服的选项。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方式以多边主义、合作和互利为特征,与其他全球大国更为内向型的政策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75年的发展历程证明了战略规划、坚持不懈和卓越领导力的力量。从一开始的积贫积弱到现在的全球经济巨人,中国展示了其转型能力和韧性。随着世界在不确定的未来中前行,中国在全球经济、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方面的持续领先地位,对实现一个更加公平和繁荣的世界至关重要。在庆祝这一里程碑的时刻,毫无疑问,中国过去75年取得的成就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全世界希望和进步的灯塔。中国下一阶段的发展将同样具有变革性,因为它将继续影响未来几代人的全球格局。(作者恩格·纳瓦卜,陈欣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