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周年特稿·农业篇 | 以全要素协同打造淄博和美乡村
原标题:
以全要素协同打造淄博和美乡村
□本报记者 鹿鹏 李群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3510”发展目标、“强富美优”城市愿景,锚定建设数字农业强市目标,深化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聚力在乡村振兴上提效争先,多项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成功获批全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整市试点、全省“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示范市……9月15日,在淄川区昆仑镇西楼村的七河生物智慧工厂内,集装箱货车有序排队等候装货。“我们运用数字孪生、云计算、5G、物联网等目前主流信息化科技手段打造了‘数字七河智慧平台’,实现平台一体化综合管控。”山东七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苏建昌在智慧平台大屏前对记者介绍。智能植物工厂、农产品无人化种养、智慧灌溉、农业数据集成、遥感……一个个关于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的新概念正扑面而来。近年来,我市抢抓数字革命机遇,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建设国家数字农业农村改革试验区,率先建设农业农村数字技术创新“硅谷”,探索出一条数字赋能乡村全面振兴新路径。数字赋能农业产业全链条。以重大项目、典型应用场景为牵引,加快数字技术在农业产业全链条广泛应用。建设“齐农云”大数据平台,开发“帮我贷”“找农机”等特色应用,营建“一云统揽、多维一体、一网通办”数字生态。数字赋能农村治理全领域。夯实乡村数字新基建,全市乡村千兆光纤入户率超90%,重点镇域、园区5G网络全覆盖。推广乡村数字新治理,推行“党建引领、一网三联、全员共治”乡村治理模式,建成“美在家庭”户12.3万户、美家超市1959家。乡村振兴,既要有亮丽的“面子”,也要有幸福的“里子”。高青县是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国家沿黄肉牛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主导创建县,全县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片区9个,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形成共富共同体,带动7万农户分享“两头牛”产业发展红利,户均年增收2.6万元。“我市把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作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总抓手,聚力打造富有鲁中乡村风貌、淄博地域风情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坚持三级联创,专班推进,梯次创建省级、市级、县级示范片区,建立运转有力工作机制。坚持分类指导,培育党建引领型、数字赋能型、农文旅融合型等八种类型示范片区,实现各美其美,形成以强带弱、区域联动、共同富裕格局。目前,全市打造省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6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28个,纳入市级管理的县级乡村振兴片区70个,覆盖镇街64个、占全市总数的72.7%。金秋时节,高青县芦湖街道芦湖村800亩荷田一片翠绿,荷叶出水半米高,早开的荷花点缀其间,或有成群的白鹭飞过,一幅北国江南的美丽景象。“今年荷藕长势好,小龙虾产量大,稻秧播种早,螃蟹个头大,今年合作社分红一定会更多。”芦湖村一种植户乐观地表示。2023年7月份,我市发布《淄博市“一镇一业”乡村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要求推进形成一批主导产业突出、镇域特色优势明显、农业产业链条完整、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强镇,促进地方特色产业提档升级、跨越发展。“一镇一业”,特色产业助农增收明显。周村区凤凰山乡村振兴精品片区以丘陵为基调,片区内各村依托乡村采摘游,找准“致富路径”,从“政府输血”转变为“村庄造血”,着力打造特色产业。“一镇一业”对促进乡村振兴、壮大村集体经济贡献重大。一方面,它充分挖掘每个镇的特色资源和优势产业,激发了乡村经济活力。另一方面,促进了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不同的镇专注于不同产业,形成互补格局,共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一栋栋二层别墅,整齐地排列着。道路干净整洁,看不到一片纸屑。村中央广场宽敞大气,村庄大门对面的红房子墙上,“村村有项目,户户有分红,集体有增收,支部有权威”的标语十分惹眼。作为省级美丽乡村,淄川区岭子镇小王家庄没有选择躺平,而是勇敢挑起改革试点的重担。从分田到户,到土地流转,再到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的改革一直在延续。淄川区“三变三联两个共同体”改革振兴村产业,壮大村集体,党建引领,带领村民走上共同富裕之路。乡村振兴,改革先行。“三变三联两个共同体”在实践中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也成为全市农业农村改革的一个缩影。2021年以来,我市抓住建设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有利契机,采取“农业+公共资源+乡镇服务站”建设模式,积极探索农村产权交易新路径。2023年11月,我市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整市试点”。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市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1个、县级农村产权交易机构7个、镇级服务站84个,实现了区县、涉农镇街全覆盖。截至8月底,全市累计完成各类交易项目6081宗、成交金额11.68亿元,节支增收4851.92万元。一幅万象更新、生机勃勃的美丽乡村共富新画卷正徐徐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