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军备竞赛”!L2进入下沉普及周期,谁在领跑本土方案市场?

图片

随着智能驾驶普及进入20万元以下价位区间,“军备竞赛”模式不再成为主流。尤其是成本占比权重更加突出,取消激光雷达、算力降维以及高低配策略,成为「新常态」。


8月27日,小鹏MONA M03正式上市,22天后,新车量产下线数量超10000辆,创造了新势力最快万辆下线纪录。作为一款定位于10-15万级别走量市场的纯电版本车型,配置了两套智驾方案,来满足不同用户的多元需求。


其中,走量的两款车型均采用了低成本的7V2R12USS硬件配置,支持基础L2级辅助驾驶+APA功能。其中,APA功能采用基于高通8155的舱泊一体方案,进一步实现降本增效。


而今年以来,多款20万元以下冲击走量市场的「现象级」新能源车型陆续上市,进一步加速L2级辅助驾驶的普及。同时,作为第三方智驾方案供应商,谁能在成本和性能之间找到最佳平衡,也将是关键竞争力。


目前,L2级辅助驾驶也正在进入车型价位下沉普及周期。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1-7月,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搭载L2(不含NOA)交付460.99万辆,同比增长21.68%,前装搭载率首次突破40%,达到40.26%。


从车型价位分布来看,20万元以下车型的L2标配搭载量贡献占比超过50%,不过,搭载率(30%左右)却低于整体市场均值;另一组数据显示,今年前七月,20万元以下车型整体交付量仍占到全市场的60%以上。两组数据的对比,进一步凸显后续市场增量的可持续性。


而在整体行业降本和提质升级的大背景下,全栈软硬件+行泊一体+低成本小算力平台的部署能力,无疑是第三方供应商拿到车企大规模量产订单的关键要素。


此外,规模化交付,也对供应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于NOA更多采用后续OTA激活不同, L2级辅助驾驶绝大部分需要交付即激活。


这意味着,供应商需要满足车企对功能开发上车的时间要求。尤其是当下新车开发周期不断缩短的背景下,如何满足车企的「既要、又要、还要」的极致要求,无疑是挑战供应商的内功修炼。


比如,宏景智驾的单个车型匹配周期最低可缩短到1-2个月,人力投入降低至1人/年/车型,交付效率达到业内领先水准。这对于车企来说,不仅仅简单的软硬件配置降本,而是系统级别的全面降本增效。


同时,该公司还打造了一套高效实用的开发工具链,做为量产项目开发的基石(批量大规模量产不可或缺的一环),具备车端数据采集能力,也能有效支撑从感知、融合规控到匹配标定、仿真回归各环节的迭代开发和数据分析。


此外,宏景智驾的产品线通过搭载国产高性能高可靠车规级MCU(相比传统进口MCU,还可以继续优化成本结构),升级智能摄像头一体机产品,为客户提供更具竞争力的L2级量产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7月,在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四维图新、福瑞泰克、宏景智驾三家合计占到L2级辅助驾驶(不含NOA)本土方案上车的超70%份额。


其中,四维图新的量产项目主要来自比亚迪。公开数据显示,从2022年底至2024年6月末,该公司基于地平线J2方案的一体机累计出货量近74万台;同时,基于地平线J3的5V5R智驾方案也实现量产交付。


相比而言,排名第三的宏景智驾则是实现在多家自主品牌的规模化交付,包括上汽、比亚迪、哪吒江淮等。同时,和其他供应商相比,该公司也是为数不多具备行泊一体全栈软件交付能力的本土供应商。目前,该公司的智驾解决方案在手订单已经超百万辆。


实际上,目前,智驾赛道正处于多条产品线并存的格局。其中,30万元以上车型侧重于从高速NOA到城区NOA的全场景智驾普及;而20万元以下车型,则更强调「行+泊+舱」的高度集成化、高性价比方案普及。


比如,今年,宏景智驾联合芯擎科技打造的“舱泊一体”方案也正式完成实车验证。该方案采用单颗芯擎自研的“龍鹰一号”智能座舱芯片作为主计算单元,座舱域控与泊车域控合二为一,并搭载自研的全新一代泊车算法,整套方案可支持丰富的日常泊车场景,同时支持全功能智能座舱交互。


目前,宏景智驾的新一代泊车软件算法架构(APA 2.0),已经从2023年7月起在中国头部新能源车企的多款主销车型实现量产供货,并作为标配功能。此外,2023年该公司还实现了行泊一体方案的量产上车。


此外,基础L2同样可以在大部分硬件不变的情况下,继续向L2+、L2++进行扩展;也同时解决了不少车企受限于成本约束而无法上车高阶智驾功能的痛点。不过,这也对算法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供应商需要聚焦关键功能和场景,进行软硬一体的深度优化。


目前,宏景智驾也在重点发力高阶辅助驾驶和封闭场景的全无人自动驾驶解决方案,采取走量L2和高性能高阶智驾双线并举的产品市场策略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预计,在20-30万价位区间,将是四维图新、宏景智驾、经纬恒润等供应商争夺高性价比NOA市场机会的新阵地。而在计算平台方面,地平线、黑芝麻智能、高通等更多高性价比方案,将为更多车企提供更多元化的解决方案可选项。


同时,由于乘用车与商用车两大市场,在技术架构、硬件方案以及数据等方面的可复用性,不少本土供应商也在进行双线布局(从过去的主动安全法规刚需延伸至高阶智驾)。


比如,宏景智驾打造了全新的“第二增长曲线”,推出了名为“HyperTruck” 的新一代氢能重卡及商用车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灵活适配多种物流场景,包括长途行驶(L2/L2+/L3)、封闭园区(L4)等,并且面向未来的氢、电一体化底盘平台。


而在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看来,面对当下越来越复杂的市场形势和行业剧烈变化,多元化的业务布局(标准化产品走量,差异化产品提质)对于智驾系统供应商来说,机会远大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