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赤胆忠心,当好祖国“心脏”守护者

开栏的话

雨兼程,春华秋实。新中国成立7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正阔步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
今起开设“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专栏,报道新中国成立7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应急管理工作取得的长足发展,反映广大干部群众牢记嘱托、实干笃行,积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持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夯实筑牢安全生产防线的生动实践、感人故事。

图片




赤胆忠心,当好祖国“心脏”守护者



这里是亿万中华儿女心驰神往、寄托爱国情怀的首选之地,这里是展现国家富强、大国形象的重要窗口,这里是见证“国之大事”、举办“盛世大典”的中心所在,这里是祖国的“心脏”——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广场与国与家与时代同频共振,见证了新中国成立,描绘着新时代腾飞,更讲述着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
广场上,安全是天大的事。白天黑夜、春夏秋冬,消防、环卫、公安等各单位都全心全意守护广场安宁,把“护广场、爱广场”作为神圣职责,赤胆忠心、笃行不怠,当好祖国“心脏”守护者。

红色基因代代传

75载栉风沐雨,75载春华秋实。
众所周知,天安门广场是开国大典的举办地。但这背后,消防员披星戴月,为保障开国大典顺利进行而对天安门城楼和广场开展的“地毯式”安全检查,却鲜为人知。
条件艰苦、装备简陋,但消防员们仍以饱满热情保卫开国大典绝对安全,不放过一个烟头、一片落叶,“万万无一失、精精益求精”由此深深印刻在心。

图片

1958年,为迎接新中国成立10周年,党中央决定扩建天安门广场,启动“国庆十大工程”。修建人民大会堂,便是其中之一。当时,我国钢产量还比较低,人民大会堂宴会厅的顶棚都是木质结构,其中还敷设了棚灯的电线。灯亮起的时候,须严防电线短路或过载引发自燃。

1959年,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的国庆招待会上,30名消防员提前爬进顶棚死盯死守,一连几小时不吃不喝。由于不便于用水灭火,他们人手一件防火棉被,时刻准备着用身体扑灭火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城楼也先后对外开放。随着广场开放、游客到来,安全防范压力陡增。
组建于1970年的故宫消防中队(现天安门地区消防救援支队故宫特勤站)把确保故宫、天安门广场消防安全万无一失作为最高使命,通过定时巡查巡防、定点值守看护等举措,全力保障广场在新风险冲击下安然无恙。
进入新时代,一系列彰显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盛大庆祝活动相继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与之相伴的是布展增多、搭建频繁。相关单位不仅要提前介入,还要在活动举办期间悉心守护。
图片
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为例,故宫特勤站新训班班长苏大鹏和队友在天安门广场的大型景观雕塑“红飘带”内待了十几个小时,以保障“红飘带”表面的电子大屏电路和操作室的消防安全。
“在‘红飘带’内,饿了就啃一口面包,渴了就抿一口水,绝对不敢多喝水,以免外出如厕影响庆典观感。”苏大鹏说,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是他们克服一切困难的内驱力。
从人民大会堂顶棚到“红飘带”内部,那种对党和国家无限忠诚、广场平安高于一切的红色基因,在守护天安门广场的各单位工作人员心中深深扎根、代代相传。

精益求精除隐患

随着今年国庆的脚步越来越近,北京环卫集团机扫公司天安门环境服务中心副经理蔡凤辉和同事们开始了新一轮的天安门广场大扫除。
利用先进的环卫设备配合人工作业,全方位、无死角清理地面缝隙中的垃圾……蔡凤辉和同事们认真细致地给广场“美容”时,也格外关注垃圾桶、草丛中是否有烟头。“我们在扫除垃圾时,也会注意‘扫除’安全隐患。”蔡凤辉说。
深夜,长安街专巡专养工作组班组人员开始对天安门广场地下通道开展病害检查,天亮后,广大群众都要由此进入广场。待到朝阳初升,通道再次运转,个中变化却少有人察觉。
天安门广场的安全保障工作,就是这样日复一日、静水流深。

图片

在广场执勤的消防员也是如此。重大活动期间,他们甚至会翻遍每个垃圾桶,确保任何不起眼的角落都没有安全隐患。
三伏天,十几分钟,消防员的衣服就被汗水浸透。一场勤务下来,他们得赶紧喝上藿香正气水。
三九天,滴水成冰,执勤车内却不开空调。他们说,寒冷能让人保持清醒和警觉。
天安门地区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蔡瑞2002年加入消防队伍,听着“我爱北京天安门”长大的他,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守护这里。“我们每人每年在广场巡逻的里程近1万公里。”蔡瑞说,在祖国心脏“长征”,没有终点,永远需要慎终如始、勇往直前。
2020年,为守护好0.44平方千米的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地区消防救援支队在设立故宫特勤站的基础上,增设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特勤站和天安门特勤站。3个特勤站各自防护又互为补充,全天候、无缝隙守护广场安全。
除了内部联动,各特勤站还加强与武警、公安、环卫等单位的联防联控。以环卫为例,环卫工人的清扫车上都有灭火器和“消防水”(用塑料瓶装的水),洒水车关键时刻可以提供消防水源,环卫工人进行的洗地行动、草木湿化等帮助消除了火患。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天安门广场重点单位。博物馆安全保卫部消防处主任白晨明说,在大型展览中,中国国家博物馆特勤站消防员都会全程监护,平常也加强和博物馆微型消防站联动,合力保障文物安全。“维护广场整体安全,我们责无旁贷。”白晨明说。

“仗可千日不打,兵不可一日不练。”故宫特勤站站长张肖一语破题,任何部位都要立足最不利情况,不断完善预案,多树“假想敌”,砥砺真本领。

在天安门地区消防救援支队政治委员黄周华看来,虽然天安门广场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但必须坚持把每一次勤务当成第一次来完成,以成绩“归零”的危机感,抓实抓细每项措施。

祖国强大我自豪

“安检一过,群众如潮水般涌进,我们被这澎湃的爱国热情深深感染着。”天安门特勤站前置执勤点指挥员王毅每每想起护航广场升旗的情景,总是激动不已。
广场执勤的消防员见过边跑边高呼“祖国万岁”的年轻人,见过唱着国歌热泪盈眶的香港老人,见过没看到升旗也要等到降旗的抗美援朝老兵……

“太多这样的瞬间让我们感怀。”王毅的话,表达了消防员们的普遍感受。他们印象最深的不是起早贪黑或烈日狂风下的执勤巡护,而是庄重威严的升国旗仪式。

图片

蔡凤辉和同事们每天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清扫国旗护卫队的升旗路线。等到升旗时,所有人停下手中的活儿,面向国旗庄严肃立。
“我是从农村出来的,是国家让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是党和人民给了我太多荣誉。”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以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蔡凤辉念念不忘党和国家的恩情,作业严格实行“双三”标准,即垃圾落地时间不超过三分钟必须打扫干净,每平方米地面尘土残存量不超过三克。她要保证的是广场每一寸地面干干净净,游客可以席地而坐。
对于守护广场的消防员来说,出动是以秒来计算的。故宫特勤站通信班班长郑浩执行过上百次重大勤务,在他看来,到场处置速度的提升既得益于队员自身的刻苦训练,也得益于消防装备的革新换代。

“以前执勤只有两具灭火器,现在细水雾、灭火效率极高的‘雪龙号’巡逻车等已是标配。”郑浩认为,先进的消防装备正是我国制造业水平不断提升的折射。

图片

特勤站的勤务量从另一个角度记录着国家发展印迹。以故宫特勤站为例,该站近年来勤务量只增不减。接待外国宾朋、举办主场外交活动等,中国“朋友圈”越来越大,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在广场执过勤的消防员都说,听到礼炮声响起,看到国旗飘扬,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特别是阅兵式上,件件硬核装备亮相那一刻,国家富强这个词被具象化了。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屹立东方”展室内,许多游客驻足凝望开国大典上的国旗。一位女士告诉她的孩子,这是新中国的第一面国旗,当时物资匮乏,国旗还是由几幅红绸拼接缝制而成的……
说完后,她注视着国旗赞叹:“祖国越来越强大了!”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