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楚雄州同龄
作者 李绍德
今年是楚雄彝族自治州成立66周年,我与楚雄州同龄,这是我一生的骄傲。因为我亲身经历了新中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沧桑巨变,并留下了丰富多彩的人生画卷。
记得我读小学时,吃的是苞谷饭,穿的是哥哥穿过的旧衣服,睡觉铺的是草帘子,没有公路、没有电,村里刚办起学校,房屋四面漏风,桌凳用土墼搭成,放学回家不是打猪草就是捡柴。回忆起小时候的生活,虽然清贫,但感觉充实又快乐。
在每个人的生命长河中,青春岁月的记忆是弥足珍贵的。1975年我高中毕业,当时正赶上上山下乡运动,我算回乡青年,回村参加劳动,背粪、改地、栽秧、割麦子,劳累一天,身体动都不想动,哪里还打得起精神看书。勃勃雄心在现实的击打下崩溃了,可偏偏这个时候大队书记来动员我担任生产队会计。领导推荐、群众信任,我愉快地上任了。
1978年是楚雄彝族自治州成立20周年,这一年,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我们生产队有幸列为联产承包试点村,我们把土地、耕畜、农具按人口分给农户,农民如获至宝。那年秋收时节,家家户户粮仓满满。到1980年全面推行包产到户时,我们村的经验被推广,也就是这一年,我考上民办教师,并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4年,我国改变了人民公社体制,设区建乡,已当了6年民办教师的我被推选为小乡(村委会)乡长。上任后,我带领群众修公路、架电架水,建学校,发展产业,几年间把一个贫穷落后村建设成让人刮目相看的先进村。
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脱贫攻坚战场上,中央、省、州对国家级贫困县武定县给予了前所未有的支持,我们带领群众一步一个脚印抓落实,水泥路通村达户,土坯房变成小楼房,乡村客运到门口。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目标,我所在的插甸镇党委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在37年的村党总支书记任上,除干好本职工作外,我还认真学习写作,30多年来,发表文章2000余篇,出版个人文集4本,参与编辑出版各类刊物6本,现为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员、楚雄州作家协会会员。2020年,我从村党总支书记任上退下来后,一直在县委宣传部发挥余热,负责外宣工作。
回顾自己的60多年,没有丰功伟业、没有惊天动地,也没有为国家做出多大贡献。但幸运的是赶上了好时代,我要感恩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感恩伟大的祖国。
来源丨楚雄州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