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吗?
在寸草难生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
竟能养殖出鲜活的海鲜!
9月27日,在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且末县时时鲜水产有限公司海鲜养殖基地内,养殖人员通过电脑远程操控启动鱼塘里的增氧机和全自动投料机,金鲳鱼、石斑鱼、乌头鱼、泥鯭鱼、多鳞鱚等十万尾海洋鱼鱼苗在水中欢快地抢食、跳跃,生机勃勃的景象与四周一望无际的沙漠形成鲜明对比。
自今年6月鱼塘水质达标以来,这些鱼苗迅速适应了沙漠中的生活环境。经过精心养殖,成活率达99%,首批海洋鱼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大量上市,销往全国各地。
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海鲜养殖基地 拍摄:邢一鸣
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降水稀少,蒸发量大,风沙活动频繁……长期以来,这里的环境给大规模水产养殖带来巨大挑战,但随着科技创新发展和精细化气象服务的深度融入,让这些“海洋来客”安家沙漠变为可能。
“沙漠养殖海鲜,最大的挑战在于生态环境。沙漠地区虽然自然环境恶劣,但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对于某些海洋生物的生长反而有着独特的优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气象局局长甄建民表示。
为满足沙漠养鱼户需求,县气象局在养殖区域建立了精密气象监测网络,依托先进的气象预报模型,为养殖户提供48小时天气预报,同时还针对可能出现的沙尘暴、高温热浪、大风、寒潮等灾害性天气,提前发送气象预警,让养殖户有足够时间提前采取防护措施。
且末县气象局工作人员到海鲜养殖基地了解气象服务的需求 拍摄:邢一鸣
在鱼苗引进过程中,气象服务更是发挥了关键作用。且末县气象局准确预测天气变化,为鱼苗的运输选择最适宜的时间窗口,避开了恶劣天气对鱼苗的不利影响,大大提高了鱼苗成活率。
经多次实地考察、化验水体和试养,水产养殖公司发现且末县有着发源于昆仑山冰川雪水汇聚而成的车尔臣河,微生物群丰富,沙漠远离都市,运用辽阔的沙漠资源,通过沙漠盐碱水还原海水来养殖,是海洋鱼养殖的理想方式。建设过程中,水产养殖公司科研团队研发了生态智能恒温循环系统,水温保持在鱼类健康生长的20℃到30℃之间,解决了沙漠水产养殖的关键“温度”难题。
通过频繁研讨交流,县气象局工作人员了解到当地水产养殖户对改善局部气候条件,为鱼苗创造更为有利的生长环境的需求。且末县气象局经过深入调研和精心筹备,通过地方项目成功引进人工影响天气无人机技术,精准实施人工增雨(雪)作业。
2024年4月,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到且末县气象局指导无人机作业 拍摄:邢一鸣
通过科学的监测和分析,县气象局通过人工增雨(雪)等手段,增加植被覆盖、改善土壤墒情,减少风沙天气,为且末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提供气象保障。
“下一步,且末县气象局将会持续优化直通式气象服务,提高气象服务针对性和实用性,为沙漠养殖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甄建民说。
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