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后汽车质量变差? 车质网:前8个月质量投诉占比反降

日前,2024年中国汽车产品质量表现研究(AQR)结果发布。本次活动由车质网、凯睿赛驰咨询联合主办,以“流量竞逐 质量本位”为主题,业界人士共同探讨汽车产品质量提升的新实践、市场发展走向、新能源车安全和寿命管理等议题。

目前未出现“汽车质量水平被价格战拖累”

车质网、凯睿赛驰咨询董事长、总裁唐卫国表示,今年内卷依然是一个关键词,城市NOA和流量成为新的战场。但是如果拉长时间线,这样的内卷是市场向良币时代过渡的阵痛,也将推动产业格局、品牌、技术的进化。

他认为,当下国内汽车产业的竞争异常残酷,但质量本位意识并没有被摒弃,目前还没有出现大家担心的汽车质量水平被价格战拖累的情形。1—8月,车质网受理的有效投诉量同比增长13.5%,但质量问题投诉占比有所下降。凯睿赛驰咨询的调研结果也显示,行业整体质量表现较去年有所提升。对于消费行为的变化。

“消费者开始关注零部件供应商的品牌,电池、电机这些新能源车核心零部件对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影响日益显著。”他表示。

电车续航表现依然困扰消费者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质量表现研究》发现,三电系统整体质量较去年提升19%,但续航依然困扰消费者,主要表现在通用场景中续航的准确性和特定场景下续航能力的突降。

图片

研究还发现:三电系统的4个关键质量维度中,电机、充电、能量回收的质量均在提升,仅续航表现不及去年,主要问题是剩余电量续航里程不准确;中国品牌车型三电系统整体表现优于跨国品牌,优势集中在充电、电机、能量回收,续航则是跨国品牌表现更好;购车1年内的准新车易出现消费者高感知问题,集中在续航里程显示不准确、电机故障灯常亮;插电混动车型三电系统整体表现好于纯电车型等。

凯睿赛驰咨询高级经理高飞建议,供应链和整车企业从以下三方面提升三电系统质量:首先是问题数多的故障,由供应链企业着重解决;其次是抱怨度高的问题,特别是涉及安全的性能,不能因概率较小而忽视;三是续航等消费者高需求、高感知的问题,要深挖需求,关注场景。

研究结果显示,整体来看,单车问题数3.06个,较去年下降46%,抱怨度7.22,较去年增加5%,主要集中在新能源产品,质量较去年提升43%。燃油车整体表现不及新能源车,智能座舱是关键项,集中问题是OTA长期不升级,手机App远程控制功能失效、无法连接。而在基础功能中,问题则是新能源车的空调性能远不及燃油车等等。

南都·湾财社记者 梁罗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