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危机一周年,回顾:利库德集团将复国主义注入以色列政治生命

上一篇的编译作品中,我们为大家编译了希隆文章中所述的以色列利库德集团的胜利与右翼的上台——“马哈帕赫”是如何造就的。今天我们继续来译介”马哈帕赫”对当代以色列政治的影响。加沙危机一周年,听听远方的哭声——以色列右翼如何掌握了国家权力(上)

“马哈帕赫”原是希伯来语“政治剧变”之意,而后专指1977年以色列右翼上台的政治更易,“剧变”本身就预示着它对政坛后来者的冲击与意义。

贝京对宗教的同情态度,不仅限于他与米兹拉希犹太人之间的密切关系。他领导的以色列政府(1977-1983年)在宗教方面开创了一系列政治先例,塑造了此后几十年以色列政坛的面貌,并在这一过程中影响了以色列人对犹太教的界定与看法。

第一个先例涉及极端正统派阵营的以色列政党。属于该阵营的以色列联盟党(Agudat Israel Party),在1952年本-古里安政府规定征召妇女参加以色列国防军时,退出了工党领导的执政联盟。直到1977年利库德集团掌权后,该党才加入利库德主导下的执政联盟。从那时起,极端正统派政党历来都是在能够获得经济利益并对政治议程施加影响的情况下,才会加入执政联盟,形成了该阵营的机会主义政治传统。该阵营政党之首沙斯党(Shas)成立于1984年,具有犹太复国主义倾向,并代表极端正统派米兹拉希犹太人[1]。然而,尽管该党将自身定义为极端正统派,其许多成员却来自偏向中间的“传统”阵营,或者是后改信宗教的世俗犹太人。沙斯党的出现有很多原因,我不再赘述,只想指出,该党在贝京辞去总理职务一年后才参加大选。这或许是因为“马哈帕赫”强化了米兹拉希政治[2],而贝京的离去在政治舞台上留下了一个空白,需要一个将正统派价值观、米兹拉希精神和右翼犹太复国主义融合在一起的政党进行填补。

[1]米兹拉希犹太人:指祖上居住于中东伊斯兰地区的犹太人,1948年后大规模移民到以色列。因为其较低的社会经济地位与西方的文化偏见,米兹拉希犹太人时常遭到自欧洲迁移而来的阿什肯纳兹犹太人的歧视。

[2]米兹拉希政治: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以沙斯党为代表的米兹拉希人政党,成为以色列选举政治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米兹拉希政治的出现,被视为对以色列社会中阿什肯纳兹犹太人政治霸权的挑战。

第二个先例是任命民族宗教党(National Religious Party)[3]成员为教育部部长,而非执政党本身的成员。从1977年至今,几乎每次由利库德集团领导的执政联盟,只要不是所谓的“民族团结政府”(national unity government)时,教育部部长都会由民族宗教党的成员担任。人们可能会问,因为这种做法,自1977年以来一半的时间,宗教议程主导了教育部的活动,这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进行的调查显示,大多数以色列人认为,其身份认同中的犹太传统成分比以色列公民成分更加重要,这绝非巧合;此外,对包括约旦河西岸和戈兰高地在内的“大以色列”概念认同与否,已成为判断政治观点是否亲近“传统”的决定性标准。

[3]民族宗教党:该党由宗教犹太复国主义者成立于1956年,其政治重点是捍卫犹太法与以色列法律的一致性,并支持宗教学校与宗教法庭的建设。

图片
图为“大以色列”设想中的犹太国家版图(蓝色部分)。“大以色列”计划,又称中东犹太复国主义计划,可视作以色列的帝国主义版本,即建立一个包括巴勒斯坦、黎巴嫩、叙利亚西部和土耳其南部的犹太国家。该计划最早由赫茨尔提出,后随着以色列的对外扩张而获得大量支持,并在当前的以色列社会颇有市场。许多观察者认为,“大以色列”计划得到美国的暗中支持,旨在确保以色列的地区优势并削弱阿拉伯国家的力量,进而在中东维系美国霸权。如今,以色列以定居点等形式对巴勒斯坦土地的侵占,可被视为该计划的表现。 [图源:Piss Daily]

事实上,自1977年以来,以色列政坛的左右分野在很大程度上同其他分野合为一体:米兹拉希犹太人/阿什肯纳兹犹太人、传统的/世俗的、社会经济地位低的/高的。矛盾的是,在以色列,亲传统的观点和米兹拉希人的身份,通常与右翼的鹰派政党联系在一起;然而,米兹拉希犹太人就其与阿拉伯人的关系和宗教方面,最初是很温和的——这也就使其成为左翼的潜在可争取力量。

当有摩洛哥血统的阿维·加贝(Avi Gabbay)于2017年当选工党党魁时,他声称内塔尼亚胡过去所说的“左派已然忘记作为犹太人意味着什么”是正确的。加贝的出发点是希望挑战以色列亲传统倾向与鹰派政治之间的关联,拉拢米兹拉希犹太人等温和的传统主义者。然而,他的话被解读为对工党自身的批评,使得讨论被扼杀在萌芽状态。这引出了一个结论:只要仍然将传统主义者和米兹拉希犹太人与右翼联系在一起,将阿什肯纳兹犹太人和世俗犹太人与左翼联系在一起,以色列的政治就将继续受到“马哈帕赫”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