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发展 | 在跨文化交流中解码传统象征符号

图片

点击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


▋传承发展


解码中国传统象征符号,在内容上注重文化“他性”,既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又是对他国文化理念的尊重。


图片

原文 :《在跨文化交流中解码传统象征符号》

作者 | 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杨绘荣/副教授    安亚倩/研究生

图片 | 网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传统象征符号积淀了深厚的民族历史与文化精髓,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对其进行恰当阐释和准确解码,有益于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跨文化交流与传播,这对于构建一个多元和谐的国际文化交流格局具有重要价值。



消除文化隔阂与误解势在必行


象征符号是以具象形态承载抽象意涵的媒介载体,承担着传递信息的功能。人类学家维克多·特纳将仪式语境中的物体、行动、关系、事件、体态和空间单位等元素视作象征符号的组成部分。民族学家瞿明安进一步将象征符号细分为六大类型,即物化类、行为类、感觉类、自然类、社会类以及虚拟类。中国传统象征符号隶属象征符号系统,自然涵括了以上六种类型,并以深厚的历史积淀与丰富的文化底蕴彰显出中华文化所蕴含的独特中国精神。中国传统象征符号由此便具有双重意蕴:一是指涉象征符号的基本语义,二是指涉象征符号在我国传统文化语境中的文化意涵。与之相应,其解码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理解象征符号承载的基本语义;第二步,深入挖掘象征符号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背后复杂的价值观、思想理念和社会习俗等。


研究跨文化传播的爱德华·霍尔曾将文化细分为高语境与低语境两大类。他将中国传统文化视为典型的高语境文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语境的依存度极高。解读此类高语境文化中的象征符号,深入了解其文化背景是有效阐释其意义的关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致使中国传统象征符号在跨文化交流与传播中被深深烙上了“外部视角”的印记,有些曲解的释义在国际舞台上甚至沿用至今,消除文化隔阂与误解势在必行。中国传统象征符号以其精练的文化内涵和精巧的文化形态在跨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助推不同文化受众对异文化的接纳与理解,显著提升了中华文明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渗透度。


图片



准确解码传统象征符号面临挑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不断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中国传统象征符号的准确解码不仅能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还可为构建和谐共生的世界文化新格局作出积极贡献。然而,因受制于多种因素,当下准确解码中国传统象征符号面临重重困境。


一是高语境文化向低语境文化的转换梗阻掣肘着对符号意义的解读。高语境文化中的交流依赖其背后的语境,常常隐含着丰富的、不言自明的信息,比如充满中国元素、富有中国特色的隐喻和典故。对于熟悉这一文化的人来说,这些隐含的信息是潜意识中的一部分,无须明确表达,然而相较而言,低语境文化的成员可能难以理解这些隐喻之义。譬如,中国市场喜爱的文艺电影在国际上往往不受欢迎,因为它们时常会给低语境文化的观众造成观赏障碍。


二是与异文化象征符号的非自发联系容易引发符号意义的误读。中国传统象征符号根植于独特的文化土壤,与异文化中语义近似的象征符号很可能在本质上有着显著的区别。对异文化背景的人来说,他们一般难以深入理解这些象征符号背后的文化意蕴,容易本能地将其与自己文化中相似的象征符号关联起来,从而容易导致对中国传统象征符号深层内涵的误解和偏差。例如,具有吉祥寓意的中国龙在异文化中易被作负面理解。


三是普遍盛行的标准化交流传播策略忽略了符号意义的独特性。标准化的交流传播策略往往追求信息的广泛共享和快速传播,但过于简化的表述难以覆盖中国传统象征符号丰富的内涵和复杂的文化背景。其结果是,接受者在缺乏深入理解文化语境的情况下难以准确解码这些传统象征符号的独特内涵。因此,这一推崇标准化和高效率的传播模式反而成为了理解和传承中国文化独特性的障碍。比如,有些推广中式园林的宣传片或文案,为了提升曝光度、加快传播速度,往往竭力凸显其作为旅游景点的特色与优势,却忽略了园林所蕴含的深刻的中国哲学、美学思想。


图片



有效之策:“第三空间”理念


准确解码中国传统象征符号面临的上述挑战,不仅仅指向象征符号本身所携文化意蕴的丰富性隐喻,还凸显出异质文化语境下保障象征符号与原文化意义匹配的高难度。为此,为妥善应对这些挑战,需在这一解码过程中采取更加严谨、恰当且有效的调整策略。


首先,在原则上要恪守“第三空间”理念。所谓“第三空间”,由后殖民理论家霍米·巴巴提出,意指在相互对立的两极之间,还存在着一个“第三空间”。在“第三空间”中,象征符号解码不受主导话语束缚,可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实现意义的共商。可见,构建“第三空间”意味着要建立对话平台,使原本隐匿且依赖语境的象征符号之内涵能够在低语境文化背景下得到多元诠释。国际艺术展览便是一个典型的“第三空间”平台,依托该平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能够共聚一堂,助力象征符号解码及其解码后的释义在跨文化交流传播中获得多元文化的认同。据此,象征符号的跨文化交流与传播应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在此基础上鼓励本国文化与异质文化在第三空间中构建共识。


其次,在内容上要注重保留文化“他性”。“他性”一词派生自跨文化研究领域中的“他者”概念,“他者”源自社会学家阿尔弗雷德·舒茨的“陌生人”概念,意为不同属于某一文化背景的人。“他性”对于塑造民族的自我身份和集体意识至关重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与文化自信紧密关联。因此,在解码中国传统象征符号时,应聚焦其独有的文化属性,避免为了文化输出而丧失中国特色,继而引发一系列负面影响。以西方社会为例,他们推崇多元文化理念,对于异质性有着天然的好奇与尊重。很显然,一定的文化“他性”可使象征符号有效突破语境限制,增进全球受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理解与认同。解码中国传统象征符号时在内容上注重文化“他性”,既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又是对他国文化理念的尊重。


最后,在路径上要灵活运用多元化传播策略。一方面,中国传统象征符号需适应不同文化背景受众的价值观念,不断提升它的全球认同感。譬如,倘若是面向西方观众,那么应尽力采用更加契合西方审美和文化习惯的传播媒介和表达形式,比如可在Ins平台上分享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短视频。另一方面,应依据不同群体的特点选择与之相宜的传播渠道。如,对于年轻一代,可以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和互联网平台进行象征符号的跨文化交流与传播,并借助互动性和视觉效果较强的内容形式,大大增强象征符号的吸引力;对于学界而言,可依托国际学术会议和学术期刊对中国传统象征符号加以解读和推广。总之,深入把握异文化背景接收群体的特点并相应地灵活调整传播策略,可以大大提升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效率与效果。


图片


总体而言,在跨文化交流与传播中解码中国传统象征符号,可尝试创造性地融入“第三空间”理念,为跨文化解读中国传统象征符号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这样既保留了文化“他性”,又推动了不同文化间的对话与交流。同时,还应尊重并发扬中华文化的独特价值,依托灵活而多元化的传播策略,助推中国传统象征符号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深入的理解与认同。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和机遇,积极提升中国传统象征符号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深度及广度,有助于构建一个更为包容、互鉴与共生的世界文化生态系统。


[本文系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政治象征与新时代国家能力建设研究”(23BZZ007)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