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我和我的祖国”主题系列记者见面会第一场,邀请三位青年代表,围绕“创新点亮青春梦 科技引领新征程”主题与记者见面交流。
新华社记者:
请问张常江先生,在推动山东港口青岛港在现代海洋经济领域建成世界领先的全自动化码头的过程中,您的团队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是如何克服的?
张常江:码头建设之初,我们的团队到国外考察,遇到的却是无处不在的碰壁,自动化码头核心技术长期被西方国家垄断,可以说,我们没有任何发言权。当时,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一条路:买。而卖方却开出了天价!这一方案我们选择了否定,不仅成本太高、周期太长,最关键的是,核心技术我们不掌握,未来我们想要实现效率提升、技术升级仍会受制于人。当时,团队特别焦虑,最后是我们的主心骨张连钢拍了板:我们要靠自己的力量,建成自己的自动化码头!
之后,我们踏上了自主建设之路。在码头现场的临时办公点,我们“5+2”“白+黑”,在推动自动导引车循环充电系统测试时,我们遇到了未曾想到的难题,车上的全自动取电装置与地面滑触线偶尔会出现无法精准对接的情况,这就造成了一个巨大隐患,一旦车辆自动行驶充电装置对接失败,设备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受损,直接威胁着整个码头的安全运行和调试进度。基于我干了五年的桥吊管理工作,在机械、电气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经验,领导决定把这个难题交给我解决,我瞬间感觉责任重大,压力也很大。但项目工期十分紧张,容不得有半点拖延,我心想“在这个节骨眼上,再难也要顶住”,我毫不犹豫地驻扎到了现场。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打破惯性思维,仅用三天时间,在原设计基础上进行了全面优化设计,提出了10多条整改方案,成功消灭了这个难题,后期我们又进行了近百轮优化改进,自动导引车循环充电系统实现了安全可靠运行。基于这套系统,我们的自动导引车重量较国际上早期同类设备轻了10吨以上,电池寿命也大大延长,预计可以达到12年以上,车辆边作业边充电,实现了24小时连续作业无限续航,不建设换电站也节省资金超过1亿元,有效降低了码头前期建设投资,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
就这样,经过3000多次技术研讨会和多达几十万字的论证报告,我们自主完成自动化码头总平面布局规划及各项详细设计,实现了五项突破和十项首创技术,用三年半的时间,走完了国外常规8~10年的路,把国外专家认定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2017年5月11日,青岛港自动化码头正式投产运营,我们创出了全球自动化码头开港的最高效率,之后效率一路攀升,为世界自动化码头创新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可商业化运营的“中国方案”。
中宏网记者:
请问张常江先生,作为青岛港青年科技团队的负责人,您认为科技创新是如何赋能港口高质量发展的?作为一名海港青年,该如何参与到现代化港口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中?
张常江:全自动化码头代表着港口集装箱装卸的最高端形态,是一个国家的港口综合科研能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集中体现。我们开发应用自动化码头智能管控系统、无人驾驶自动导引车及循环充电技术、智能空轨集疏运系统等先进技术和设备,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较人工码头作业效率提高约30%,并能实现作业流程的精准控制和高效协同,减少约80%的人工数量,将繁重的体力劳动解放出来,同时增强了码头的市场竞争力;通过科技创新,引入氢能、光伏、风电等清洁绿色能源,采用电动或氢能驱动的港口设备,利用大数据、物联网技术优化能源管理,降低能源消耗,实现港口节能减排,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释放科技生产力,以绿色化助力港口能源结构转型,以智能化推动港口高效运转。比如在能源利用方面,公司已完成桥吊机房、仓库、办公楼、变电所等区域光伏建设全覆盖,年发电能力超过170万千瓦时,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00吨。
作为海港青年,首先要主动培育崇尚创新、追求创新的价值观念,积极投入到港口创新实践中,敢于突破传统思维方式,善于到现场发现问题,结合问题提出新思路、新方法,今年以来我们推动自动化码头设备创新升级,研发了双层自动导引车,将曾经车辆单个集装箱运输的模式,转变了双箱运输,进一步促进码头生产效率提升;其次,要紧跟港口技术发展步伐,关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前沿技术在港口领域的实践应用,今年以来,我们也在研究人工智能技术与智慧港口的结合,推动自动化码头在生产组织、堆场调度、设备控制等方面实践应用,不断迭代当前技术,推动港口向智能化、智慧化方向快速高质量发展,为推动海洋强省建设提供更多新动能;最后,要勇于吃苦,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精神,在港口新质生产力发展进程中,一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挑战和困难,就像“连钢创新团队”建设自动化码头的历程一样,但要始终坚信“挑战困难、战胜困难,才能抓住机遇,拥抱未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是新时代广大青年的责任和使命,相信在山东省建设世界级海洋港口群、打造海洋经济新高地征程中,大家会紧密团结在一起,挺膺担当,成为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大众新闻记者 姜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