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剑河:高端技术为传统产业加码 让木材制造更“智造”

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林业资源丰富,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国28个重点集体林区和贵州省10个重点林业县之一,现有林地面积243.35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145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2.42%。
近年来,剑河工业园区瞄准“绿色”转型,推进木材加工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让高端技术为传统产业赋能加码,开辟一条“智造”新路。近日,剑河县天生祥木材智能制造有限公司首板下线,轰鸣的机械声,打破了园区的沉静。企业的成功试产,吸引了80多家企业到场观摩,洽谈合作。
图片
厂房间的传送带(剑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我们才试产,产品就被一家企业订购了,这块的市场稀缺很大。北方企业大多是用杨木来加工,木质软,不像松木密度大,加工出来的质量好,不管是内部结构密度,还是外部颜色漂亮程度都很不错,这也是我们具有地域性优势的标志产品。”该公司知识产权部经理袁鹍鹍介绍,目前,企业是西南地区唯一一家以0SB(定向结构刨花板,也叫欧松板)的企业,满足市场对高质量环保板材的需求。
走进企业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工人穿梭,生产井然有序。与传统灰尘漫天的木材加工车间相比,这里的厂房干净、整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木渣、粉尘也都会自动收集,进行循环利用。占地330亩的厂房按工区被划分为:原木加工车间、热能中心、0SB生产线三大板块。
图片
车间里的热能供应中心(剑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原木运到厂区后,经过去皮、刨片、烘干、筛分、铺装、热压、切割、包装、养生等工序后,一块全新的板材便形成了。看似繁琐的生产工序,在工厂智能化生产体系的运作下,变得高效、有序。
智能化生产体系的运作得益于工厂里藏着一个智慧的“大脑”——智能控制中心,这是企业智能制造的关键,也是最核心的技术体现。在控制室里,只需轻轻操控按键和电脑,就能实时调整和监测各个生产数据,实现整个生产流程的数字化自动控制,不仅安全高效,而且精准,省工又省力。
图片
安装在自动生产线上的智能设备对板材质量进行自动检测(剑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我们在控制室里,可以对板材生产的全过程进行跟踪。比如刨花的用量、湿度、压板速度、板材厚度等,我们的操作人员都可以监测得到,同时,生产线上还用超声波、编码器、人工二次抽检等方式检测板材的质量和规格,保障每一批产品品质。”该公司OSB生产总监余泽文介绍,目前,企业引进的是德国迪芬巴赫0SB生产线、林克生产线等国际领先设备,构建了智能化生产体系,将原木到板材的木材加工时间从传统的2至3个月缩短至四个半小时,大幅缩短了加工时间,智能高效。
让先进技术为生产赋能,突破的不仅是一家企业的生产壁垒,也是区域行业的资源整合。智能工厂的落地,不仅能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木材资源,更能将传统的木材产业与先进的智能技术相结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图片
工人对产品进行抽检(剑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黔东南州木材资源丰富,锦屏、剑河、天柱、榕江一带都盛产杉木,但是林区分散,下步,我们通过生产环节前置,把刨片的半成品加工工厂分散设置到各个县,这样可以减少一定的运输成本,保证材料供应,同时,提高后工段加工效率,确保产能提升和持续。”该公司副总经理胡玉乾表示,企业将继续专注于马尾松、香杉木系列产品的研发、制造,进一步拓展产品品类,着力打造为设备智能化、运营数据化、管理精细化、产品高端化的木材加工标杆企业。
据了解,企业的入驻进一步盘活了园区原有的0SB生产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和扩能,达产后,预计年产欧松板40万立方米。二期项目将增加可饰面的0SB生产线及LVL(单板层积材)生产线,达产后年综合产值近18亿元,提供就业岗位近500个。
剑河县是林业大县,过去,由于产业基础薄弱、科技含量低、产品质量不高等问题,制约着当地林业产业的发展,为扭转这一局面,近年来,该县不断深耕并致力于构建现代林业产业体系,通过发展林下经济、人工林种植、探索林业碳汇等方式,积极培育“产业树”,不断壮大“产业林”,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吴昌连 杨家孟 龙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