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二人转还有名的东北大鼓|民俗

图片

在东北,有一种艺术形式比二人转名气更响亮、历史更悠久、技术含量更高,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就是东北的当家曲艺大鼓。


图片

曲艺演员刘兰芳在表演东北大鼓



东北大鼓又叫“弦子书”,是主要流行于东三省民间的曲艺形式。乾隆四十八年(1783),艺人黄甫臣等由北京到东北演出,东北人一见,嗬,这表演不错,唱腔大开大合,像极了东北人的大嗓门,道具简单且不拘场地,唱法也透着东北的粗犷豪迈,跟东北人的性格特点很合拍,于是将其艺术形式与东北民间小调混合到一块儿,几经改良,形成说唱形式的东北大鼓。


老东北的人们除了一年有半年下地干活之外也就再没什么娱乐,而大鼓书这种说唱艺术可以不分时间场合,摆张桌子就能开唱,加上说书人能随故事情节的变化扮演各种角色,演绎中,三教九流五行八作都丝丝入扣,人情世故,世态炎凉无不绘声绘色,且大鼓书的取材多是“四郎探母”“三国演义”之类紧张刺激的情节,真就让这些猫冬躲闲的农村人听得眼睛发呆。因此,大鼓书在东北的田间地头,那真是响当当的玩意儿。每到农闲或是年关,十里八村的打谷场上都有大鼓书,人头攒动,热闹非常。


说书人穿戴好长袍大褂,操上一个细木杆鼓棒,再加上一把三弦、一块鼓板、一块惊堂木、一把扇子,东北大鼓的全套家当就算备齐,惊堂木一响,“一鼓一棒一三弦,弹弹打打唱起来”。说书人开口便是:“各位明公,压言落座,听小子闲言少叙,恭敬一段啊!”


图片

东北大鼓的“家当”



底下嗑瓜子闲唠的各色人等立马鸦雀无声。接着说书人咳嗽一声,先吟出一首《西江月》的开场词,接下来哈哈一笑:“说书不说西江月,保证要长疥,一年长两回,一回六个月。”引得观众笑声一片。再接着书归正传,甭管是老掉牙的《七侠五义》《草船借箭》,还是那暂时算新鲜的《红岩》《平原枪声》,都引人入胜。


东北大鼓一般有“撂地儿”的,这种说书人都选在集市等人群集中的地方,锣鼓家伙一摆,三弦还没响就准有看客落座;也有在茶馆里比较固定的演出,早年间没电影院没广场,茶馆就是城镇小剧场。茶馆的客人也分为两类,“茶座”坐在桌前一边喝着茶水一边嗑瓜子听书,二是“散座”,就一小板凳,连桌子都没有,自然也没茶可喝,这些散座大多是些乡下来的穷苦人,到茶馆来就为让耳朵过过瘾。


再高级一点的说书人就是“角”了,那是只唱堂会不“压闲场”的,一般场子不去,得地主高官之类出得起丰厚报酬才肯开嗓子。据说张作霖就很爱这口儿,当年霍树棠(东北大鼓的奠基人,其演唱气势高昂,声音淳厚,人送外号“火车头”)常被叫去唱堂会,张作霖的三姨太听书入了迷,有一次竟然把霍先生扣在府里,连唱四五天后还不让走,霍树棠唱得嗓子嘶哑吐血丝,最后实在受不了了,趁着上茅房的机会翻墙逃跑,成为东北曲艺界的谈资趣闻之一。


图片

霍树棠表演东北大鼓《凤仪亭》



东北大鼓除了唱堂会以外,一般都是长篇的书,于是一般的说书人常是在一个地方一唱就是半个月,当地人还管吃管住。为了吸引客人下回还来照顾生意,每到故事情节高潮最热闹的地方,说书人便会“啪”地一拍“惊堂木”:“欲知后事如何,咱们下回分解。”


-  END  -

责编 丨 亚闻

美编 丨 黎珊

初审 丨 叶筱

复审 丨 楚文

图片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想要投稿

或者直接给我们微信后台留言交流

图片

往日文章推荐

毛泽东在延安,身体力行支持中医药事业

延安时期党如何培养干部

中共谍报团 :日本人为延安搞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