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夜谭 | 别让预制朋友圈“圈”住了鲜活的自己

图片

饭菜可以预制

朋友圈居然也能预制?

继“精装朋友圈vs毛坯的人生”后

“预制朋友圈”成了近期网络热词

图片

何为预制朋友圈?其实可以理解为提前预设朋友圈素材、并选择不同时间发送的行为,比如出去旅游拍了成百上千张照片,不会一次性发完,而是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分批次发朋友圈。十一长假前夕,网络上有不少博主挑战在一天之内制作出国庆七天的朋友圈美图,其换装速度之快、照片质量之高,以及这种行为的独特性,吸引了大量点赞和效仿。

有人高赞这种方式,认为一天拍完那剩下六天都不用化妆打扮了。但也不乏质疑,朋友圈应该是记录开心的或有意义的事,而不是做任务一样拍照打卡。还有人表示无奈,称这样是为了掩盖真实的目的地,从而自我保护。也有人说,“预制朋友圈”可以留住曾经的美好,让这种美好一直延续到未来,是对粗糙生活的抗争,是身处贫乏中仍然抱有对精致的向往。

图片

朋友圈发什么、怎么发,纯属个人的地盘各自作主,旁人本不必置喙。不过,把“预制朋友圈”说成是自我保护,有点难以自洽。不发朋友圈,不是保护得更彻底吗?

实际上,积极“营业”的背后,折射出人们在社交焦虑下的无奈之举。在社交平台上,每个人都努力展示着自己最好的一面:好看又可口的美食、说走就走的旅行、精致无瑕的自拍…...仿佛社交平台上的每个人都过着光鲜亮丽的生活。在这种社交压力之下,人们逐渐失去在社交平台上表达真实的勇气,习惯性的竞争意识会让一些人提前编辑好内容,确保关键时刻能够“出片”,以此减少即兴创作的压力和焦虑感。

图片

作为社会性动物,人们天然在意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这种形象有时是自然的,有时是主动表演出来的。社会学家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创造了一种理论,在他看来,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大舞台,而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舞台上的表演者,通过各种手段或道具有意识地向外界自我展演,以塑造我们在外界中的形象。这个理论放到互联网时代也不过时,尤其社交媒体时代,人的“自我呈现”变得非常容易,加了滤镜的照片、精心修饰的文字、刻意选择的地点,都可以看成是一种角色设定。每个人可能都会下意识地自我美化,区别在于美化程度的多少,和自我认知的差距。

这种“预先准备”的方式,或许会让人产生一种掌控感——我掌控不了明天,我还掌控不了明天的朋友圈吗?这样一来,不确定的未来可能也没那么可怕了。这样的朋友圈自然会比“随手拍”更精致,也能让发布者获得满足,让观者饱了眼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社交互动中的正面情绪。

“扛起相机就是兵,换装七套,挑战一天拍完一个月朋友圈。”但是,当生活被提前规划和包装,情感被定格在精心挑选的照片和仔细编排的文字时,我们是否还能真切感受到生活的酸甜苦辣?都说眼睛是最好的镜头,经历是最好的回忆。然而,“一天拍完一个月的朋友圈”看似如此高效,一切都在铺垫“完美”,实则是另一种匆匆赶路,忽略了对生活的真实感受,也削弱了社交媒体上与他人真诚沟通和连接的初心。

对于“预制朋友圈”的年轻人来说,朋友圈依然在提供平乏生活之外的一种可能性,“那样的生活曾经存在过”,并将为当下和未来提供一种想象。无论胜败,无论喜悲,朋友圈都应成为展示真我的平台。社交平台是我们记录生活的工具,而不是束缚我们表露真实情感的枷锁,他人评价也不是左右我们人生命运的金规。朋友圈的高赞固然欣喜,但若一味耽于梦境,不仅骗了他人,还容易迷失了自我。所以,当我们沉溺在网络世界的喧嚣时,不妨慢下脚步,走出象牙塔,去真切感受现实生活的温度。

“预制朋友圈”可以说是现代社交媒体文化中的一场仿真秀,偶尔玩笑也无妨,最怕的是演着演着就当真了。朋友圈再精致,也无法替代真实的情感和生活体验。用一天时间编辑七天的朋友圈,怎么可能等于享受了七天假期?朋友圈可以预制,但人生无法虚拟,生活的肌理或许就是粗粝的,未修饰的真实,才值得我们珍视。

掌上春城编辑整理
来源:潇湘晨报、红星评论、荔枝锐评
责编:曾欣
编审:李雪
终审:周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