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林则徐,歌舞剧《天山问渠》即将登陆伊犁大剧院

10月7日—8日,歌舞剧《天山问渠》将登陆伊犁大剧院。记者了解到,歌舞剧《天山问渠》是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伊犁州前方指挥部重点支持的文化润疆项目。

图片

该剧由伊犁州歌舞剧院与江苏大剧院联合制作,以林则徐精神为背景,立足于年轻人的视角,以音乐歌舞剧的形式,通过一位在江苏求学的主人公林一因为撰写“林则徐在伊犁”的论文踏上了返乡之路,实现从离开家乡到扎根建设家乡的转变,展现了林则徐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的深刻内涵。

公元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清朝政府战败后屈服于各方压力,将主张禁烟的林则徐革去官职,发配新疆伊犁“效力赎罪”。

公元1842年底,林则徐抵达伊犁惠远城,受伊犁将军布彦泰所请,管理粮饷,办理屯垦水利相关事宜。据《清宣宗实录》记载,至第二年秋,林则徐协助布彦泰在惠远城东三棵树及阿勒卜斯“共垦出荒地十九万四千三百五十亩”安置汉族、维吾尔族农户逾千户,道光皇帝见屯垦成效喜人,即谕示新疆“当以开垦为第一要务”。

林则徐住过茅屋毡房,听过半夜的狂风怒号,也亲历过骄阳似火的炙烤……他解决了农牧矛盾,丰盈了国库,巩固了边防。他亲自设计督修施工难度最大的龙口渠首部分,率领民夫挖石取土、建坝筑堤,历时四个多月,用工十万有零,修出六里渠首。大渠全通后,使阿齐乌苏近20万亩荒地得到开垦、灌溉,屯田收到显著效果。

公元1845年底,林则徐结束谪戍新疆的生涯,奉谕回京,“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林则徐谪戍新疆途中,在西安与妻子临别时写下的诗句。在新疆的三年间,林则徐以豁达的襟怀和乐观的态度面对困境,积极履勘荒地、兴修水利,造福了新疆各族人民,他的精神与事迹,至今仍为人们所感念、传颂。

林则徐,一生命运多舛,宦海沉浮;禁烟抗英,屡遭诬陷,几次被贬,花甲之年,至边疆,在戈壁滩崎岖的道路上,他写道:沙砾当途太不平,劳薪顽铁日交争。车箱簸似箕中粟,愁听隆隆乱石声。

但他始终带着使命与责任前行,开荒囤田,兴修水利,戍边新疆,造福万民。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成立70周年,伊犁州党委、政府积极借助江苏援伊的资源,伊犁州歌舞剧院、江苏大剧院联合打造大型歌舞剧《天山问渠》。

《天山问渠》的创作不仅是一部艺术佳作,更进一步推进了苏伊两地文化交往交流交融,深入挖掘伊犁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讲好伊犁故事、传播好新疆声音、展示好中国形象。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