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引领发展 创新赢得未来 | 特别报道

图片


图片


聚焦主责主业 助力气象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气科院”)在科技领域持续发力,聚焦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预警、碳中和监测等关键领域,加大科研投入,强化国际合作,涌现出一系列创新成果,为气象高质量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图片

2024年1月,朱孔驹在南极内陆维护极地超低温自动气象站。


聚焦科技前沿 产出高水平原创成果

  

气科院始终站在科技前沿,致力于产出高水平原创成果,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8月18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十大进展”发布会发布了以重大科学发现和科学对策为主要内容的十大标志性进展成果。气科院牵头组织其任务一“西风-季风协同作用及其影响”,创建了青藏高原大气水分循环综合观测系统和青藏高原多圈层地气相互作用(水热交换)综合立体观测平台,提出了复杂地表综合科学观测和理论研究集成的创新理念, 构建了青藏高原高时空分辨率青藏高原环境遥感多源信息数据集、大气水分循环综合观测数据和多圈层地气相互作用过程数据集,为青藏高原三维立体大气水分循环结构与复杂地表地气相互作用过程新认知及其对天气气候影响机理研究奠定重要基础,也为解决国家重大工程气候应对难题提供技术支撑。

  

在碳中和与气候变化的议题上,气科院大气成分与环境气象研究所(碳中和监测与评估中心)所长王志立、研究员雷亚栋等人与国内外科学家合作,研究成果为开展碳中和约束下气候变化对全球太阳能风能潜力的影响评估、未来跨区域和跨来源的可再生能源有效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关于复合型极端高温事件的检测归因和预估研究也取得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多次入选《自然》杂志研究亮点,多项研究成果被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报告引用;“大气气溶胶光学组分定量遥感及其环境气候效应研究”实现了我国地球大气气溶胶组分定量遥感算法在国际上从跟跑到并跑的根本性转变;长期持续追踪分析极地气候环境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形成系列决策材料与《极地气候变化年报》,为我国深入参与极地治理建言献策。

  

面向核心业务 推进成果转化应用

  

气科院不仅注重理论研究的深度,更致力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五年来,气科院已有近50项成果成功转化应用于国家级与省级业务单位,涵盖了碳源汇监测、雾-霾数值预报、台风快速更新短临预报等多个领域,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

  

气科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小曳牵头的碳中和研究团队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科技前沿,创新性建成我国首个基于CO2浓度观测“自上而下”方法且可业务化运行的碳源汇监测核校支撑系统。该系统是我国第一个同化大量全球、中国CO2浓度观测数据,反演人为碳排放和自然碳交换变化,可业务运行的全球(1度×1度)、中国区域(45千米×45千米)、省市(9千米×9千米,5千米×5千米)四级嵌套网格碳源汇监测核校支撑系统,可客观、全面、及时监测与核校全球、全国、省、市及格点尺度人为碳排放总量变化、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变化,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开展碳源汇监测核校及国际气候变化谈判提供有力支撑。

  

在气象预报和服务领域,气科院牵头开发的台风快速更新短临预报系统实现业务运行,为中央气象台台风天气会商提供实时产品支持;生态文明绩效考核气象条件贡献率评价系统实现气象、卫星遥感信息与模型的智能融合及气象与人为影响生态质量的分离,在全国推广应用;多波段多体制双偏振天气雷达数据质量分析与质量控制技术较好解决了不同体制下雷达数据一致性问题,在中国气象局直属业务单位和18个省得到广泛应用……

  

气科院还拓展专业气象服务新赛道,联合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依托中国气象局金融气象重点创新团队,共同研发推出中国金融气象指数与服务平台(V1.0),针对能源、农业农村、交通运输、电力行业的应用场景,创新构建出与实体产业在生产、经营及管理等气象风险敞口相匹配的、具有经济指示意义的金融气象服务产品,为促进气象数据要素赋能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图片

中国金融气象指数与服务平台(V1.0)界面


展望未来,气科院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聚力科技攻关,产出更多代表国家水平的标志性成果。


蓄好人才“活水”激发创新原动力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气科院”)以服务气象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为目标,以加强高层次人才梯队建设为重点,以增强人才创新活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支撑,以推动中央和部门人才政策落实落地为抓手,全面推进气象人才队伍建设,为气象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创新人才发展机制是气科院重点谋划的关键一环。

  

近年来,气科院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实现文化建设与奋发作为的协同共促,推动理论学习成果与创新发展实践相结合,开展融入业务抓党建示范建设。积极探索在科研团队中建立党小组,加强对科研一线青年科技骨干的培养,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科技创新团队和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凝练院训,拓展科研文化内涵,整合建设载体,通过组织院士报告、优秀青年报告会,学习宣传雷雨顺先进事迹,开展院“两优一先”评选等活动,广泛宣传先进集体、优秀代表,发挥科学家精神的激励和引领作用。

  

图片

2024年9月,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任务一团队在西藏自治区开展无人驾驶垂直探测科学试验期间,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徐祥德(右)查看监测数据。


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已连续5年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徐祥德带队,集合老中青三代科学家,到西藏东南部和三江源区开展实地科学考察。徐祥德表示,距离实现建成科技强国目标只有11年时间了,他将带领团队继续深耕大气科学领域,只争朝夕、埋头苦干,完成好青藏高原科考各项研究目标,将研究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为建设更加美丽的青藏高原作出应有贡献。

  

前辈的精神是一面旗帜,召唤更多气科院青年在接续的事业中自觉践行着不畏艰险、严谨治学的精神。

  

在海拔7028米的珠峰北坳营地、在南纬69度的南极中山站、在雷电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在龙卷风灾后调研现场、在科技援疆援藏工作期间、在加快建设雄安新区征程上……气科院青年科技骨干的足迹已遍布全球。

  

近年来,气科院全面构建青年科技骨干培养体系,注重在青年人才职业初期加强引导支持,建立优秀毕业生接续培养计划;持续实施优秀青年海外培养项目,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到国(境)外高水平科研机构和国际组织中锻炼成长;为青年人才选聘学术导师,量身制定发展规划。

  

5年来,2名40岁以下科研人员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2人获得青年科学家项目支持,3人获得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支持,1人获得海外优青项目,4人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层次青年拔尖人才,16人入选中国气象局青年英才。

  

图片

2024年9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与复旦大学召开座谈交流会,共推科技攻关、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


气科院持续加强对人才工作的政治引领,全方位支持人才、帮助人才,千方百计造就人才、成就人才。建立以加强团队建设促进人才发展的机制;围绕气象科技前沿和核心攻关任务研发需求,凝聚优势力量组建15支重点方向创新团队,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和团队成员聘任制,将中青年骨干的比例和青年人才所取得的成果作为团队考核的重要指标,促进学科带头人对青年人才的培养。1个团队入选国家级创新团队,6支团队入选局重点创新团队,3支团队入选局青年创新团队。

  

立足新阶段,气科院将担负起团结凝聚气象科技工作者在新征程上团结奋斗、创新建功的光荣使命,做好新时代科技人才工作,用好用足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优秀的人才政策,搭建平台、健全机制,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凝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精神动力,为实现气象核心关键技术高水平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


坚持“双轮驱动”释放更多发展动能

 

作为气象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近年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气科院”)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有组织科研,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以新作为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创造支持全面创新政策环境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气科院以改革试点为抓手,高站位谋划、高标准组织、高质量落实,全面推进现代科研院所创新政策完善。

  

图片

2024年8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七次评估周期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小曳(左四)参加IPCC第61次全会。


在贯彻落实科技创新各项决策部署的过程中,气科院积极推进扩大自主权改革、院所绩效评价、使命导向改革、自主调整专业技术岗位比例、院所薪酬等重要试点,以一系列切实举措激发干部职工创新活力,并通过进一步优化科研管理,提升气象科技创新整体效能。

  

同时,气科院完善符合现代科研院所特点的运行机制,强化领军人才在科研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岗位管理方面实行 “按需设岗、按岗聘任、合同管理、动态调整”的模式;进一步优化评价导向和方式,将绩效工资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在首批院所绩效评价试点中获得优秀等次。

  

强化有组织科研

发挥重大科研任务牵引作用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组成部分,气科院以支撑气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明确发展方向和科研定位,有组织地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发挥重大科研任务牵引作用,不断提升气象科技创新能力。

  

图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雷电科研团队在广州高建筑物雷电观测站捕捉到闪电击中广州塔“小蛮腰”的画面。


气科院牵头编制了《气象科研项目谱系资源配置2030规划》,进一步优化气象科技研发资源配置,加强各类气象科研项目的系统布局和统筹衔接,构建创新链与业务链深度融合的研发任务储备制度,形成统筹协同、开放高效的科技创新良好生态。

  

同时,气科院在各重要领域发挥引领作用,深耕高原气象,牵头组织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任务“西风-季风协同作用及其影响”;布局碳中和监测评估技术研发,牵头开展我国首个自然-社会融合基础科学碳中和专项“面向碳中和实现路径的自然-社会系统多尺度模式耦合关键理论和技术预研究”;牵头开展基金委首个天气方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区域/全球一体化数值化学天气耦合预报及再分析系统研究”。

  

气科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张朝林表示,将积极探索发挥组织协同作用,主动对接国家和行业在高质量发展中对气象的需求,以重大科研资源组织统筹为牵引,推动实现科研业务向“一条链”转变,打通科技创新价值链“最后一公里”,推动创新成果快速“出圈”。

  

下一步,气科院将坚持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动力,推进形成学科布局合理、研发方向明确、创新活力迸发、统筹协同高效、引领业务发展、高端人才涌现的新型气象科技创新体系,为气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扩大“朋友圈”共筑高水平创新平台


2019年,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气科院”)与江苏省气象局共同推动组建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

  

2021年,气科院会同山东省气象局、青岛市气象局推动青岛海洋气象研究院建设。

  

图片

2024年7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23级研究生赴山东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观临沂设施农业气象试验站。


2022年,气科院与四川省气象局推动成立青藏高原气象研究院。

  

2024年,气科院与辽宁省气象局、沈阳农业大学推动组建沈阳农业与生态气象研究院。

  

……

  

作为气象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气科院坚持在开放格局下加速推进科技创新,以省部共建的相关机构为依托,集约多方协同攻关、着力解决科技难题,不断集聚优势资源激发创新活力。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建立了以谈哲敏院士工作站为代表的“一站二室三基地”创新平台基础架构,与高校、企业合作实现科技资源在创新平台上的集聚;青岛海洋气象研究院与山东省气象局、中国海洋大学等联合组建了观测与机理、监测预报、气象导航研究团队;青藏高原气象研究院与高原及周边省份气象部门、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长江三峡集团等建立起深度合作关系。

  

聚力合作孕育出一系列创新成果,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以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为例,通过组织开展强风暴野外综合观测试验,在龙卷、冰雹、雷暴大风和大雾等灾害性天气形成机理和预报方法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冰雹识别算法在国家级业务平台SWAN 3.0推广应用;区域数值模式为江苏省精细化预报业务提供最高空间分辨率达1公里的预报产品,为交通、电力等气象服务提供支撑。

  

图片

2023年4月,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交通气象团队在青海省阿尼玛卿雪山山麓开展基于旋翼无人机和移动走航的大气边界层观测试验。


气科院致力于构建协同创新大格局,聚力强化气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推动多领域、多机构间的合作,持续打造集聚各类创新资源要素的高水平协同创新平台,推动创新向更深领域拓展、更高层次迈进,以基础性、前瞻性、引领性研发成果支撑引领气象科技和业务发展——

  

瞄准灾害性天气“预报精准”的重大使命,气科院联合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南京大学推进灾害天气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汇聚全国优势研究力量,强化国家层面科技支撑;与南京大学、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共建雷达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与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共建雷电重点开放实验室并进入部级重点实验室序列;拓展新领域,与部门外企事业单位联合组建气象风险与保险、能源气象、农业气象、海洋气象、灾害天气、生态气象等多个联合实验室或研究中心,推进“气象+”赋能行动;牵头发起全国气象科教融合创新联盟,来自气象部门、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的62家单位成为联盟成员,搭建起局校合作、产学研全链条创新平台……在厚植创新沃土的过程中,这些科技创新平台已经成为气象领域孕育重大原始创新、解决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科学技术问题的重要力量。

  

“气象现代化的建设历程是不断强化科技引领、坚持创新驱动的历程。我们的目标是联合国内外科研力量,充分发挥创新平台在开放协作、聚力创新、引领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打造国际一流的气象研究创新平台,为气象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能。”气科院副院长高云说。


图片

2024年9月27日《中国气象报》二三连版



策划:闫丽华、牛彦元、姜瑜君、张艺博、罗澜 
文字整理:林禹彤、罗澜、吴鹏、张宏伟、张艺博(温敏、于飞、石爱丽、金啓华、郑竞、王培娟、陈力强、徐晶、王轩、吕伟涛、刘端阳、任宏利、蒋兴文、宋娟、王玫、王鸽、伍清、范慧怡、曾瑶对本文有贡献)
供图: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编辑:杨奥清 张宏伟 张艺博 王亮 苗艳丽
审核:叶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