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畔的匠心传承:澄泥砚“手”护人张慧

“郑州新闻广播”优秀微刊推荐
清澈的爱 献给家国
75年波澜壮阔
75年风雨征程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一代代中原儿女怀揣“清澈的爱”
用青春和汗水
打拼出城市更新的蓬勃气象
凝聚起国家发展的磅礴力量
《清澈的爱 献给家国》
今天推出
《黄河畔的匠心传承:澄泥砚“手”护人张慧》

图片
九曲黄河万里沙
黄河不仅滋养了两岸百姓
还为精美的艺术品提供了独特原料
黄河澄泥砚,作为“中国四大名砚”中
以泥土为材质的砚种
历经黄河水淘洗与烈火焚烧
至今仍备受欢迎
“85后”非遗传承人张慧
为了心中那一份热爱
苦练手艺
在与古老非遗的“双向奔赴”中
她用青春和坚守
雕刻烟火故事
唤醒文化记忆
图片

初秋的下午,“85后”非遗传承人张慧驱车40分钟来到位于黄河中下游桃花峪地界。张慧双眼在滩涂上来回扫视。突然,她停下脚步,俯下身子,用手指在泥滩上下按动,只见细腻的泥浆缓缓从滩泥表层溢了上来,张慧说:“要做好一方澄泥砚,选择原材料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就是制作澄泥砚的优质原料。”

图片

张慧边挥动着铁锹,边告诉记者,制作黄河澄泥砚最关键的环节就是选泥、采泥,这不仅是个技术活儿,更是个体力活儿,“黄河澄泥砚是选用黄河中下游沉淀了多年的细泥为原料,大概需要30多道工艺才能制作而成。过去我们选泥还是比较难的,现在,随着黄河生态环境的提高,黄河泥也是越来越干净了,我们制作成黄河澄泥砚它的材质还是非常温润如玉的。”

图片

澄泥砚出于水,成于火,工艺繁杂,入窑烧制是制砚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它决定着砚台是否能够成为最终佳品。窑内温度最高可达1000摄氏度,让澄泥砚呈现出色彩变化的同时,也考验着守在窑旁的张慧。“我们在土窑烧制的时候,大概从进窑的那一刻到出窑的那一刻,经过15天的时间,需要10分钟续一次材料,最后升温的时候,就一直在窑门口待着,那个时候只要打开窑房的那一刹那,就感觉到热气直接逼人,汗流浃背的,特别难熬。”张慧说。

图片

为了将这份热爱传承下去,几十年来,张慧一直致力于挖掘、推广黄河澄泥砚文化与制作技艺。手艺出师后,来找她学习的人络绎不绝……学员王敏告诉记者,八年前,初次接触黄河澄泥砚,便被它那古朴的韵味所吸引,“上学的时候就是比较偏重文科儿,比较喜欢传统文化,能磨人性子,使你的性格儿有时候变得更加成熟稳重。”

图片

2007年,黄河澄泥砚列入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张慧是第六代传承人,在她的工作室里,憨态可掬的黄河瑞兽、朴素大气的文房四宝随处可见。张慧介绍说,在提炼艺术元素时,她经常从河南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中寻找灵感,“把咱的莲鹤方壶、卢舍那大佛、丝绸之路的小骆驼、编钟……都在这个砚台上展示出来,我是希望带着它出去做展览的时候,不仅能展示澄泥砚的技艺,也可以把咱厚重的河南文化给展示出去。”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任重而道远。如何守住初心、做好传承、顺应时代、敢于创新是当代非遗人面临的挑战。如今,张慧最大的心愿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把黄河澄泥砚发扬光大,让更多人了解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中原文化,张慧说:“我希望通过创新的形式,让传统技艺融入到年轻人的生活中,让更多的年轻人感受到澄泥砚的魅力,加入到传承的队伍中来。”



记者:贾鹏、刘榕

编辑:李洋
统筹:岳翔、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