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馆藏背后的故事|一把土枪,见证上窖保卫战

革命战争时期,在赣南这片红色土地上,发生过许许多多的战斗,全南县龙源坝镇上窖保卫战便是其中之一。在这场敌众我寡的战斗中,革命先辈曾宪元一把土枪誓死守卫“红色据点”的豪迈气概威震敌胆。

图片

▲这把锈迹斑斑的土枪,见证了当年上窖保卫战的历史烟云,现珍藏在全南县档案馆。


近日,记者在全南县档案馆见到了这把已是锈迹斑斑的土枪。它的构造非常简单,只有一根枪管、一个枪托、一根弹簧、一个扳机、几颗螺钉,甚至连准星都没有。


“别看它构造简单、长度不足30厘米,建功可不小!当年我父亲在上窖保卫战中,就是用这把土枪,和民兵、广大群众一道,打退了敌人的一次次进攻。”说起父亲曾宪元当年的革命事迹,上窖村村民曾庆胜满脸自豪。


图片

▲2024年8月14日,曾庆胜将父亲曾宪元珍藏的土枪捐赠给了全南县档案馆。图为9月20日,曾庆胜展示捐赠的土枪。


曾庆胜向记者讲述了父亲当年用这把土枪英勇杀敌、保卫家园的故事。


上窖是全南县的一个偏僻小山村。在旧社会,这里的百姓饱受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压迫,村民们翻身做主人的愿望十分迫切。


革命战争时期,上窖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在全南的根据地之一。


1923年,曾宪元出生在上窖村一个贫苦农家。从少年时代起,他就接触了许多前来上窖开展革命活动的游击队员,对他们英勇善战、不畏牺牲守护百姓安全心生敬佩。他时常为游击队站岗放哨,并期待有一天能与他们一起并肩杀敌。


有一天,曾宪元正在村头放哨,就见游击队长走到他面前,随后从腰间掏出一把土枪交到他的手中,并告诉他这是游击队员从敌人手中缴获的战利品。当时,游击队枪支弹药十分紧缺,不少队员都想拥有这把土枪。然而,游击队长把它给了曾宪元,希望他苦练枪法,英勇杀敌,保卫家园。


曾宪元牢记游击队长的叮嘱,从此每天枪不离身,心中也播下了一颗投身革命的“种子”。


1946年,国民党地方当局组织人员来到上窖村“抓壮丁”,激起了村民们的义愤。时年23岁的曾宪元便加入村里的大刀队,配合游击队与敌人展开激烈斗争。次年6月,粤赣湘边人民解放总队第五支队组建全南大队,曾宪元遂加入全南大队,成为一名民兵组织员。在游击队员的训练下,曾宪元的枪法越来越好。


图片

▲9月20日,在全南县史志档案展厅,市民驻足细看这把锈迹斑斑的土枪。


全南县史志研究室主任刘伟告诉记者,当时全南大队在大队长兼政委梁奋、教导员谭启民的率领下,来到上窖村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减息和分田地等革命斗争,先后打击、惩治了一批为非作歹、欺压民众的土豪恶霸。当地百姓扬眉吐气、拍手称快,纷纷要求参军参战,革命队伍得到迅速壮大。


曾宪元带着这把土枪,跟随游击队参加了多场战斗。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战斗洗礼,曾宪元逐渐成长为全南大队的一名勇猛战士。


敌人将日益壮大的全南大队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于1947年两次派兵“清剿”上窖,妄图拔掉这个“红色据点”。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曾宪元和其他游击队员毫不畏惧,用手中的刀枪与敌人斗智斗勇,多次将敌人击退。


两次“清剿”失败后,敌人恨得咬牙切齿。1947年冬,国民党粤赣湘边“剿总”调遣国民党正规军九十九旅二九五团及一个炮兵连,并纠集全南和广东始兴两县的保警队员等1000余人,准备联合“会剿”上窖根据地。


获得情报后,全南大队经过一番商议,决定以上窖村永盛围为主战场,借助其易守难攻的地利优势,分工合作、灵活机动阻击敌人。


战斗打响,敌人在机枪、迫击炮等火力的掩护下,慢慢逼近永盛围。永盛围南炮角楼应敌压力最大,就在众人商议着由谁负责防守时,曾宪元带着一个民兵班主动请缨。他握紧手中土枪,决心与永盛围共存亡。


1948年1月15日凌晨,敌人向永盛围发起总攻。上窖群众齐上阵,大家用鸟铳、土炮等向扑来的敌人发起反击。霎时,枪声、炮声、呐喊声响彻云霄。在南炮角楼,曾宪元手持土枪率领民兵班击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经过两天两夜的激战,因敌众我寡,弹尽粮绝,永盛围最终失守。敌人占领上窖村后大肆烧杀抢掠,村庄被洗劫一空。


图片

70多年过去了,墙壁上的弹痕依旧清晰,累累弹痕见证了战斗的激烈,记录了革命先辈们不屈的斗志,也时刻提醒后人铭记历史,奋发图强。


在上窖保卫战中,11名革命群众牺牲,37人被抓捕关押,曾宪元和部分民兵骨干也不幸被捕。在被押往广东南雄的途中,曾宪元趁夜晚敌人不备,成功逃脱。敌人撤出上窖村后,曾宪元和战友们救助伤者,搜寻幸存者,组织乡亲重整家园。


此战上窖村损失惨重,但民众并没有屈服。在曾宪元的带领下,村民们重整旗鼓,继续倾力支持游击队开展革命斗争。


1949年8月20日,全南宣告解放,上窖百姓终于实现了翻身做主人的愿望。20世纪50年代,曾宪元担任了全南县黄沙乡乡长。在工作岗位上,他始终发扬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优良作风,带领乡亲们大抓农业生产,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尽管这把土枪在解放后已锈蚀破损,无法修复使用,但曾宪元将它视为宝物,珍藏在家中,并时常拿出来向儿女们讲述那段峥嵘岁月。


图片

曾宪元写的回忆录里面提到了上窖保卫战。


1991年秋,中共全南县委、全南县人民政府在该村村口设立了上窖老革命根据地纪念碑,以纪念在上窖保卫战中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


图片

▲9月21日,全南县史志研究室组织干部职工及家属来到上窖老革命根据地纪念碑前重温历史,缅怀先烈。


1999年,76岁的曾宪元去世。临终前,曾宪元将这把土枪交到儿子曾庆胜手中,并再三嘱咐他一定要把它保管好。


“这把土枪是我父亲的心爱物件,小时候经常看到父亲摸着它追忆战斗历程。”曾庆胜说,父亲一生勤俭节约,关心群众,时常教导他们要遵纪守法,刻苦上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今年8月14日,曾庆胜将父亲用过的这把土枪捐给了全南县档案馆。他说:“我把它捐出来,为的是让更多人了解上窖保卫战这段历史,不要忘记革命先辈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


图片

9月20日,曾宪元的孙女(右五)在全南县史志档案展厅,向学生们讲述爷爷曾宪元使用这把土枪的故事。


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如今的上窖景美人和。采访结束时,记者站在上窖老革命根据地纪念碑前,环视上窖保卫战的战斗遗址,脑海里仿佛浮现出曾宪元手持土枪,与民兵、群众一道,跟敌人展开激战的情景……



来源:赣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