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9月28日消息(记者沈梅)9月26日,2024中国·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由三场主旨发言及两场圆桌对话组成,围绕公共艺术展开研讨。
上海市静安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徐健致辞 (央广网发 上海市静安区供图)
上海市静安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徐健在致辞中表示,期待通过本届雕塑展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加强上海与国际艺术的交流,满足市民精神文化的需求,打造全球共享的艺术盛会,展现上海国际化的城市风貌。
北京大学长江讲座教授、《东亚哲学杂志》创始主编白龙围绕“行动中的艺术:公共艺术对生态危机的回应”这一议题展开主旨发言。他认为,艺术不仅仅能发挥传播和促进公众参与的作用,还可以通过实际行动来积极改善环境;公共艺术不仅能够塑造城市景观,还能够影响自然环境。“我们可以加强相应的生态预防措施,并且通过艺术的形式提高人们对于生态关注的意识。”
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特聘教授,同济大学长聘教授、景观学系主任章明以“从美化到塑造 :公共艺术植入”为题,从建筑改造与城市更新、公共空间与城市基础设施等角度切入,围绕“艺术与日常”“艺术与事件”“艺术与互动”三大关系展开主旨演讲,他表示:“我更希望能够把公共艺术跟我们的日常很好地结合,从艺术馆走向公共空间,跟公共空间气质、场所精神充分吻合,我觉得艺术家也要把公共空间当做是他创作的画布、平台和空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水文、港口和历史城市教席”研究员戴天晨带来了《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视角 :水系遗产的叙事性解读》的演讲,围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认定的世界遗产的文字描述进行收集、编码、分类和深入诠释,探讨了水系遗产的多样性、价值,以及物质与非物质遗产之间的内在关联。
圆桌论坛现场 (央广网发 上海市静安区供图)
论坛还围绕“雕刻与共生:雕塑展与上海城市记忆”“变奏与协奏 :公园城市的实践及其营造法式”两个主题展开圆桌讨论,共同探讨雕塑艺术如何融入城市生活、公共艺术如何激发日常创造力以及后现代空间中的公共艺术等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