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西安城东的一条碎石路也有了新名字——解放路。
因临靠陇海铁路,解放路从来不缺故事。这里曾迎来一些大人物,也生活着不少小人物;曾经轰轰烈烈,也曾“鸡零狗碎”。
如今,解放路得名已75年,这里依旧是西安的重要交通枢纽;每日迎进来、走出去,也是西安城市的窗口之一。曾经,与解放路有过瓜葛的人和事,组成了这座十三朝古都的繁荣,更是新时代发展的一部分。
解放后西安迎来新生
1949年初,三大战役胜利结束,解放军攻克太原,盘踞西北多年的国民党军胡宗南集团已成强弩之末。
在泾、渭两河的弧形地带,胡宗南布置了新的防御,又开始着手将物资、机关、学校、企业,向陕西汉中、四川广元一线转移,同时在西安城内铁路、桥梁、工厂、学校等多处重要设施下埋设了炸弹,准备将西安变为一片焦土。
音乐人范炜与解放路。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贾晨
鉴于情况的变化,一野司令员彭德怀命令第一野战军第6军解放西安、保护西安。
为解放西安、保护城内重要设施,城内地下党正进行着一场“暗战”。北京卫视播出的《潜伏敌营十三载——红色特工李茂堂》曾解密过这段发生在西安的历史。为做好内应,避免古城西安被毁,作为我党隐蔽战线出色的一员,深得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信任的李茂堂主动请缨,表示要暂留西安,统一指挥当地国民党的“有序疏散”,并监督实施炸毁西安的“焦土计划”。
1949年5月20日黎明,第一野战军6军16师、17师在强大炮火的掩护下,从咸阳强渡渭河,向西安发起进攻。在西安城多处重要地点,红色特工李茂堂安排部队挖出大量炸药,古都西安避免了一场毁灭性的灾难。
1949年5月20日早上,原西安市第四十三中教师陈世科,突然听到连续的爆炸声。
在《新城文史资料》第15集,陈世科写道:怀着兴奋与惊奇的心情走到尚仁路(今解放路),见沿街店铺关门闭户,只有少数人往来观察动静,猜测西安要发生大事了。不多一会儿,突然有人喊叫:解放军进城了,是从西门进来的……不少人都往东大街走去。大家都感到真的解放了。
中午12时,红旗飘扬在西安钟楼楼顶;下午5时,解放军完全控制了西安。
西安解放后的几天,陈世科写道:那时,我每天都去解放路,跟随人群庆贺解放军的到来。大街上锣鼓喧天,西北人民解放军文工团高举着领袖像,扭着秧歌,全副武装的军队列队步行或乘汽车穿过东西大街与解放路……此后,西安市军管会与西安市人民政府张贴布告,商店、工厂、人民生活开始恢复如常。
一张崭新的西安未来蓝图,从解放路轰轰烈烈开始。
一条解放路,半座西安城
西安解放路的商业史,最早要追溯至二十世纪初。
1935年,陇海铁路修通至西安。城东一条满是碎石的道路,因尽头修建了长安车站(后改为西安火车站)而逐渐有了商业气息。
抗日战争爆发后,从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安徽、江苏等沦陷区出来的人群大量涌入西安。不同方言、不同文化、不同生活方式在这条路上汇聚,虽然这里路面狭窄,坑洼不平,房舍简陋,但并不影响这里的商业活动:求亲投友、听曲唱戏、摆摊开店……
1949年7月12日,这条路有了新名字:解放路。政府也开始对解放路实施拓宽改造。
往日的碎石路改为了干净的混凝土路,车行道拓宽至20米,人行道扩宽至12米,人们感受到了新中国的新面貌。
此后几年,解放百货大楼、民生百货大楼、解放路饺子馆……相继在此建成开业,有的商场至今仍在发挥着商业价值。
1954年和1956年公私合营,原先240余户小商贩合作成立了民生合作商店。1959年9月26日,西安民生营业大楼在解放路竣工开业。这座4层苏式建筑营业面积达2997平方米,是当年市政府为市民办的十件好事之一,也成为西安市民购买日用百货的重要场所。
西安民生营业大楼因货物质量好,货品有保证,很快成为西安商业核心之一。买东西的、瞧热闹的、专门进来取暖的…… 排队,是西安民生营业大楼外的日常。
原西安市新城区干部张兴权,在《西安商业发展的符号——记西安民生商业集团的发展历程》一文写道,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民生营业大楼搞了一次展销活动,没等大楼开门营业,现场就挤满了人,购物队伍从五路口排到东新街,粗略估计长队将近1000米。
1974年,西安民生(西安民生营业大楼,下同)和上海第一百货大楼、哈尔滨第一百货商店、天津百货大楼、北京百货大楼、北京东安商场、重庆百货商店等一起列为全国十大百货商店,在西北地区仅此一家。
1990年,西安民生销售额冲上1.1亿元,次年又突破2亿元,1992年销售实现3亿元,1993年销售达到4亿元。那句“诚招天下客,情从民生来”广告语,也深深刻进了西安80后、90后的记忆里。
从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中期,西安解放路书写着西安商业的一段段传奇,如同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一样,成为西安乃至西北五省区商业的典范。“一条解放路,半座西安城”,也开始了口口相传。
一家餐馆的风云37年
改革开放以后,西安解放路进入飞速发展时期,商业版图也开始向周围辐射:东六路书刊发行一条街、西七路烟草一条街、东一路服装一条街等批发商业街陆续建成。
陈大梅与老陈家烩菜。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贾晨
解放路周边,成为改革开放之后的商业风云地:开饭店、旅馆、游戏厅、歌舞厅、录像厅……总之,这里给人带来新奇与快乐,也给人带来的财富与激荡。
在解放路,有人挣到了人生第一个一百万,有人却从这里铩羽而归;有人至今还在这里经营着小店,有人从这里走向了世界……
1983年,陈学仁开始在解放路与东新街丁字口摆摊卖饺子。
陈学仁祖籍河南开封,因战乱父辈举家西迁。1943年,陈学仁出生在河南洛阳,此后全家又因战火来到西安。
陈学仁大女儿陈大梅回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家7口人租住在解放路一间40平方米的平房内,月租金4.7元。彼时,周围邻居住的都是平房,只是雨天房顶总漏雨。老人说,这房子要塌,不能再住人了。父母才意识到,自己要有套房。
然而陈家孩子多,生活拮据,没钱买房。为贴补家用,自来到西安,从奶奶那辈起,便想办法做点小生意。
陈大梅至今仍记得第一天出摊卖饺子的情景:全家六口上阵,一天挣了9块钱,那份快乐至今难忘。架着推车,人行道上摆上几个板凳、几张桌子,这就是陈家人摆脱贫困的一方天地。
当时,晚上出门吃饭尚属新兴,还要花钱,更显奢侈。但正因为新颖,引来不少年轻男女。
顾客多了,摆摊的人也开始增多。解放路、东新街一带烟火气开始浓了。当地政府也看到前景,1985年东新街饮食夜市正式开业。陈大梅记得,街道办给他们在东新街办理了营业执照,做生意不再偷偷摸摸,但营业时间有规定,每天只能下午6时以后才能摆摊。
“进!”管理员一声吼,推着小推车的摊主们乌泱泱冲进东新街,寻找属于自己的6平方米摊位。回忆至此,今年58岁的陈大梅感慨,自己的青春都搁在了这里。
最初,对于白天上班、晚上摆摊的陈大梅来说,一天能挣两份钱,是种幸福,至少全家人不再为吃的问题发愁。于是,年龄再小的弟弟妹妹,也在放学后回来帮忙。
陈家的生意一直没有什么起色。直到1987年,他们开始卖起了烩菜,生意才开始红火起来。
烩菜是开封的一道传统美食:粉条、白菜、豆腐加肉汤。陈大梅说,家里只有节庆才能吃到。伴随着爷爷传给父亲,父亲再教给他们。陈家人又在此基础上加入炸丸子、腐竹和豆腐干。
老陈家烩菜一经推出,立刻成为解放路、东新街一带的亮点。“一直能忙活到凌晨两三点。”陈大梅说。
老陈家烩菜虽然火,但摆摊的委屈和苦也一点都没少:赶上刮风下雨,搭好这边棚子,那边塌是常事;炸丸子油烟大,遭人投诉是常事;女孩子推着炉子出摊,也是常事。至今,陈大梅都佩服自己当年还是有膀子力气。
父亲炸丸子做菜,她盛菜,弟弟妹妹收拾桌子……在陈家人集体努力下,老陈家烩菜打出了名气,不久,他们花5500元买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平房。
陈大梅说,随着拆迁改造,老陈家烩菜几次搬家。之后,也租了自己的店铺,而食客却只多不少,有的食客已历经四代人。除了口味,核心秘诀是菜肉不惨假、份量足、薄利多销,配方一直在调整。
老陈家烩菜负责人陈银梁告诉上游新闻记者,过去顾客更在乎油大、味重,如今更在乎营养全面,更健康。
如今,老陈家烩菜在西安也开了分店。陈银梁一直很忙,忙着在国外考察,思考着如何将老陈家烩菜推广出去。他先后去了日本和马来西亚考察。
陈银梁说,做生意不能急,必须稳扎稳打,无论老陈家烩菜今后走到哪儿,“质量不变,品质不变,口碑不变”是他们这家老店的灵魂。灵魂,是他们店永远不能更改的品质。
至今,这些“老字号”依旧活跃在解放路商圈的东新街——老陈家烩菜、王家桶子鸡、郑家包子……它们调动着西安人的味蕾。而味道,是西安人对家乡最大的留念。
解放路也是一抹乡愁
解放路直通西安火车站,每天见证了无数的迎来和送往,这里是起点,也是终点……
1983年出生于西安的范炜大学毕业后,由于事业发展需要,多次往返于西安北京等城市间。火车开动,城墙渐行渐远,带着梦想一路出发。年少时,民生百货里的玩具、东新街上的包子、烩菜、泡馍,已成为一种习惯,更是一种情感与不舍。
作家谢勇强寻找西安记忆。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贾晨
范炜说,虽然大学学习的是理科,但是从小对音乐的热爱,让他大学毕业后选择了一份离音乐最近的工作。经过多年的打磨,他作为音乐制作人创作了多首热门歌曲、多部热播影视剧主题曲。2018年,一曲《西安人的歌》传遍了全国,范炜和他的音乐作品也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当城墙再次映入眼帘,当熟悉的鸣笛再次响起,这就是回到西安了。
有乐评人称,《西安人的歌》带有“乡音”的唱腔中蕴含着对家乡的情感,既让在外地工作的西安人对西安更加想念,也让越来越多的游客,把西安作为首选旅行目的地。
2020年,人到中年的作家谢勇强,试图解答自己的困惑:我的祖辈为什么选择来西安?他们经历了什么?这些经历对我又有什么影响?我又该给我的孩子讲述什么?于是,谢勇强开始沿着祖辈的足迹,寻找自己家族的成长发展史。
记忆总是有些模糊,每当写作困顿时,谢勇强总会来到解放路寻找灵感。从火车站沿着解放路向南行走,思考着祖辈来时的路,寻访着自己童年的回忆。
2023年12月,小说《出函关》由重庆出版社出版问世。谢勇强通过记录一个小人物前后两代人的奋斗经历和情感生活,讲述了从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一个家族的成长发展史。鲁迅文学奖得主、西安市作协主席穆涛评价称,这是一个家族的小春秋,从今天到过去,从村庄到城市,两代人在各自的守望与迁移中融汇贯通。
小说家,鲁迅文学奖、郁达夫小说奖得主弋舟评价称,在这样的一部家族史中,失败的英雄与隐没的烈士,共同谱就了凡人的史诗品格。他们的挣扎、蹒跚、不期然,也对应了百年民族奋斗的步履。
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年末,西安市常住人口已扩充至1307.82万,是国家明确建设的国际化大都市、国家级中心城市。
随着城市骨架不断拉大、新兴商圈遍地开花,解放路商圈也与国内知名传统商圈一样,不复当年盛景。
西安市新城区解放路区域提升改造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上游新闻记者,西安新城区正以商务化转型为突破口,将传统商场改造为一处处现代化办公区域,建设员工友好型商务区,吸引科创等新兴产业入驻,实现人气回暖、产业更新、就业倍增,让“老商圈”焕发了“新活力”。
文化学者商子雍曾为《新城故事》作序中写道,任何民族要生存、要改革、要发展,都离不开传统,都必须要在前辈留下的思想文化遗产中,找到深入改革和稳妥发展的支撑点,从而推动社会进步,达到更好生存的目的。
商子雍引用思想家雅斯贝尔斯的话说:从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己,就好像站在时间的一点,惊奇地注视着过去和未来,对过去我们看得越清晰,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多。
在这条已经75岁的解放路上,西安人曾经上演了一段辉煌精彩的过去;而将来,也将迎来更加美丽的明天。
上游新闻记者 贾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