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看渝中|秋冬季治气“三源”并进保卫蓝天

9月27日,重庆市渝中区“高质量发展看渝中”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2024秋冬季‘治气’攻坚”专场发布会现场,主发布人——渝中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何俊锋介绍,渝中区将从“面源”“固定源”“移动源”三方面推进污染整治落地落实,助力打好渝中蓝天保卫战。截至9月26日,渝中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22天、同比增加28天,PM2.5年均浓度31.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6 %。
图片
美丽渝中提“气”质(渝中区生态环境局供图)
据介绍,“面源”污染整治,突出“控尘、控烟、禁烧”,有效削减面源污染;“固定源”污染整治针对15家汽修、14家加油站、2家印务,实施“全过程、高标准、全覆盖”治理监管,实现废气深度治理、超低排放;“移动源”污染整治将加强城市物流、旅游大巴、施工机械、工地油品等高标准严格监管,高质量推进“两江游”船舶尾气治理、甲醇双燃料船舶建设投运等特色亮点工作。同时进一步完善与友邻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加强预警调度、巡查管控、科技支撑等手段运用。
作为率先打造的“移动源污染综合治理先行试验区”的渝中区,针对“移动源污染”将重点实施辖区内“一车、一机、一船、一油品”的治理监管举措。
“一车”指的是以城市物流、旅游客运、施工运输等柴油货车、客车为监管重点。渝中区将严厉打击冒黑烟车辆上路行驶,开展机动车尾气处理专项检查行动,对造假、逃避监管等违法行为,严格依法严处。同时,用好大规模设备以旧换新等政策机遇,推进公共领域新增更新车辆使用纯电动等新能源汽车。
图片
“两江游”船舶加装高效SCR后处理装置(渝中区生态环境局供图)
“一机”则是非道路移动机械设备,比如两江上的船舶治理,渝中区在全国率先开展内河在用船尾气污染治理试点工作,按照“一船一方案”原则,对7艘“两江游”船舶加装高效SCR后处理装置,实现氮氧化物削减率达到90%以上。目前已完成治理4艘,预计年底前完成全部7艘船舶尾气治理,预计年减排氮氧化物60吨。
“面源”方面的控尘整治,将实施施工、道路、裸土扬尘“三尘共管”,居民、商户、食堂油烟“三烟共治”,露天焚烧、烟熏腊肉、烟花爆竹“三烧共禁”等措施。为此,渝中区将对控尘不力的工地,立即启动多部门联管机制,形成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充分利用智慧工地、扬尘在线监测等科技赋能方式实时监控扬尘数据,实现施工扬尘控制“全时监管、远程喊停”,有效地提升了控尘监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