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这次是真把美国惹恼了。
此前,以美国为代表的12个国家与组织发表联合声明,敦促黎以双方立即停火21天。不出意料地,这份声明被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公开拒绝了,美国官员却怒了,认为他们被耍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啊,以色列最开始确实是拒绝的,但在停火提案公布前,美方一直积极与黎以双方进行谈判,到公布的前一天,美方已确信以色列“完全同意”暂时停火,所以才会昭告天下。
与美国共同主导停火协议的法国也表示,与以色列就相关问题协调过,他们是在得到后者释放的明确信号后才发表联合声明的。
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内塔尼亚胡在联合国发表讲话时,当着全世界的面拒绝停火,并表示将加大对真主党的打击力度,搞得美法很是下不来台。
与此同时,以总理办公室又发表了一份措辞与内塔尼亚胡讲话完全不同的声明,称美国主导的停火提案确实是在和以方协调后发出的。声明中还提到,以色列赞同美方倡议,并感谢其为斡旋局势作出的努力。
这就有点前后矛盾了,按照总理办公室的意思,美国伙同盟友发表联合声明是经过以方同意的,但总理本人却公然拒绝停火,这不是摆明了耍美国玩呢?
而在以总理办公室更早发布的一份声明中则提到,总理本人从未支持任何形式的停火,这只是美法的一厢情愿,内塔尼亚胡甚至没有做出回应。以方坚持实现所有的战争目标,让以色列北部居民能够安全返回家乡,从此安居乐业。
可以看出,以色列政府的态度是在不断变化的。当然,内塔尼亚胡想要消灭真主党的初衷没有变,之所以反复横跳,无非是想在内部和外部压力之间尽力维持平衡。
美国不希望中东爆发一场新的冲突,否则会加重拜登下台前的政治负担,又不能不帮以色列,所以只能一边援助资金弹药,一边呼吁停火,试图利用舆论压力迫使内塔尼亚胡停手。
法国作为黎巴嫩的“前宗主国”,自然不希望这里变成第二个加沙。一战结束后,黎巴嫩成了法国的“委任统治地”,直到二战中法国投降后才得以独立。
这也是为什么,马克龙在黎以问题上对以色列的态度要比加沙问题上更加强硬。他表示,内塔尼亚胡拒绝停火提议是完全错误的,要为中东局势升级负责。
相比之下,美方虽然也很生气,措辞却要委婉许多。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柯比表示,他本人无法代表以色列总理发言,但确实不理解他为什么出尔反尔,美方依然坚持认为扩大战争不是让以色列居民返回家园的最好办法。
如果按照原本的计划,内塔尼亚胡将在联大讲话中给以色列一个台阶下,宣布已经击败哈马斯,正准备向下一阶段的战争过渡,尽管与真主党的交火没有停止,但以方不排除其他使北部居民安全返回家园的停火提议。
据说,内塔尼亚胡连演讲稿都准备好了,而就在这时,政府中的极右翼势力坐不住了。日常怼天怼地的国家安全部长本-格维尔威胁道,内塔尼亚胡要是敢同意停火,他立马带着自己的党派退出政府。于是,局面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说白了,内塔尼亚胡如今是进退两难,只不过,得罪美国的代价要低于得罪极右翼盟友,况且他内心也未必愿意停火,就这么顺水推舟一直打下去,为其岌岌可危的政治生涯续命。
仗打到现在,以色列的形势完全不像他们说得那么轻松,国内反政府游行一波接一波,经济也不容乐观。账面数据看上去还可以,只有以色列人知道战争对他们的影响有多大。
47岁的自由导游瓦尔德表示,他已经半年多没接到过工作了,自去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以来,前往以色列的游客大幅下降,他之前每个月能赚到4755美元,现在只能靠政府补贴度日。
其他行业也大差不差,很多人被征召入伍,劳动力缺口不断变大。用希伯来大学教授本德拉克的话说,各行各业“正在接连消亡”。尽管经济总会恢复,但冲突持续的时间越长,恢复起来就越困难。
希望以色列人能明白,和平共处才是长久之道,以暴制暴只会催生出更多暴力。如果不是以色列欺人太甚,哈马斯、真主党这些武装组织本不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