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小粉炉”本尊!“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环省行启幕

9月27日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环省行巡展活动在盐城市盐都区博物馆拉开帷幕。

图片

活动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主办,南京博物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承办,以“数字展+珍贵文物+文创艺术”相结合的形式,让江苏省头部博物馆的优质文化资源和老百姓“直接见面”,让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图片

现场记者体验“见物、见展、见证、见面”四大板块特色活动。其中,见物——可零距离观赏三馆及各市级博物馆的珍贵文物和重点文物复制品,以“屏”为媒、以“数”见物;见展——可在虚拟展厅畅游三馆,穿行于近30个精品展览现场;见证——在5G大运河沉浸式体验中,乘着游船欣赏沿岸8省17市风光,身临其境领略运河之美;见面——火爆出圈的文创明星产品让你“足不出户”就能把博物馆带回家。“数字人”苏小玲也参与到展览中,讲解文物与历史人物故事,呈现数字文物之美。

颇为吸睛的是,一次性集结南京博物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苏州博物馆三家博物馆的24 件(套)馆藏实体文物,其中珍贵文物14件(套)。南京博物院的“东汉初错银铜牛灯”、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清中期掐丝珐琅鎏金太平有象熏炉”、苏州博物馆的“饕餮纹玉杯”等重点文物都惊艳亮相。

图片

芙蓉石蟠螭耳炉冰箱贴

来自南京博物院的“顶流”仿古芙蓉石蟠螭耳盖炉,连它的文创冰箱贴也常被抢购,网友还给它取了一个特别可爱的名字“小粉炉”。据讲解员介绍,“小粉炉”颜色鲜艳,透明度高,属于芙蓉石中的珍品。我国古代芙蓉石多为药用,李时珍《本草纲目》有记载,清代也用来琢制工艺品。这件芙蓉石香炉原料是斯里兰卡古称锡兰进贡给乾隆皇帝的贡品,经宫廷造办处精雕细琢而成。芙蓉石珍贵难得且硬度较高,制作时所用力度和角度稍有不慎,整块芙蓉石就容易崩裂无法复原。

1980年出土于江苏扬州邗江东汉墓的错银铜牛灯,是东汉广陵王刘荆墓出土的文物,灯高64.2厘米,长37.6厘米。整个牛灯的牛身、灯座和顶盖三部分均可拆卸,通体装饰错银花纹,主要为流云纹、三角云纹、螺旋纹等,精致繁复,华丽秀美。汉代时期人们点灯的灯油燃烧之后,会产生大量的烟尘颗粒,错银铜牛灯的精巧构造使得飘浮的烟尘通过导烟管,进入牛腹腔中的水里被逐步冷却、溶解。它不仅是古人生活用品的代表,更是中国古代工艺艺术的瑰宝。这件文物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展现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图片

此次“家门口看大展”直接带来近30个精品展览供观众云上畅游。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推出的布达拉宫申遗成功30周年特展“布达拉宫——来自雪域的世界文化遗产”、南京博物院90年院庆系列特展“玉润中华”、苏州博物馆的世界文明史系列特展“亚述之王:亚述巴尼拔——大英博物馆藏亚述文物珍品展”......带观众开启一段难忘的文化之旅。

为增强互动体验,巡展还融入VR、AR、3D裸眼技术等,将网红博物馆的高人气项目搬到家门口。来自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5G大运河”沉浸式体验区,让观众能够“一步踏入画中,瞬间穿越千年”,亲身体验运河沿线8省17座城市的现代风貌与悠久历史。苏州博物馆的“知者相随——跨越千年的古今对白互动展”,让观众能通过屏幕与数字复原的先贤形象对话,在跨越千年的奇妙之旅中与知者相随。

图片

来自各馆的精品文创也是观众的心头好。芙蓉石蟠耳盖炉冰箱贴、运河茶礼套装、吴王夫差毛绒剑等一众设计精美的文创产品亮相巡展的文创区,扫码就能下单,让观众在文化消费中享受历史文化的熏陶,真正实现“把博物馆带回家”。

启动仪式现场,“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环省行活动宣传片首度亮相;盐城市盐都区博物馆等43家新晋国家二、三级博物馆获授牌;南京博物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苏州博物馆向全省13个设区市博物馆赠送《江苏省国有文物收藏单位藏品管理实用手册》,进一步加强馆藏文物整体性、系统性、规范性保护,系列活动助推文物与观众双向“奔赴”。

配合“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系列特色活动“种文化”“育文化”的目标,盐城的各个博物馆也同步策划了配套的展览及社教活动,让“优质文化资源”更加丰富、更接地气、惠及更多百姓。

据悉,“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环省行巡展活动将从2024年10月持续至2025年7月,覆盖全省13个设区市。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