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百年渠系焕发新生 游仙区:改造一条渠 可带动群众每年增收超千万元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祖明远 绵阳观察 郭超英

9月25日,绵阳市游仙区石马镇天林村村民杨启龙一早来到地里,开始日常灌溉。他家种了2.4亩麦冬,现在正是田间管理的时节,打开闸门,看着清澈的涪江水流进田里,他开始憧憬明年的麦冬丰收。

图片

麦冬是绵阳的特产中药材之一,有生津润肺、止咳等功效。麦冬在绵阳主要分布在涪江沿岸江水冲积出的砂质土壤,在游仙区石马镇一带种植着约2000亩麦冬。最近几年市场价格水涨船高,一亩麦冬每年毛收入可达3-5万多元。

杨启龙早就想扩大种植面积,但此由于麦冬种植用水量较大,而所在的天星堰渠系年久失修,他的计划只好暂时搁置。如今给了他以信心的,是游仙区对天星堰灌区的改造升级。

图片

正在改造中的天星堰。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天星堰,建于上世纪20年代,经过百年的使用,部分渠系出现渗漏等问题。通过农田水利三年行动方案,游仙区让这座百年渠系焕发新生,还可带动灌区群众每年增收1000-3000万元。

打通用水“咽喉” 确保用水不再“梗阻”

涪江是绵阳的“母亲河”。蜿蜒而下的涪江在江油市、游仙区交界处水流变缓,百年前绵阳人在此地开挖渠系,这就是天星堰,其灌溉面积达1.83万亩。因为水源充沛、土质适宜,仅在游仙区就种植了约5000亩麦冬。

但近年来,天星堰的一段干渠频繁淤积,严重影响了灌区用水,也影响了麦冬收成。“麦冬每年每亩大概要用700多立方米的水,水断断续续,对收成影响很大。”石马镇当地村民苏元琼说。

问题症结在于地形。这段岩湾干渠依山傍水,总长约1.6公里,由于紧邻的塔尔梁山近年来多次出现滑坡垮塌,常导致渠道淤积。仅2016年7月就因暴雨导致两次滑坡,每次都需要十余天清理渠道,期间渠系下游用水断断续续,影响麦冬等生长。

2023年启动农田水利三年行动后,游仙区将天星堰作为改造建设的重点之一,总投资近5000万元,核心工程之一就是打通这段“用水咽喉”。

为彻底解决滑坡问题,游仙区选择在塔尔梁山中打通一条隧道。“目前这段隧道建设已到了收尾阶段,预计近期有望全线贯通,届时江水可以畅通地流入下游,为群众生产提供源源不断的‘水动力’。”游仙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附近的天林村,谢辉和村民们经常过来查看施工进度。在隧道贯通前,游仙区对原有的干渠进行了维护,确保村民用水。

图片

谢辉经常摊开手掌,开始计算扩大面积后的收入。“以前不敢多种,担心干渠一旦中断,导致减产,现在扫清了障碍,不仅现在的麦冬每亩可以增收两万元,还准备多种3亩,每亩可以带来大概约2-4万元的纯收入,一年就能增收约10万元。”谢辉说。

更新渠系设施 增加9000余亩灌溉面积

从天空俯瞰天星堰灌区,一条干渠在岸边与江水平行向前,一条条支渠、斗渠、农渠、毛渠由此不断延伸,将江水输送到周边总计1.83万亩的耕地。在打通干渠的同时,遍布灌区的各级渠系也得到维护升级。

在游仙区石马镇天林村,一座新建的提灌站正在将主渠里的水送往附近的坡地,清澈的江水再顺着渠道缓缓注入周边的800余亩耕地。因为地势较高,加之渠系年久失修导致渗漏,以往这里的坡地都很少种植农作物。

随着对渠系的维修,渗流问题得到改善,同时加装了提灌站,让这片坡地焕发生机。“我们准备明年种点粮食。”杨华说。

得益于此,天星堰游仙灌区增加了9000余亩灌溉面积。

经过维修改造,天星堰游仙灌区焕然一新,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48提高到0.67。“这意味着,在渠系入口输入100方水,实际可以用到的水从过去的48方增加为现在的67方,不仅节约用水,也降低了群众的用水成本。”游仙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