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 · 文化】头条里的乌鲁木齐 | 在西大桥,“桥”见城市变迁

西大桥,这座城市中最古老的桥,在261年的时光里几经沧桑与变迁。从石木结构桥梁到混凝土大桥,再从现代化大桥提升至景观大桥,形态虽不断变化,使命与功能却始终如一。

自古因桥在城西,“西大桥”这个名一直叫到了今天。桥上,每天都有不同的故事在上演,形形色色的人物穿梭其间,有人生百态,有悲喜交加,有梦想追逐,也有平凡生活的点点滴滴。它既是乌鲁木齐发展变迁的见证者,又是乌鲁木齐历史文化的承载者。

图片

清代的西大桥。乌鲁木齐市档案馆提供

如今,站在西大桥桥头凭栏远眺,周围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北面是郁郁葱葱的红山,桥下“长桥饮马”雕塑旁是车水马龙的河滩路,西南侧是综合性文化娱乐休闲的人民公园,东南侧是袖珍公园“青山苑”。

图片

20世纪50年代的西大桥。乌鲁木齐市档案馆提供

9月26日,来自长沙的游客张静正在桥南侧拍照,她的背后则是一幢幢高楼大厦。张静说:“十几年前来过乌鲁木齐,也在西大桥上留影了,当时这里还有专门拍照的师傅,记得摄影师说大家都喜欢站在桥北侧照相,我也照了一张是以红山为背景。”

史籍中记载,1763年红山嘴南侧乌鲁木齐河上架起“虹桥”,至后来的1906年,在“虹桥”的旧址上,修建了“巩宁桥”。

图片

20世纪60年代,幼儿园的老师带领各族小朋友漫步西大桥。乌鲁木齐市档案馆提供

乌鲁木齐老八景之一的“长桥饮马”,最早是一处极具特色的实景。那时,每当晚霞映红西半天的时候,客商们在桥头饮水的马匹络绎不绝,蔚为壮观,遂成一景。这种情况大概一直延续到20世纪40年代。
再到后来西大桥几毁几建,直至1959年钢筋水泥桥落成,这座桥的基本规模方才形成。
那时,汛期的乌鲁木齐河是桀骜不驯的,也因此,导致了历史上西大桥的几经毁建。令许多老乌鲁木齐人记忆犹新的是1953年7月26日那次洪灾。《乌鲁木齐掌故》作者刘荫楠在《20世纪新疆图片纪实 往事回眸》一书中记述,“当日,洪峰冲毁了三桥、中桥,西大桥也摇摇欲坠,只得暂时中断交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后,西大桥重建作为乌鲁木齐市交通畅通的重点工作。当时乌鲁木齐决定在乌鲁木齐河上修建一座大桥,彻底解决两岸交通问题。1959年,一座长100米、宽20米的钢筋混凝土大桥在原桥址上拔地而起 。通车那天,四面八方的人像赶巴扎一样聚集西大桥。

图片

2015年的西大桥。资料图片

重建成钢筋水泥桥后,西大桥予人踏实稳健之感。85岁的居民赵来德来乌鲁木齐已经有60年,他说,刚来乌鲁木齐时,当时河滩路上只有西大桥、中桥、三桥,西大桥是混凝土桥,其他两座桥还都是木头桥,没有西大桥那么气派。西大桥可并列通行四辆汽车,桥两侧还有人行道,桥上还安装了路灯,晚上桥上也特别热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昔日里“饮马长桥,函丛渡口巩宁桥”的场景,已是“钢筋铁骨,车水马龙客似潮”的繁荣景象。西大桥交通压力也越来越大,再次面临转型升级。

图片

9月27日,西大桥周边城市景观。记者石磊摄

1995年乌鲁木齐成立了乌鲁木齐市河滩路建设管理工程公司,张思东任公司经理。
“河滩路改造前能通行的只有西大桥和人民路立交桥。”71岁的张思东说,1995年吐乌大高等级公路正式开建,作为其中的连接线,乌鲁木齐决定把河滩路建成为城市的快速路交通走廊,连接吐鲁番-乌鲁木齐-大黄山高等级公路。
1998年,河滩快速路全线通车,全长22.38 公里,全线设置6座互通式立交桥、5座分离式立交桥。
张思东记得,当时西大桥车流量比较大,一旦改造,交通影响比较大,所以先修建了西虹路立交和奇台路立交。
1996年4月19日,据《乌鲁木齐晚报》报道,“为改善全市交通状况,市委市政府对西大桥实施整体爆破。”
张思东说,经过三个月的施工,一座全长110米、宽42米,护栏采用不锈钢装饰的现代化大桥建成。

图片

9月27日,西大桥周边城市景观。记者石磊摄

2009年,西大桥迎来第七次改造。由于西大桥处于交通枢纽和城市景观带上,地位重要,位置独特,2009年初乌鲁木齐面向社会征集景观设计方案。

“改造后,桥栏杆上不仅有威风凛凛的小狮子蹲,桥板上,一幅幅浮雕画跃然其上,有人们熟悉的南山风景区、人民公园、长桥饮马等。”已从乌鲁木齐市政府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心退休的程炬便是2009年西大桥改造工程的参与者。他说,西大桥这些文化元素其实也采纳了当时的居民建议,既要保留西大桥基本结构,还要体现其地域文化特色和美观大方的使用功能。

程炬说:“西大桥改造之前光明路也拓宽了,友好路也改造拓宽了,西大桥刚好卡在中间,为了保持道路顺畅,迫切需要改造,工程最大的难点就是不能断交通,保证车辆通行,我们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也是每天安排好多人在四周疏导交通。”

2009年8月31日,西大桥第七次改造工作完成。这次扩建,西大桥向北拓宽了17米。改造后的西大桥是双向10车道,两侧人行道从原来的各5米宽拓宽到7米宽。以文物为原型的虎头狮纹兽雕塑立于桥头,与红山塔遥相呼应,有祈祥求福、纳吉祺瑞、护佑民安的美好祝愿。西大桥在实用的同时兼顾美观与文化属性,在细节之中体现着乌鲁木齐的文化底蕴。

新中国成立75年来,乌鲁木齐道路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如今,在乌鲁木齐跨越河滩路的十六座立交桥之中,既有1985年建成的第一座全互通人民路立交,也有2012年建成的第一座河滩路五层立交。而西大桥依旧是人们最钟爱的一座,因为它见证着乌鲁木齐的城市发展,承载着无数的故事与记忆。

来源乌鲁木齐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