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朋友圈”火了,一种新的社交策略?

图片
文|孙小婷
生活中有多少事情可以预制?继预制菜之后,“预制朋友圈”火了。
图片
所谓“预制朋友圈”,即人们事先策划并精心制作好发朋友圈的图文素材,选择在不同时间逐一发布的行为。例如,旅游的时候,对所拍摄的精彩瞬间进行预编辑,并保存定位,回家以后,分批次慢慢发在朋友圈上,给人的感觉是一直处在美好的旅游状态,更有网友表示,“出去玩一次能发5年”。在社交平台上,一位博主“一天拍完国庆7天朋友圈”的视频挑战赢得了18.7万点赞,她仅用6小时便捕捉了1536个精彩瞬间。评论区有高赞评论表示了认同,“这样真的很好,一天拍完,剩下六天都不用化妆打扮了”。
图片
继将“毛坯的生活”变成“精装朋友圈”之后,“预制朋友圈”可以被视为通过“预制”的方式,对“精装”的进一步打造。它像一条社交媒体内容的生产线,拍摄、选片、p图、文案、定位、发布,每一个环节都被精准操控。发布者不是单纯的记录者,而更像是运营者;平台也不像是工具,而更成为人格的延伸;内容不符合物理世界的真实,却似乎更贴合自我建构的真实。
这背后的心理动机,其实不难理解。朋友圈越来越成为人们展示自我的“前台”,拟剧理论的提出者戈夫曼认为,在前台,人们呈现的是能被他人和社会所接受的形象,后台的生活正是为前台的呈现做准备。为了扮演这样的“完美角色”,也早有媒体曝光了由此催生的产业链:有人通过购买虚假朋友圈、修改朋友圈定位、用打车软件订豪车拍照等,“制造”人设。这无疑是一种极端的自我修饰现象。
图片
让人反复纠结的,不仅是自我形象的建构,更有数字化影响下的社交规则和社交礼仪。究竟让渡多少隐私能既满足自己的“表达欲”又不会显得“凡尔赛”?究竟掌握怎样的发布节奏能让自己既保持“在场”又不会“刷屏”引人反感?该传递怎样的情绪和观点更容易让他人接受?种种矛盾之处看似相距甚远,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却近在咫尺,一不留神就容易被人划入另一个象限。这也让原本随手拍的朋友圈变成了一件需要细致权衡的事情、展现出的是一种相对复杂的社交艺术。如今,“预制朋友圈”似乎正中这一痛点,让人们在面对这些社交情景时能更从容、有备而来,从而重新获得些许掌控感。
有人说,何必给自己增加这种社交负担。不在意数字化社交的人,大可关闭朋友圈。但当社交媒体越来越被赋予社会化竞争的价值时,希望享受其红利的人则沉浸于朋友圈的这种包装潮流中。这里的“包装”并没有贬义,而是一种对生活切片的选取,和对社交意义的重新把握。通过放大自己的精致生活和个人成就,来装点平淡的生活,也提升个人在社会关系中的辨识度。
因而,预制朋友圈与其说是对社交焦虑的妥协,不如说是在网络空间中一种主动的社交策略。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社交本身的实时性和真实性被消解,或者说改写。正如法国哲学学者鲍德里亚指出的“拟像世界”的特点,在这个世界里,人们对真实世界失去兴趣,却沉溺在“拟像”之中。
这种消解究竟会对社会和个人产生何种影响,仍有待验证和讨论。不过,无论如何“预制”和“精装”,都别成为单纯追求点赞量或流量的工具人,妨碍对真实生活的追求和对真实自我的认知。
热点视频推荐
↓↓↓
关注“光明时评”微信视频号
↓↓↓
关注“光明日报”微信视频号
↓↓↓
图片
保障中小学生2小时体育时间,合理落实是关键
又有学校上演订奶闹剧,问题出在哪?
老师开直播妥不妥?关键是明确边界
“名额一抢而空”,高校微专业为何如此受欢迎?
“景区禁止泡方便面”,问题怎么解?
文字:孙小婷
图片:上游新闻、人民网、微博评论等
朗诵:王茜
责编:邢妍妍
编辑:张雪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