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年轻人连朋友圈都开始“预制”了?出去玩一次,朋友圈发 5 年?

全文2890字,阅读约需9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近日,关于“预制朋友圈”的话题引发热议,网友们晒出自己的“预制经历”,引发对朋友圈焦虑的讨论。

02“预制朋友圈”是指提前准备好的朋友圈内容,包括精心拍摄和编辑的照片、配以精炼的文字,甚至有的用户会预先制定好发布时间表。

03朋友圈焦虑背后映射的是人们对“理想自我”的不懈追求和在他人眼中的“印象管理”。

04然而,过度的印象管理可能变成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失去真诚友谊和真实的自我。

05缓解朋友圈焦虑的方法包括向下的反事实思考、培养消极做自我的能力和记录生活而非表演生活。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近日,关于“预制朋友圈”的话题也是频频登上热搜榜。


图片


原因是网友们纷纷晒出自己的“预制经历”,简直让人哭笑不得:


比如“生日还有一星期,照片已拍好已 P 好,文案排版已完成。”


再比如“在北京一天回酒店三趟换衣服补妆,待两天发了一周的朋友圈。”


还有比较夸张的,“一个月你们还是太年轻了,我都是预制 5 年内的。”


这简直是将“预制朋友圈”玩到了极致,让人不得不佩服这些小伙伴们的“未雨绸缪”精神。


那到底什么是“预制朋友圈”?“预制朋友圈”又为什么会火呢?这其实体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朋友圈焦虑”。


“预制朋友圈”为什么会火?


其实,“预制朋友圈”就是指那些提前准备好的朋友圈内容,包括精心拍摄和编辑的照片、配以精炼的文字,甚至有的用户会预先制定好发布的时间表。


这与传统的即拍即发不同,它更像是一个经过策划的“宣传战役”,主要目的是展示自己最理想化的一面。


比如,有的人会在生日前提前一周完成所有照片的拍摄和编辑,并准备好文案,等到生日当天,一条条地发布出来,营造出一种自然、随意的感觉。


图片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随着社交媒体的风靡,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网络上晒出自己的生活点滴,以此来获得他人的认同和社会的支持。而“预制朋友圈”的出现,则像是给这份日常增添了全新的玩法。


一方面,它迎合了现代人在忙碌生活中对时间管理和个性化表达的需求;另一方面,它也成为人们在数字时代追求“理想自我”的一种手段。


我们不禁也会反思,当朋友圈变成了一个精心布置的展览馆,我们是否失去了真实表达自我的机会?


“预制朋友圈”现象背后,实际上反映出了普遍存在的“朋友圈焦虑”。


“朋友圈焦虑”从何而来?


“朋友圈焦虑”背后,其实映射的是人们对“理想自我”的不懈追求和在他人眼中的“印象管理”。


在社交媒体上,人们通过发布内容来构建和管理自己的在线形象,这一过程被称为印象管理。随着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这一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


每一个账号背后都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表达与分享,而是一场场精心策划的“个人秀”。


装饰自己的生活,经营自己的“人设”, 为了积累社会资本,我们不惜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就像是一位精明的投资者,不断优化自己的“产品”——那就是我们精心打造的线上形象。


这不仅仅是一场自我展示的游戏,更是一门艺术,一门需要持续投入、精心打磨的艺术。每一次点击、每一条评论,都可能成为我们在这场“人设剧场”中的加分项。只不过,这场演出的背后,是无数个夜晚的熬夜策划,以及无数个小时的精修图片和文案。


合理地经营自己的形象,就像是一场优雅的舞蹈,既能展现自己的风采,又能促进彼此的理解与和谐。


但如果不当运用,印象管理也可能变成一把锋利的双刃剑,过度的包装和伪装,就如同戴着面具参加派对,虽然可能一时风光无限,但最终可能会失去最真诚的友谊和真实的自我。


图片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而且,在这个数字时代,信息如同洪水般汹涌而来,不仅速度快得让人眼花缭乱,数量更是多得令人咋舌。


每个人都在被“过度链接”,每天,我们都在海量的信息海洋中“摸爬滚打”,试图从中捞出几条有用的信息,结果往往是越捞越晕,完全陷入“信息过载”。


与此同时,社交媒体的普及也让我们的社交圈变得空前庞大,维持这些线上关系所需的精力,堪比打理一个虚拟花园,也让我们不知不觉卷入了“社交过载”。


当这两座“大山”同时压在肩上,即便社交媒体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和便利,但随之而来的压力也让人喘不过气来。


再加上我们习惯性的“比较”心理,当我们在无数的信息中看着朋友们进行过精心印象管理后的人设形象,更容易产生反事实思考,一步步削减我们的幸福感。


之前有文章提到过反事实思维(counterfactual thinking)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针对已经发生的事情,假设一种与事实完全不同的可能性。


这种假设可能比实际发生的情况更好,也可能更糟。


这一概念最早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和他的同事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在 1982 年提出,称为“模拟式启发”(The Simulation Heuristic)


通俗点讲,真正让我们感到不开心的,往往是那些错过的机会和无法改变的事实。


比如,你可能经常听到这样的感慨:“要是我当时买了那只那只股票,早就赚的盆满钵满了!”“要是当年我早早在北京多买几套房,现在早就实现财务自由了!”“要是当年选对了专业,现在早就工资翻几倍了!”


这些“如果”背后,充满了对过去的遗憾和对未来的憧憬。虽然这些假设无法改变现状,但却时常萦绕在我们心头,成为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感负担。


朋友圈里那些滤镜下的美好生活,恰恰是让我们这种“反事实思考”有了充分的依据。这种对比不仅让我们感到失落,还时常让我们怀疑自己,仿佛别人的每一天都充满了阳光和鲜花,而我们自己的生活却总是阴霾和荆棘。


殊不知,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其独特的一面,那些看似完美的瞬间,背后也有不为人知的故事。


如何缓解“朋友圈焦虑”?


1

不妨尝试向下的反事实思考


像刚才提到的“如果当时买了那只那只股票,早就赚的盆满钵满了!”“要是当年我早早在北京多买几套房,现在早就实现财务自由了!”.......其实这些想法就是典型的向上的反事实思考。


换句话说,就是假设如果当时满足了某个条件,结果可能会比现在好得多。


我们不妨尝试用向下的反事实思考来看待事情。比如说,幸好高考时那道我不会做的题瞎猜对了,才能考上现在的大学;幸好当时被逼着每天背单词,现在至少出国旅游还不用依赖靠翻译软件。


向上的反事实思考常常伴随着嫉妒和后悔的情绪,让人感叹“如果当时……”。而向下的反事实思考则常常让人体会到知足常乐的感觉。


毕竟,有时候,正是那些小小的幸运,让我们在平凡的日子里找到一丝慰藉。


2

培养消极做自我的能力


这里的“消极做自我”并非贬义,而是指一种能够在不被外界评价左右的情况下,依旧保持内心平静的状态。


每个人的生活都有自己的酸甜苦辣。与其羡慕别人光鲜亮丽的一面,不如专注于自己真实的生活,享受每一个平凡而又珍贵的瞬间。


图片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你可能羡慕别人晒出的度假照片,却未必知道他们出发前为了完成项目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你可能羡慕别人晒出的精致家居照片,却不知道他们为了装修和布置花费了多少心血;你可能羡慕别人晒出的文艺作品,却不知道他们背后有多少次失败和重来的经历。


我们需要培养一种能力,即在面对外界的压力和期待时,能够坚持做自己,不必过分在意别人的看法。只有当我们真正做到了这一点,才能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

记录生活,而非表演生活


朋友圈本质上是一个记录生活点滴的空间,它应该成为我们回忆过去美好时光的地方,而不是用来表演生活的舞台。


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后,就会发现,其实不需要刻意去打造什么完美形象,只要真实地记录下每一天的经历,就已经足够了。


下次当你准备大费周章地装扮你的朋友圈时,先深呼吸,问自己:“这样做真的有必要吗?这样做真的能让我感到真正的快乐和满足吗?”如果这些努力带来的更多的是烦恼和不安,而不是喜悦,那也许你应该重新考虑一下了。


在这个容易焦虑的时代,朋友圈成了我们的“表演舞台”。但与其羡慕别人的生活,其实不如专注于自己的真实感受。


最后,希望每个人都能早日摆脱焦虑,在生活的酸甜苦辣中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从容。最珍贵的不是朋友圈里的点赞,而是内心深处的那份平静与满足。



参考文献

[1]《国庆还没到,朋友圈已经“预制”好了??》,青春浙江,2024-09-25.

[2]《互联网为什么让我们越来越不开心?》,腾讯研究院,2022-01-23.

[3]《“上海名媛群”的背后:社交媒体如何影响我们的幸福感?》,腾云,2020-10-14.

[4]《用户正在逃离社交媒体?——社交媒体倦怠影响因素研究|芒种观点》,腾讯新闻派,2022-06-02.


策划制作

作者丨李戈 科普作者

审核丨樊春雷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策划丨一诺

责编丨一诺

审校丨徐来、林林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点亮“在看”

一起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