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媛麻辣烫”被围攻:称谓的“由褒入贬”说明了什么?丨快评

全文1798字,阅读约需6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近日,一家名为“校媛麻辣烫”的麻辣烫店因名称引发风波,遭到部分学生网友恶意攻击。

02店铺老板回应称,自己真名就叫“张校媛”,只是一个“创业的普通人”,呼吁网友不要恶意攻击。

03然而,部分学生网友在得知老板真名后仍选择道歉,表示之前的言论过于冲动。

04事实上,类似“由褒入贬”的现象在中外语言演变史上经常见到,取决于词所指对象的品质。

05专家建议,要守住褒义词的词性,需要词指代的人物/群体在德行上“配得上”其所代表的“美好含义”。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近日,一家麻辣烫店的名称引起一场风波。

2024年8月29日,西南大学校外一家名为“校媛麻辣烫”的店铺被某平台博主挂到了网上,配文写着“他不会觉得自己的店名取得很幽默吧?都能想象到麻辣烫老板意淫的样子”。随后该店铺收到大量恶评,还有一个名为“文学院继续教育办公室”的账号在店主账号下留言“你还没有改名字,迟早倒闭,没打工商局投诉你算轻的”。

事件发酵之后,店主在网上发言澄清。店主表示自己真名就叫“张校媛”,只是一个“创业的普通人”。店主呼吁先后发难的学生网友“不该是路过看到一个字都要去无限放大与遐想”“不该是因为某个小店不入眼就加以言辞评判”。发表恶评的学生网友先后道歉。

9月26日,店主对《九派新闻》表示,澄清后生意也没有明显好转,希望尽快恢复正常生活,“觉得委屈,但不会更改店铺名字。”

此事本身的是非曲直一清如水。除非涉嫌实际的侵权行为,天下没有一条法律禁止老板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店铺。在2009年的“刘德华板鸭”事件中,四川崇州的板鸭店老板自陈“自己生下来就叫刘德华,比香港明星刘德华大了20岁”,板鸭店也开了30年,远在香港刘德华成名之前,怎么能说侵犯了香港刘德华的权利呢?得知实情之后,香港刘德华还曾向板鸭店老板致歉。

而在此次“校媛事件”里,即便“校媛”并非老板真名,用这个来做店铺名也是完全正当的。第一个留下恶评的学生网友“查了工商注册信息,确定是老板真名”之后才道歉,这个逻辑也是站不住脚的。而问题在于,无论“校媛”是不是老板真名,这个名号究竟惹到了谁,才有如此的争议?

老板对媒体表示,“用这个名字三十多年,从未想过有这样的事”。而对记者“‘校媛’已被污名化”的疑问,老板的回应是“不会因为舆论改名,希望“媛”字回归本身的美好寓意。”也就是说,“校媛”之名本身已经出现了争议:店主与批评者之间出现了堪称“跨服对话”的沟通失败,对同一个词语的含义产生了完全不同的理解,语言学上称之为“语用失误”。那么,“媛”这个字及其造词,究竟惹到了谁?

“媛”字确实是饱含“美好寓意”的一个汉字,“姿态美好”“美女”是它的本意,“人所欲援也”说明了这个字的强烈褒义,从古至今也有“邦媛”“名媛”的造词。为何“媛”距离其本来的“美好寓意”越来越远?什么时候“媛”这个字或者以此组成的词汇却成了个贬称?这恐怕与当代的一大文化现象有关。

长期以来,短视频平台的“流量经济”模式带红了各式各样的“媛”:飞盘媛、机车媛、佛媛、病媛……“万事万物皆可媛”的背后,是“媛”这个字发生了“语言通货膨胀”与“由褒入贬”的变化。一方面,“X媛”承载的“面值”越来越大,其所表达的“价值”却越来越小,其思想与感情也愈发贫乏;另一方面,网上的各类“媛”为了追逐流量而做出种种令人不敢恭维的事情,让“媛”字的含金量下降,甚而有变成贬义的趋势。

从构词法来看,“校媛”一词的字面意思本来是“学校之媛”。然而在“媛”这个字的意义“由褒入贬”之后,“校媛”便隐隐然成了某种贬义称呼,或者至少是已经远离其本来美好含义的称呼,因而在部分人看来成了嘲弄乃至讽刺意义的名词,这才引发了此次的新闻事件。而事实上,类似“由褒入贬”的现象在中外语言演变史上经常见到。不但褒义词可以变成贬义词,中性词也不能幸免。

一个词的褒贬含义,往往会随着词所指对象的属性而变迁。本来是褒义的词,其所指称的人物/群体如果渐渐因为实际行为位于价值链下游,这个词就带上了贬义,甚至于被如此称呼的人物/群体也会认为这是“明褒实贬”;反之,本来是贬义的词,如果其所称呼的人物/群体在言思学行上占据价值链上游的话,本来贬义的词语也会渐渐变成褒义,乃至这些人物/群体也会乐于以此自称而不觉其辱。

这种现象在中外语言史上都不鲜见。“桧”这个字本来是一种常绿乔木,在古代至少是个中性词语,《诗经》就有“桧楫松舟”之语。然而,“人自宋后少名桧”,这显然与南宋丞相秦桧脱不了干系;“衣冠禽兽”本来也是一个好词,形容的是文官官服上威风凛凛的图案,然而在明清之后这个词变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贬义词,原因也与基层官员的作威作福有关,民众痛恨身着“衣冠禽兽”的贪官污吏。

同样地,不少字词一开始发明出来的时候是骂人的话,但在历史演变中却渐渐变成了准褒义词或至少是中性词。以英语中的“辉格”(whig)为例,这个词的原意是“驱赶牲畜的乡巴佬”,出自英国保王党之口,用来讥嘲那些主张限制王权的议员。然而随着时间变迁,“辉格党人”不仅乐意以此自称,“辉格”还逐渐演变为一个政治术语,直至今天仍在英美政界屡屡引发回响;“铁娘子”(iron lady)一词最早被用来攻击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是个完全的贬义词,如今却已经成为褒义词“女强人”的代称。

因此,这起事件显示,像是“媛”这样的褒义词究竟能不能守住自己的词性,主要还是要看这个词指代的人物/群体究竟能不能在德行上“配得上”其所代表的“美好含义”。否则的话褒义词恐怕也会渐渐变成贬义词,反之贬义词也可以慢慢演化为褒义词。这一点也说明,外界的“污名化”并非是毁掉一个词语的原因,“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恐怕才是“由褒入贬”的真正原因。

王兢

责编 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