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宝宝”与“老婆”成女生社交新宠?

“太美了宝宝!” “老婆你美!”“宝贝多吃点!”......

我们不难发现,在各大社交平台上,越来越多的女生之间开始流行起互称“宝宝”、“老婆”等原本多用于情侣或夫妻间的亲昵称谓。这一趋势跨越了年龄、地域乃至文化背景的界限,成为一种独特的网络文化现象。


图片

图片来源于明星赵露思的小红书评论区


起初,这些称呼或许只是女性好友间的玩笑或情感表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称呼逐渐在女性群体中蔓延开来,演变成了一种被广泛接受的交流方式。这种现象在朋友圈、微博、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尤为常见,在此过程中,性别、情感、社会关系等因素在女性交往中相互作用,构建了新的概念意涵,体现了女性群体的自我表达诉求。本期小强传播以社交平台“小红书”为例,在符号互动论的视角下,分析社交平台中女性群体的互动方式,尤其是社交称谓如“老婆”“宝宝”等在女性间的非传统使用。


01社交媒体中女性称谓的基本特征


为探究社交媒体中女性称谓的基本特征,本期小强传播访谈了15位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18—25岁)的女性社交媒体活跃用户,统计了她们在社交媒体上对同性之间的常用的称呼,并从时尚、美妆、母婴、健身四大小红书热门类目分别抽取三位明星或博主,对其评论区中女性用户常用称谓进行词频统计,结果如下。


图片

关键词统计条形图


关键词统计词云


可以看出,“老婆”、“宝宝”、“姐妹”、“老师”这几类词的出现频率最高,是大部分女生在社交平台中都会对同性使用的称呼,还有部分女生提及到了像“公主”、“老铁”、“老公”、“主播”这类称呼,可以看出,社交媒体上女性用户间的互动中称谓体系是非常丰富多样的。这些称谓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专属型称谓与泛用型称谓。【1】专属型称谓,一般是女生们基于明星、博主、亲密的朋友等个体特征或名字而独创的亲昵称呼(如唐嫣的粉丝喜欢称呼为其“糖糖”),这类称谓展现了粉丝文化的独特性与创意性,个性化较强,更多聚焦于个体情感投射,因此不纳入本次讨论范围内。而泛用型称谓,即那些不特定于某一人物,能够广泛应用于女生之间的称呼方式,如“老婆”、“宝贝”、“姐妹”等,为本次探讨的重点。这些称谓不仅在日常交流中高频出现,还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性别与文化内涵,是解析女性用户网络社交行为及性别议题的重要窗口。


根据对访谈资料的分析我们可以将女性之间的泛用型常见称谓分类为“亲昵与爱意表达类”、“尊敬与敬仰类”、“赞美与欣赏类”、“网络文化类”和“男性向类”其在词汇本义、使用对象和情感强度等方面均与词语的本义存在巨大差异。


图片


02社交媒体中女性称谓的

社会性别角色与关系变迁



调查发现,社交媒体平台上女性间的称谓展现出显著的多样性,其特征可划分为三方面:亲属称谓的泛化应用、跨性别称谓的普遍接纳,以及工具性与情感性并重的选择标准。这些特征不仅丰富了语言交流的形式,更映射了社会性别角色与关系的动态变迁。


1.亲属称谓的泛化应用:社会分工语境下的称谓解构


调查发现,“亲昵与爱意表达类”称谓是女孩子们最常使用的称呼,这类称呼的特点是将那些本局限于家庭和亲属关系的称谓应用于在社交媒体上与陌生人的交往中,如“老婆”、“宝宝/宝贝”等。在传统社会分工与性别角色认知中,“老婆”作为家庭内部的专属称谓,明确界定了婚姻关系中的性别角色与权力动态,往往隐含着男性作为主导者的传统观念。如今,女性用户开始主动挑战这一界限,将原本局限于婚姻框架内的称谓扩展至更为广泛的人际交往中,无论是用于表达对爱豆、博主的赞美,还是作为亲密朋友间的昵称,这些称谓的重新赋义均体现了女性主体性的增强与自我表达的多元化。


“那些我很喜欢的女明星或者博主,或者比较亲密的朋友,我会在她们账号的评论区直接称呼其老婆,表达一些赞美;当我在社交平台发一些好看的照片,也会有其他的女生在评论区这样叫我,我认为这就是女孩子之间表达喜爱和认可的一种方式。”(F3,22岁,江苏)


“宝宝”与“宝贝”等原本带有明显年龄与亲缘关系的称谓,也在网络语境中实现了跨性别、跨年龄的广泛应用。这种变化不仅打破了传统称谓的固有边界,更通过其温柔亲昵的特质,构建了一种新的社交互动模式,利用称谓的亲近感来迅速拉近女生们之间彼此的距离,促进情感交流与认同。这一过程中,称谓的使用不再受限于既定的社会分工与性别角色,而是成为了一种灵活多变的情感表达工具。


“对不太熟的女孩子,喊“宝宝”或者“宝贝”可以拉近距离,让我们显得不那么生疏,一开始觉得很别扭,但是近几年好像大家都已经习惯这样的叫法了。”(F7,23岁,广东)

“我有时会在社交媒体上叫陌生人“宝宝”,这是一种柔和语气的方式。”(F4,20岁,山西)


因此,社会分工语境下的称谓解构,是女性在网络空间中自我赋权与主体性展现的重要表现。女性用户通过创造性地使用传统称谓,不仅打翻了婚姻与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还促进了更加平等、包容的社交环境的形成。这一过程不仅丰富了语言文化的内涵,也为社会性别角色的多元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图片

图片来源于时尚博主Chelsea鹅的小红书评论区


2.跨性别称谓的普遍接纳:审美视角的转换


调查结果显示,跨性别称谓如“老公”、“哥”、“爷”等在传统语境中明确指向男性的称谓,正逐渐被广大女性用户接纳并应用于同性之间,这一现象反映了女性审美视角的转换与去性别化。在传统语境中,女性常被置于男性凝视之下,【2】其形象与行为需符合既定的性别规范。社交平台的兴起为女性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自我表达空间,女性开始以更加自主和多元的视角审视自身及同性,跨性别称谓的普遍使用正是这一转变的体现。这些称谓不再严格受限于性别,而成为了一种对个体特质、能力或风格的认可与赞美。如“老公”不再仅仅是婚姻关系中妻子对丈夫的称呼,而是对女性独立、酷帅特质的肯定。


“女性的美本就是多种多样的,有一些女孩子真的很酷帅,很A,对那种很有‘大女人’风范的博主我就会称呼其为老公,我觉得现在对很多女孩子来说老公并不具备强烈的性别特征而只是一种角色。”(F10,24岁,北京)


“哥”、“爷”等称谓则是对女性展现出的男子气概或强大气场的欣赏,这种称谓的跨性别使用,打破了传统性别界限,促进了审美视角的多元化与去性别化。


“我们班有一个很高很帅的会打篮球的女孩子,大家都管她叫*哥,无论女生男生都习惯这样叫,现在很多女生都会互称姐啊哥啊什么的,这也是对她酷酷的风格的一种肯定。”(F10,20岁,河南)


跨性别称谓的流行,不仅反映了审美视角的转变,更是女性自我认同与独立表达欲望增强的标志。女性通过自主选择和使用这些称谓,不仅是在重新定义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更是在构建一种基于相互欣赏、尊重和支持的新型社群文化,无论是温柔细腻的女性还是刚毅果敢的女性,都能得到同性的认可与尊重。


图片

图片来源于健身博主太困睡的小红书评论区


3.工具性与情感性并重:话语权力的转移与女性赋权


女性间称谓的演变不仅反映了语言使用的灵活性与创新性,更深层次地揭示了话语权力的转移与女性赋权的进程。女性通过对话语工具的巧妙运用,既强化了情感联系,又提升了自身的社会权力地位,实现了工具性与情感性的并重。传统话语体系中,女性常处于被动地位,其声音和意见往往被忽视或边缘化。【3】然而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女性用户开始积极利用各类称谓构建自己的话语空间,如“美女”、“公主”、“仙女”等赞美与欣赏类称谓,不仅是对女性美好特质的正面颂扬,更是女性自我赋权的表现。


“我很喜欢用‘公主’去称呼我喜欢的一些女孩,她们漂亮美好,就像童话中的公主一样。我非常讨厌这些形容女性美好特质的词汇被污名化,我认为公主这个词就是应该用来形容女性美丽、高贵,而不是用来暗讽女性敏感、矫情。”(F8,20岁,重庆)


同时,“老师”、“姐姐”等尊称的应用,体现了女性间基于知识与技能的相互尊重与敬仰,这种尊重超越了年龄与身份的限制,构建了一个平等、互助的文化氛围。这种话语权力的主动构建,不仅提升了女性在社交媒体上的话语权,也促进了性别平等的实现。


“我经常在小红书上刷到一些情感或知识类博主,她们的视频总是让我收获很多,我就会情不自禁想称呼她们为‘姐姐’,或者有时候我想向博主要一下链接之类的,我就会在评论区留下‘姐姐,求链接’这样的评论。”(F1,22岁,吉林)


在女性间称谓的演变中,情感性与工具性实现了和谐统一。一方面,“美女”、“公主”、“仙女”等称谓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色彩,是对女性美好特质的直接表达,增强了女性间的情感联系与归属感。另一方面,这些称谓也具有一定的工具性,它们作为社交互动中的润滑剂,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信息的交流与传播。



03结语

在探讨网络女性形象构建的多元化进程时,我们不难发现,这一过程促进了网络空间内社会性别认知的丰富与深化。它摒弃了传统上基于生理差异或社会角色分工的单一性别界定,转而强调个体特征作为性别表达的核心。调查发现,不同类型的博主其评论区中女性用户对称谓的选择也不尽相同,例如时尚美妆类博主的评论区中,女生们更倾向于用“老婆”、“宝贝”等称谓;而在日常分享,情感类博主的评论区,女生们则更倾向于使用“姐妹”来进行交流;在一些二次元类的博主评论区中,则会经常看到“老师”这类称谓。从这些称谓我们可以看出,女生们是倾向于根据博主的个人特质与内容风格进行称谓的选择的,这种差异不仅避免了性别标签的泛化应用,还凸显了每位博主独一无二的个性魅力,进一步强化了个人特质在网络女性形象建构中的核心地位。


网络空间正逐步成为女性自主进行社会性别建构的沃土。在这里,性别不再受限于传统的二元框架,女性无需通过与男性的对立来界定自我。社交平台不仅提供了多元化的自我展示舞台,还促进了女性群体内部的紧密联系与相互认同。通过亲密的称谓、真挚的赞美、相互的认可,女性用户在网络空间内构建了一个又一个基于共同兴趣、价值观与情感共鸣的社群,实现了性别身份的自我确认与社会认同的双重增强。正如曼纽尔·卡斯特在《网络社会的崛起》中所言,虚拟社群的崛起使人们在互联网年代重新思索人类认同,人们在网络空间中建构身份,并以此建造社群感,这一行为能够给需要沟通和自我表现的人带来安慰【4】在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上,女性用户正是通过这样的社群互动,挑战了传统的凝视权力结构,实现了群体内部的凝视与认同,共同编织了一张由自我表达、情感共鸣与社会支持交织而成的网络。这一过程,不仅是对女性自我价值的肯定与彰显,更是对多元性别观念与平等社会关系的积极推动。



参考文献

【1】张晓萌,张静怡. 社交媒体女性情感表达的路径与特征——以小红书评论中的女性间称谓为例[J]. 情报科学:1-18.

【2】吴颖.“看”与“被看”的女性——论影视凝视的性别意识及女性主义表达的困境[J].浙江社会科学,2012(05):145-148,160.

【3】李智.从权力话语到话语权力——兼对福柯话语理论的一种哲学批判[J].新视野,2017(2):108-113.

【4】CASTELLS M.The network society :  From knowledge to policy[M].  Washington,  DC: Johns Hopkins Center for Transatlantic Relations,2006.



编辑/排版:刘   璇

审核:杨寒露

指导老师:张小强

图片源自网络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