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学者来汉探讨刘醒龙长篇新作《听漏》:为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范本

图片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28日讯(记者万建辉 通讯员王仁宝)“从《蟠虺》到《听漏》,刘醒龙二十余年来一直在倾听和叩问来自武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精神深处的青铜声响,并试图重塑武汉的文化风骨和历史底蕴!”9月28日,“刘醒龙长篇新作《听漏》与新时代文学发展趋势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逸夫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中国作协、全国高校、出版机构、文学期刊的百余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探讨刘醒龙作品与时代发展共振的突出价值,展望新时代文学发展趋势。

图片

研讨会现场。    记者万建辉 摄

研讨会由武汉市文联、长江文艺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新文学学会联合主办。研讨会上,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邱华栋认为刘醒龙作为湖北文学界和武汉文学的杰出代表,其新作《听漏》赓续《蟠虺》的创作理念,深入探讨荆楚文化底蕴、武汉城市精神,为促进新时代文学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新范本。

邱华栋表示,刘醒龙是湖北文学界中一位不可忽视的重要作家,长期以来他以小说创作驰名,自1984年登上文坛以来,一直笔耕不辍、佳作涌现。进入新世纪后他的长篇小说更是屡屡问世、饱受赞誉。2014年,刘醒龙以湖北楚地文化为底色,将文物考古的学术成果融入小说的艺术创作当中,以青铜器曾侯乙尊盘为叙事核心,创作出“青铜重器三部曲”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蟠虺》。作品发表后,获得了文坛的广泛关注,好评如潮。阔别十年,“青铜重器三部曲”的第二部长篇力作《听漏》赓续《蟠虺》的创作理念,于2024年发表于《人民文学》第3期,并于2024年7月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作品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第四期,甫一面世,便引起文学界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被认为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范本”。

图片

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邱华栋发言。    记者万建辉 摄

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听漏》故事讲的是20世纪60年代出土的青铜重器九鼎七簋,因为缺失一簋而成为考古界的热门课题,故事由此悬念而徐徐展开。“完整的九鼎八簋虽然成了两周时期的文化符号,不完整的九鼎七簋才是两周时期政治文化的集大成者。”如何破解“九鼎七簋”中隐含的先秦文化奥秘,就此成了故事中“楚学院”同人必须完成的一桩历史使命。围绕这一课题,某省楚学研究院专家学者、民间考古爱好者、听漏工、盗墓贼等各路人马纷纷登场,各显身手,试图揭开这一千古之谜。随着这一谜底的渐渐揭开,往昔一段刻骨铭心的情感和现今几位人物的传奇神秘身世也纷纷展现在读者眼前。历史与当下、世情与人心的真实而复杂的面相也一一呈现。

除了有关“鼎簋”的考古知识性叙事,《听漏》中还讲到了“矰矢”“青铜方壶”“竹筒葬”“喝早酒”等多种楚地青铜器具或民情风俗的故事。整个故事情节紧张,悬疑感强,在历史谜底的揭开和情感身世的追溯中,展现了刘醒龙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辨。

图片

与会专家学者合影,第一排左数第六位为著名作家刘醒龙。    记者万建辉 摄

围绕《听漏》于新时代文学发展的创新性贡献,与会专家有深度研讨。知名评论家、中山大学中文系谢有顺教授认为,刘醒龙重视“过去”,反复强调时间,反抗空间对时间、现在对历史、身体对精神的消解,在《听漏》中重构了小说的力量和历史的深度。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是与会专家着重关照的主题。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可先生认为,《听漏》注重对人物形象刻画与人物内心的揭示,展现出天下文人灵魂,热情歌颂知识分子传统道义和风骨,揭示了世道人心。

学者们还聚焦了《听漏》所展现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湖北省博物馆原馆长、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惊叹于刘醒龙能够关注到中华文化、中华文明,并将其与文学很好地结合,透过《听漏》,读者可以于青铜重器中看到艺术精神与人文情怀的统一。《文学评论》编审、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刘艳教授认为,作为《蟠虺》的续篇,《听漏》技法成熟,把地域文化作为悬念,具有浓厚的中国气派,是新时代文学话语建构和叙事特色的佳范。

【编辑:姚昊】

【来源:长江日报-长江网】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