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小发明,助企大动能——2024年“羊城工匠杯”职工创新创业成果交流活动

9月25日,2024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盛大启动,由广州市总工会主办、广州市职工技术交流中心承办的2024年“羊城工匠杯”职工创新创业成果交流活动(以下简称“交流活动”)也随之闪耀亮相。本次交流活动以“职工小发明,助企大动能”为主题,挖掘了众多由一线职工为创新主力的项目成果,凝聚了一批有潜力、有活力、有生命力的创新企业,引领广大职工、企业秉承持续改进、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潜能,促使大家踊跃投身于国家倡导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之中。
一、精简务实,突出亮点
本次交流活动遵循“精简务实,突出亮点”的原则,在120平米的展馆内,设置了“劳模工匠精神榜”“职工创新成果池”“企业双创集市”“路演交流圈”等展示内容,每一处都亮点纷呈。首先,利用多媒体互动、视频播放及创意装置等手段,生动展现2023至2024年间职工群体的创新创业辉煌成就;同时,通过展示劳模工匠等杰出人物的事迹,积极倡导“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营造出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良好社会风尚。其次,活动特别邀请了创新团队进行项目路演,展示其优秀创新成果;创投专家也亲临现场,分享股权融资等宝贵经验;创新企业则进行产品推介,促进交流与合作。最后,活动还构建了创新创业成果市集交易平台,鼓励企业展示并推出具有市场潜力的创新产品,激发商业模式的创新碰撞,为参与者提供了广阔的交流与合作空间。
图片
(图1)(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二、聚焦成果,体现价值
一线生产环境是职工群众技术创新的肥沃土壤,职工们在日常工作中摸索出的实用方法,往往能精准破解生产中的各类难题,这些源自实践的创新成果因其较强的实用性而独具价值。
图片
(图2)(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供水安全技术及智慧化研发创新工作室,在解决复杂水源水质条件下实现安全、高效、高品质供水的挑战中,成功研发出“一种应对新污染物和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全流程可调控智能给水工艺技术体系”。这一核心技术已在广州市北部水厂(一期)、清远市江南水厂及高州市第二水厂等项目中成功应用,总供水能力跃升至每日110万吨,惠及超过600万人口。此项技术的应用,每年还能显著节约运行成本约1099万元,展现了其卓越的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电力科学研究院的职工,在应对应急抢修、检修维护及改建扩建等作业时,遭遇了接地网结构难以直接获取的难题。盲目施工不仅效率低下,更可能严重破坏接地网,导致任务受阻。为突破这一瓶颈,林艺带领的创新团队深入实践,直面挑战,通过融合传感器开发、图像信息提取、分析及重构等先进技术,潜心研究接地网结构的精准测量方法、数据高效提取与智能识别,以及结构的三维复现技术。经过不懈努力,他们成功研发出接地网拓扑结构测量装置,并历经三代持续优化升级。该装置在广东、浙江、陕西、湖北四省共计十个站点得到成功应用,包括广州变电站的110KV港口站、220KV虎桥站及500KV广南站,均实现了接地网结构的精准测量。这一创新成果,为地下隐蔽工程的难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在展出的几十项职工创新成果代表作中,无一不彰显着一个鲜明共性:它们源自一线,根植于岗位实践,凝聚了职工群众的集体智慧。通过小小的创新,发挥出了助力安全生产、降本增效的大作用。部分成果已在企业内部成功实施,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益;有的则跨越边界,在相关行业广泛推广,影响深远;更有项目凭借其创新性和实用性,赢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完成落地转化。
三、多方搭台,聚力助企
此外,通过大力建设劳模创新工作室和开展创新工作室联盟,开展职工“五小”竞赛(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较真功,展才华”职工发明创新大赛等,为广大一线职工开拓了参与万众创新,展现自我价值的广阔舞台,在展示职工风采的同时,也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其中,广州市创新工作室联盟通信分盟自2022年6月成立以来,始终聚焦通信行业新基建领域,致力于推动通信行业技术应用创新、培养专业人才并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通信分盟已累计输出专利及软件著作权225个,培养产业工人8418人次,开展交流沟通67次,进行内外宣传43次,创造经济效益2.08亿元。
图片
(图3)(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2024年,适逢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大干十二年、再造新广州”战略征程的启动之年。在这一重要时刻,我们深刻铭记并实践着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号召,发挥好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广大职工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中成就梦想。广州市总工会紧密围绕发展核心,服务大局,依托劳模的先锋作用,通过技术攻关、革新与改造等广泛参与的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激发了职工们传承前辈荣光、勇于承担重任的豪情,促使他们保持奋发向前的姿态与脚踏实地的作风,从细微之处着眼,积小胜为大成,持续提升创新能力与专业技能,为广州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人才力量。
(注:此文属于央广网登载的教育行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