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病可致死,2500万患者中每年仅约7万人接受手术

全文3353字,阅读约需10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心脏瓣膜病是我国心血管疾病中最重要的病种之一,约2500万人受到影响,但每年仅约7万人接受手术干预。

02随着心脏瓣膜手术技术的进步,微创化手术已成为主流,患者术后恢复迅速。

03然而,心脏瓣膜病患者仍需早期明确疾病,及早进行干预,全国每年开展的心脏瓣膜手术约为7万台。

04导致心脏瓣膜病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风湿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高血压等,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瓣膜。

05专家建议,老年人应警惕心脏瓣膜病的症状,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以心脏病为代表的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的第一大死因。而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概要》推算,目前我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3.3亿。而在众多的心血管疾病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瓣膜病则是心脏病中最主要的病种之一,约2500万人受到瓣膜病影响,不加干预,疾病的发展将令他们逐渐走向重度心衰甚至死亡。

图片

人工肺动脉瓣膜。

心脏瓣膜病的患病人数多,但接受手术干预的比例依然很低,全国每年仅开展约7万台相关手术,不少患者甚至终身没有得到有效干预。9月29日是世界心脏日,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医院副院长、广东省人民医院瓣膜与微创心脏外科主任黄焕雷教授表示,随着心脏瓣膜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往需要开胸劈骨才能置换的瓣膜手术已经日益微创化,帮助患者快速康复,不过,心脏瓣膜病变患者还是需要早期明确疾病,及早、及时地进行干预。

图片

瓣膜与微创心脏外科专家、省医赣州医院副院长、省医瓣膜与微创心脏外科主任黄焕雷教授。

 “心门”出问题后

会导致心衰并加大死亡风险

如果将人类的心脏比喻成一套“两房两室”的房间,那其中的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肺动脉瓣就是四扇确保血液能够单向流动,保证人体血液循环的“心门”。当“心门”出现狭窄、反流等问题,就可能会导致心脏泵血不足、心功能衰竭进而导致死亡。

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瓣膜疾病的患病率约为3.8%,大约2500万人受到瓣膜病的影响,其中有450万人为主动脉瓣狭窄患者。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瓣膜疾病患病率还将进一步升高,预测将于2025年增加至4020万人。此外,心脏瓣膜病的发生与年龄因素存在着很大的正相关性。研究发现,心脏瓣膜病变的风险从60岁左右开始升高,在75岁以上人群中每八位就有一位患有中重度瓣膜疾病。目前,全国65岁及以上症状性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接近200万人。

临床现实中,心脏瓣膜手术也已成为最主要的心脏手术之一。“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瓣膜手术总体几乎占了1/3的手术量”,黄焕雷告诉南都记者,目前全国每年开展的心脏瓣膜手术约为7万台,和总患病人数比起来,手术比例还是很低的。“相当一部分患者甚至终身没有得到明确的诊断和治疗,关键在于人们对心脏瓣膜病的认识还不足。不仅我国,很多西方国家也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

局限心脏瓣膜病手术量的另一大原因就是患者对瓣膜置换、修补的技术进步不了解。“总认为要开胸,害怕开胸,所以宁愿选择药物保守治疗,也不手术”。

图片

黄焕雷团队正在为患者实施手术。

更换老化的“心门”其实可以很微创

而且恢复很快,并发症低

其实,这种担忧是多余的。早在本世纪初,我国就已经开始陆续开展微创瓣膜置换手术。特别是近十年来,心脏瓣膜病的治疗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以前是传统的开胸劈骨,需要劈开胸骨一分为二,体表创口约有20厘米。而现在的外科手术则是微创化,用一个最小3厘米左右的切口就能完成手术。而且手术入路避开了胸骨,直接从胸侧壁进入心脏内进行瓣膜置换或修补,瓣膜手术已经能够实现快速康复化。此外,患者的运动量在术后能快速得到改善。

“患者一般3—5天就可出院,1—2周的时间就可回归正常的工作生活,1—2个月时间,不少术后患者就可以进行跑步等常规运动。”

微创外科技术的应用和快速普及,对一些高龄的、病重的,还有肺动脉压比较高患者带来了更大的获益。“相比年轻患者,这一群体往往咳嗽多、痰多,传统手术后一次咳嗽就可能带来剧痛,伤口崩裂,使用微创后,此类情况大大减少。创伤小,恢复快,死亡率低、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也让这一技术快速在全国推广,微创手术量每年都实现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据了解,目前通过微创外科方式置换心脏瓣膜的手术量越来越高,在有的中心占比甚至达到了80%左右。

图片

黄焕雷团队正在为患者实施手术。

不同的“心门”出问题对应不同的症状

明确诊断后需要及早干预

全球范围内,导致瓣膜病变的原因很多,比如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狭窄等。而导致瓣膜病发生的原因不同,所影响的具体瓣膜也会存在差异。以目前我国越来越少见的风湿性心脏病为例,它往往最开始影响二尖瓣,其次是主动脉瓣;如果是退行性瓣膜病,很多是影响主动脉瓣和二尖瓣。

“不同的病因导致了瓣膜病变的位置和病变的症状不同。二尖瓣病变,一般是气促,或者心慌、心跳等这些表现比较明显主动脉瓣病变除了气促,有些还有胸闷或者胸痛的表现三尖瓣或者肺动脉瓣病变,很多是右心衰的表现,比如浮肿、尿少、吃点东西就肚子胀。

黄焕雷教授表示,对于心脏瓣膜病的相关科普宣教非常重要。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瓣膜病的患病人数也会对应地攀升,所以要及时告诉老年人,出现哪些情况时可能和心脏瓣膜病变相关,需要及时地进行排查。“我们可以告诉广大人群瓣膜病的症状是什么,可能的风险人群是什么,这些可以增加瓣膜病的检出率”。

图片

瓣膜与微创心脏外科专家、省医赣州医院副院长、省医瓣膜与微创心脏外科主任黄焕雷教授。

机械瓣?生物瓣?

换哪一种“心门”需要综合考虑

发生心脏瓣膜病后,如果能进行手术修补肯定是优先选择修补。但如果不能修补的情况下,就只能进行人工瓣膜的置换了。据悉,当前我国生物瓣的应用比例已经达到了40%左右,对应的机械瓣膜则在相应地下降。

黄焕雷教授表示,当前的人工瓣膜大体上可以分为机械瓣和生物瓣两种。机械瓣完全是人工做出来的,材料和耐久性会更长,理论上终身都可以用,但实际上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机械瓣有血栓形成,要抗凝。还有,瓣膜放在心脏里面,周围会有纤维组织增生,会导致有些人出现疤痕增生,跟血栓的形成是一样的,也会挡住瓣膜。此外,部分病人换了机械瓣也会进行第二次手术,所以并不是说机械瓣就一定终身可用。“它不足的地方,正是因为有血栓形成,要吃抗凝药,让血不容易凝固,但吃多了容易出血,少了起不到作用,对有些病人还是有点风险”。

生物瓣膜则分为外科生物瓣膜和经导管介入生物瓣膜,因为生物瓣膜的结构跟人体相似,不容易形成血栓,就不需要抗凝,这种情况就为病人就省去了非常多的麻烦。但因为生物瓣是牛心包或者猪瓣,会有一个自然的老化过程,一般10年到15年是比较常见的使用寿命。“随着生物材料学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型生物瓣膜已经被开发出来,并投入临床使用。例如,现在有了可扩展瓣架设计的生物瓣,原来的支架内径为25毫米,当需要更换时可以扩展到27毫米或更大,以此容纳更大的介入瓣膜。这种可扩展的瓣膜带来的好处不仅在于一次性扩展,更为重要的是,它也为二次置换甚至多次置换提供了契机,在我们省医院,就有患者成功接受了三次生物瓣膜的置换手术”。

此外,随着生物瓣研发技术发展,一些新型生物材料技术也开始被临床应用。如干瓣(干式储存生物瓣膜)通过对牛心包材料进行全封闭抗钙化处理,干式储存,大大提高了生物瓣膜耐久性。

那具体使用什么样的心脏瓣膜最为合适?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目前我国习惯性地将60岁作为一个年龄基线,也就是说60岁以上的人群,选择生物瓣的更多,60岁以下,选择机械瓣膜的更多。美国的指南是建议50岁以下用机械瓣,65岁以上用生物瓣,50到65岁之间要根据病人的意愿和具体情况来选择。“一些特殊的病人,比如有胃溃疡,经常出血,有出血或脑出血风险的,我们倾向于选择生物瓣。年轻患者,有怀孕需求的女性,这些病人可以选择生物瓣也可以选择机械瓣,但是选择生物瓣可能总体上安全性更高一些,机械瓣需要抗凝,可能会增加流产的比例”。

此外,一些年轻的冠心病、糖尿病、肿瘤患者,也会偏向于用生物瓣,在有效的使用期间可以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至于通过介入方式放置的介入瓣膜,也是以年龄为重要参考。“国内建议70岁以上的病人偏向于用介入瓣膜, 70岁以下的一般不考虑,年龄在瓣膜的选择上是很大的决定性因素”。

划重点:警惕这些诱因导致的瓣膜病变

心脏瓣膜病变的终极转归是重度心衰和猝死,那么哪些人群是该疾病的高危人群呢?

黄焕雷教授告诉南都记者,这涉及心脏瓣膜病的早期诊断和识别,临床上发生过不少令人扼腕叹息的案例。“瓣膜病有几种病因,以前比例高的是风湿性心脏病,部分患者可能最开始是关节痛或者咽喉发炎、咽喉痛,可能是链菌球感染。所以如果这些病人在早期有警惕性的话,可以及时到医院治疗”。

心脏瓣膜疾病的另一个诱因就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感染不仅是表面可以看到的哪些症状,它也可能具体到心脏领域,也就是血液里面有细菌等病原体,感染了心脏。患者往往反复发烧,持续一周之后结果发现心脏瓣膜已被严重破坏”。

由于有着感染这一表象在遮盖,误诊、漏诊等情况比较常见。“时间越长,炎症破坏力越大,瓣膜破坏的程度越大,如果及早就医并诊断,是可以治疗和修复的”。

黄焕雷提示,在临床上有见到过一些因为不规范口腔治疗导致心脏感染的案例。“这些患者往往牙齿不好。牙周炎反复、烂牙多,反反复复的人群,也要预防、警惕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要及早看牙医,把牙齿、口腔卫生处理好,减少感染心内膜炎的发病率”。

高血压控制不好的人群,是心脏瓣膜病的另一大高危群体。“血压高心脏压力也高,对阀门的撞击力也越高,会损害瓣膜。规范的治疗高血压,控制好血压也非常关键”。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