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一以贯之建成全国首个生态省:一张蓝图 点绿成金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郑亚丽

图片

航拍磐安县安文街道双坑村。共享联盟·金华 胡肖飞 摄

当前的生态环境,您满意吗?当地的水环境现状,您打几分?浙江的生态环境工作,您有哪些建议?

最近,浙江开展了2024年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调查。这是又一年浙江对生态环境建设高标准的检阅和展望。

2020年5月6日,一个消息让浙江沸腾:浙江通过生态环境部组织的国家生态省建设试点验收,16年一以贯之,建成全国首个生态省。

“浙江值得!”收到消息的那天,省生态环境厅生态处一位工作人员脱口而出。配合验收工作的日日夜夜里,他见证了评审专家的严谨与严苛,也亲历了浙江在生态省建设上的毅力和决心。

21世纪初,浙江经济发展“高歌猛进”,但天不蓝、水不清、山不绿的现象引人担忧;保护生态环境与加快经济发展的尖锐矛盾开始凸显,不平衡、不协调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浙江率先遇到了“成长的烦恼”。 

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特别重视生态环境保护。2002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主持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时提出,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建设“绿色浙江”为目标,以建设生态省为主要载体,努力保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在习近平同志的重视和推动下,浙江于2003年1月成为全国生态省建设试点省。在2003年7月的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习近平同志把“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作为“八八战略”的重要一条正式提出。

这一决策精神,迅速传导到浙江的每个县、每个村。位于天目山北麓的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在上世纪90年代,听到的是开矿的炮声和机器的轰鸣——村民们为了财富,挖掘山上优质石灰岩,办起水泥厂。家乡,却因此变得溪流浑浊、烟尘漫天。

“整个浙江都在讲生态、讲绿色,我们村哪里沾得上边?”彼时,村党支部书记鲍新民有些迷茫。

那是2003年夏天的一个早上。狭小的村委会会议室,村民代表会议正在召开。经过激烈的讨论,大家终于决定:当年关停水泥厂;2005年,矿山承包一到期就关停。

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同志到余村考察时表示:“你们关矿停厂,是高明之举!”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余村和整个安吉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2019年,浙江建成全国首个生态省时,安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9.59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5倍;全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3488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安吉余村,感慨道:余村现在取得的成绩证明,绿色发展的路子是正确的,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

安吉是浙江绿色发展的美丽缩影。16年间,绿色正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河长制”等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全国首创,为我国探索绿色发展之路提供了“浙江经验”。

“生态”二字深度改变了浙江,也融在了老百姓的生活里。

地处钱江源头的金星村,村民变“种种砍砍”为“走走看看”,吃上了休闲旅游经济“饭”;坐落在淳安县西南部的下姜村,从山林覆绿、治污换能、拆危拆旧、大整大治入手,“穷山村”变“绿富美”;安吉鲁家村,以生态环境入股的方式,形成了“村集体+公司+农户”的多元筹资、多方合作形式;依托自然生态资源和民俗风情,桐庐、仙居、缙云等地实现了“点绿成金”……

正如生态省评估报告评价的那般,浙江的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绿色发展综合得分、城乡均衡发展水平都是全国第一。

浙江生态建设的成就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国际的目光。2023年10月30日,浙江“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项目荣获2023年联合国“地球卫士奖”。这也是浙江继“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支付宝“蚂蚁森林”项目之后第三次获此殊荣。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实干者。在浙江大地上绿色这个代表勃勃生机的词汇,闪耀着动人的光泽,诉说着发展的逻辑,印证着过去,也指引着未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