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陕西行|现代农业激动能 数字乡村蹚新路

视频制作:郭靖泽 李奕宏
央广网安康9月29日消息(记者陈锵 实习记者李旭绵)9月24日,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建民街道忠诚园区的蔬菜大棚里,几位当地的村民正在给今年第二茬贝贝南瓜苗修枝剪叶。这个蔬菜大棚是忠诚村设施蔬菜产业的一部分。
忠诚村位于汉江、月河交汇处,前几年,忠诚村就一条土路,用水也要靠村民肩挑背扛。村里没有主导产业,村民以外出务工作为收入来源,耕地荒废严重。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忠诚村党支部书记刘瑞红成立陕西安康天瑞塬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带领村民建大棚、育种苗、种蔬菜,逐步实现增收致富。
图片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建民街道忠诚园区的蔬菜大棚里,村民正在给贝贝南瓜苗修枝剪叶(央广网记者 侯凯奇 摄)
“截至目前,从汉滨区6个镇办流转土地3000亩,建设了8个现代农业园区,培育出13个圣女果品种,在市场上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忠诚村党支部副书记吴斌说。村上通过创新果蔬产品,助力了蔬菜产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科技建园也成为忠诚村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新引擎。“我们每年引进新品种32个,新技术8项,新设备同时也在引进。”吴斌说,在整体设施蔬菜发展过程中,忠诚村还按照“公司抓两头,合作社搞服务,农户为主体”的运作形式,坚持“因人定岗,因棚定苗,精耕细作,精打细算”。
“在这一系列措施下,忠诚村在脱贫攻坚期间带动了535户1843人就业。”面对取得的成绩,吴斌喜笑颜开。
图片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建民街道忠诚园区的蔬菜大棚里,村民正在进行育苗作业(央广网记者 侯凯奇 摄)
此外,忠诚村通过设施蔬菜发展,在汉滨区成立了10多个镇办,58个村的设施蔬菜产业联盟。“设施蔬菜产业联盟,我认为是忠诚模式的升华版,带动了4125户农户,他们每年在流转土地单项上净增800元以上,农户务工净增1400元以上。”设施蔬菜产业联盟的形式成为“忠诚模式”的最新写照,也是忠诚村向现代农业迈出的重要一步。
园区内还设有忠城村返乡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该基地始建于2017年,通过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投入50万元,返乡大学生技术入股的合作方式经营。“基地共吸引大学生3人,带动农户务工4人,年销售额达50余万元。”吴斌说。
“看,这个数字系统上有我们村全方位的信息……”安康市汉滨区县河镇财梁社区第一书记张琪操作眼前的数字屏幕,言语里满是自豪。随着他的操作,一个个数据呈现在屏幕上:水位、火灾监测的应急管理数据、学校考勤测温数据、社区安全监控数据……一幅幅图表一目了然,皆出自财梁社区的数治综合管理平台。
数治综合管理平台是财梁社区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围绕“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探索以乡村数字化建设为平台,走出的一条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农户利用手机上的智慧农业系统可高效地完成大棚灌溉、顶棚遮阳、棚内通风等功能并可随时查看土壤PH值、湿度数据、调节灌溉速度及配方施肥等全过程管理。”张琪说,在数治综合管理平台的助力下,财梁社区建设天瑞塬苏坝现代农业园区大棚200余亩,建成现代化绞股蓝园区1个,智慧蜜蜂园1个、智慧牛场1个,有力促进农业增量提质。
图片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财梁社区裕农犇智慧养殖场,村民正在给牛倒饲料(央广网记者 侯凯奇 摄)
走入财梁社区裕农犇智慧养殖场,57岁的养牛人王显金正在给牛倒饲料。“我原来在家养猪,他们招工就过来了,现在收入比之前多了,比在外面打工一年能多增收2万。”王显金说。
裕农犇智慧养殖场是汉滨区首个村集体经济运营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智能感知系统监测养殖场,构建了“种牛自繁自育+农户有偿代养+村集体自负盈亏”的发展模式。“目前我们有29头牛,预估年产值在20—30万。”中国建设银行陕西省分行驻村队员李姿说。
除了智慧牛场,财梁社区的智慧农场也展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现在陆续有很多企业也想参与‘认养一分地’的活动,目前有公司认领了3—4块,可以委托我们种,也可以自己种。”龙泉智慧农场主人王青山介绍道。
财梁社区智慧农场由中国建设银行驻安康帮扶工作组为促进财梁杜区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撂荒地整治利用力度,引进安康青禾裕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援建而成。该农场通过软硬件设施建立数字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农场蔬菜生长情况,达到智慧管理的效果。
近年来,财梁社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观光农业,探索“现代农业+数字乡村”发展新模式,切实增加了群众收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同时,为乡村培育可持续“造血”能力,激发内生动力持续提供助力,逐步实现由落后山村到美丽乡村的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