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笔下的西湖什么样?去浙博看常书鸿诞辰120周年纪念展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新怡

水波荡漾,小船若隐若现,远处群山连绵,或绿或蓝,和天空连成一片。

《平湖秋月》《西湖》《孤山》……上世纪80年代,重回杭州,“敦煌守护神”常书鸿用画笔记录下了家乡的美景。

时隔40年,这些画再次出现在了观众眼前。恰逢常书鸿诞辰120周年,浙江省博物馆于9月29日至10月20日在西湖美术馆推出“大漠飞鸿——常书鸿诞辰120周年纪念展”。

“今天有来宾中有许多是父亲1982年回杭州后的老朋友,我怀念大家,希望通过这次重逢,重续那时与叔叔阿姨和亲属们的友情。”开幕式上,常书鸿之子常嘉煌动情地说。

1999年,依照常书鸿生前夙愿,夫人李承仙率子女无私地将其200余件油画、水粉及素描速写作品捐赠给先生的家乡,为此,浙江省博物馆特设常书鸿美术馆,展示了其中的部分作品。

这次“大漠飞鸿——常书鸿诞辰120周年纪念展”,是继1988年中国美术馆、1990年日本富士美术馆以来常书鸿作品一次更大规模的亮相。

据浙江省博物馆书画部研究员、策展人张毅清介绍,展览共分为3个板块,同时展出的,还有龙美术馆馆长王薇女士提供的先生早期油画作品以及常书鸿先生之子常嘉煌先生所藏的先生油画、敦煌壁画临摹和重彩中国画作品。

图片

守望敦煌

走进大厅,观众第一眼便会被常书鸿临摹的《临莫高窟北魏第254窟 萨埵那太子本生故事图》所吸引,这幅图还有个别称“舍身饲虎图”。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幅画的斜对角,有更大一幅“舍身饲虎图”,为常书鸿之子常嘉煌所临摹。

常书鸿对“舍身饲虎图”的喜爱不言而喻,他将“舍身饲虎”的无畏、奉献精神作为自己投身莫高窟保护事业的精神激励。“很久以后我才从父亲的书中得知父亲为什么钟情这幅画而又要我临摹的原因。因为在他最困难的时候,这幅画激励了他坚持下去的勇气和奋斗的决心。”常嘉煌说。

1942年冬天,常书鸿从重庆乘飞机,离开了富饶、美丽的天府大地,向黄沙茫茫、一望无际的西北高原飞去,一方是繁华热闹、绿意盎然的城市,一方是寂静荒凉、人烟稀少的黄沙,彼时的莫高窟,栈道损毁、崖体坍塌,壁画裸露,堆积的流沙掩埋了下层洞窟,一些洞窟甚至成了牧人栖身、做饭的场所,满目疮痍。

“从此以后我将不再是巴黎蒙巴纳斯的画家,我已脱胎换骨,成了研究、保护敦煌艺术的苦行僧。”《敦煌的光彩•常书鸿、池田大作对谈录》中,常书鸿这样写道。

图片

临莫高窟北魏第428窟 飞天图 1944年

雇民工、清流沙、固崖壁、修栈桥……在困境之下,出任敦煌艺术研究所所长的常书鸿带领工作人员对洞窟进行测绘编号、内容调查、美术临摹,开创了对莫高窟系统性的保护工作。洞中幽暗,没有照明器材,常书鸿便坐在小凳上,一手举油灯一手执笔,边照边画。临摹窟顶画时,常书鸿头和身子几乎成九十度的直角,为了搞清画中内容,他强迫自己念经文在洞窟中面壁琢磨、一一对照。

从1943年到1948年,整整5年,常书鸿带领研究所完成了“历代壁画代表作品选”等十几个专题,共选绘摹本八百多幅,为敦煌资料的调查、积累、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除了《临莫高窟北魏第254窟 萨埵那太子本生故事图》外,展览还展出了《临莫高窟北魏第428窟 飞天图》《临莫高窟北魏第257窟 鹿王本生故事图》(复制品)等气势恢宏、线条粗犷的珍贵壁画临摹作品。

图片

临莫高窟第257窟鹿王本生故事图 1944年

窟内风景独好,窟外也别有洞天。

《莫高窟》《春到莫高窟》《莫高窟冬景》《莫高窟远眺》……莫高窟的春夏秋冬被常书鸿用画笔一一记下,或银装素裹或金黄遍地。大门、马厩、桥梁等日常场景也成为常书鸿绘画的养料,他将自己在敦煌的生活点滴融入在作品之中,莫高窟一年一度最热闹的庙会,成了他画中的常客。

图片

莫高窟 纸本水粉 1947年

图片

春到莫高窟 纸本水粉 1947年

在《敦煌莫高窟庙会》之中,以九层塔为背景,人们从各处赶来参加庙会,还在庙会旁建立了一些临时的“小房子”。在逛庙会时,常书鸿发现两家临时搭建的小饭馆,竟然在修筑一堵小围墙。只见他们用沙土加上水后夯实,墙便拔地而起了。常书鸿调查后发现,原来莫高窟的水碱性极大,有很强的凝结作用,是完全可以凝沙筑墙的。

庙会的收获启发了苦于修筑围墙的常书鸿,在这之后,他带领工作人员建立了一道一公里长两米高的围墙,围墙的建立标志着莫高窟不再是无主之地,也为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的筹备开了一个好头。

图片

莫高窟四月初八庙会 布面油画 1954年

走哪画哪

或许也有观众会问,“大漠飞鸿——常书鸿诞辰120周年纪念展”最大的看点是什么?

和浙博之前的常书鸿常设展相比,这次的特展更加全面地展示了常书鸿从早期到晚期的绘画创作之路。可以让观众更加直观、明晰地感受到常书鸿绘画新风格、新色彩的尝试。

在成为“敦煌守护神”之前,常书鸿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中国早期油画艺术的拓荒者之一。

1927年,在好友的资助下,常书鸿赴法国求学,同年他考入国立里昂美术专科学校,学习绘画和染织图案。1932年,常书鸿创作的油画《G夫人像》,获得全校毕业生作品第一名。此后又以油画《浴后梳妆》《浴女》获得第一名,被保送到巴黎高等美术学院深造,师从法兰西艺术学院院士、当代著名新现实主义大师劳朗斯。

图片

老人像 布面油画 1934年

1934年,以夫人陈芝秀为模特,常书鸿创作了《D夫人像》。远景山水舒缓的笔触与朦胧的意境,让人联想到了中国山水画的意趣,作品同年入选巴黎春季沙龙展。

在展览作品之中,可以看出常书鸿对古典写实画风的追求,但与此同时,正如常书鸿自己所言,“在法国学习绘画十年,自己一贯在探索中国油画风格问题”,并逐渐形成了艺术家当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深刻反思。

图片

D夫人像 布面油画 1934年

这在他1942年的作品《大轰炸》中可以一窥。

当时随着国立艺专辗转多地的常书鸿在旅途颠沛中,抱着“压逼着的中国民族,应该寄托艺术,作精神上的呼唤”的信念,创作了一批表现民族深重危机的主题画作,并以题材摄取的现实、生活化以及对画面平面感、装饰感的加强,多方位地探索着油画的“中国风格”。

抵达敦煌之后,保护、研究工作千头方绪,能够用于从事个人绘画创作的时间、精力变得极为有限,但常书鸿始终没有放弃过手中的画笔。

走过展览长廊,可以发现,早期学院派的风格逐渐淡化,更多的,则是将严谨的写实技巧融化在具有书写意味的自由、抒情的笔触中,画面趋于简练,用色更加概括、单纯,线条的运用大为增强。

晚年的常书鸿喜欢画静物。

在展厅之中,也可以发现许多以“静物”为题的作品,水果、蔬菜、河鲜等桌上的物品都是他的素材。

有一次常嘉煌从黄河里钓了几只鱼拿回家,常书鸿一看鱼放在盘子里便开始画画。一天画不完,等到放两三天以后,鱼的肚子便开始冒水。

”这个鱼不能吃了。”常嘉煌和父亲说。常书鸿却不在意:“鱼吃了就没有了,但只要我画到画面里就会一直留下来。”

走哪画哪,常嘉煌曾这样形容父亲常书鸿。

在看到风景作品《复外大街》时,常嘉煌一度找不到父亲画这幅画的角度:“无论是楼上还是其他地方,都和画中的视角对不上。”

最终常嘉煌发现,父亲画《复外大街》的视角是在自家厕所里的窗户上望下去的,他笑道:“我父亲是走哪画哪儿,这也造成我的习惯,我也经常走哪儿画哪儿。”

画中家人

在展览的三个主题中,家人,贯穿了常书鸿创作的生涯。

无论是早期留法以女儿常沙娜为模特的《沙娜像》,还是常驻敦煌时留下以夫人李承仙为原型的《肖像》,到之后常书鸿、李承仙、常嘉煌三人合力创作的《飞天乐舞四连屏》。

图片

常书鸿、李承仙、常嘉煌 飞天乐舞四联屏 1990年

“父亲将敦煌壁画当中最美的飞天进行再创作,这也是他们一生对敦煌艺术研究的传承和发展。”介绍《飞天乐舞四连屏》时,常嘉煌这样说。

常嘉煌的记忆中,他早晨往往被父母亲在家里讨论工作的讲话声“叫醒”,他们称自己是一对“敦煌痴人”。步入晚年后,常书鸿与夫人李承仙以极大的热忱投入到重彩中国画的创作中,以自己不懈的努力,推动着融汇敦煌艺术的新画风的探索。

赴法留学,少年离家,归来白头,临走之际,常书鸿表示要将作品捐回故乡。

为了实现他的心愿,李承仙带着常嘉煌经过周折和努力,最后作品由浙江省博物馆代管,之后李承仙又和子女商议,于1997年正式捐赠给浙江省博物馆。

2003年,病重的李承仙将1500箱尘封了大半个世纪的物品交给常嘉煌。20年后,常嘉煌决定将所有物品运到杭州,进行整理、数字化、提供研究出版后捐赠给国家,留作常书鸿120周年的纪念:“今后我将在家乡和母校与大家一起打开这些盲盒,探索里面无形的宝藏,研究他们一生的精神和灵魂。”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