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取得阶段性成果 科技创新、业务能力和人才支撑实现三个“高水平”发展

图片

以创新驱动、科教融合、人才集聚为特征,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是贯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理念的现代化。9月29日,记者在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围绕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水平基础业务能力、高水平人才支撑,我国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取得突出成就。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毕宝贵出席发布会。

图片

9月29日,中国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 图/庄白羽

五年来,气象部门加快推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方面取得显著进展,组织开展了青藏高原第三次大气科学试验和第二次淮河流域大气科学试验,参与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在极端天气发生发展机制、人工智能气象应用等产出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建成自主可控的全球区域一体化数值天气预报业务技术体系,“百米级、分钟级”预报技术有力支撑防灾减灾和各类重大活动保障;发布了自主研发的“风清”“风雷”“风顺”三个气象大模型,部分性能指标达到国际主流大模型水平;北斗探空系统、三段式探空技术为全球气象探空高质量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发布中国金融气象指数与服务平台,构建了风能太阳能预报和风险预警体系。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断提升,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形成项目、平台、团队等科技资源一体化配置机制,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成立全国气象科教融合创新联盟。

加快提升高水平基础业务能力。精密监测业务不断完善,建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风云气象卫星为全球132个国家和地区提供高质量气象服务,新型监测资料应用效益凸显。精准预报能力持续提升,全球数值天气预报北半球可用预报天数突破8天,全球预报、中尺度天气预报分辨率显著提升,强对流天气、台风预报预警水平实现突破,实现提前3至4候预测重大天气过程,提前6个月预测全球气候异常事件。精细服务水平更加深入,气象信息化支撑下的国省两级部署、国省市县四级应用的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建成,开展了“数据要素×气象服务”行动,实现向全社会共享12类100余种气象数据,向全球132个国家和地区、全国近130万用户提供气象数据和产品。

加快强化高水平人才支撑。气象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持续提高,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成果丰硕,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0人,国家级重点团队2支,50余人次入选国家人才工程,59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通过“新时代气象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计划”选拔高层次人才700余人。人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初步建立以创新价值、质量、实效、贡献为核心的气象人才评价体系,聚力打造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气象人才高地,实施气象重大业务工程负责人制度,完善党组(党委)联系服务专家机制。对气象学科发展的引领作用不断增强,成立全国气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持续推动气象类学科建设。




作者:张艺博
编辑:刘倩 丁继武
发布刷克
审核:段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