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高路
图源:极目新闻
国庆长假即将来临。眼下,在相当多的互联网平台上,“废弃景区探险”又火起来了,不少旅游博主晒出“精彩片段”,称其为长假期间的理想旅游地。只看风景,这些地方确实让众多网友向往不已,但其实这种无序的探险往往隐含风险。
今年6月2日,两名驴友在横渡台州废弃景区石人峡景区溪流时,不幸被冲走身亡的新闻曾引起网友热议。记者到事发现场采访,发现此处的景象竟比想象中还要“惊险连连”:湿滑的路面,随处可见的碎石,除了身旁十分湍急的石人峡水流,多处塌方的地段同样暗藏隐患。
这些废弃景区何以事故频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本身就存在比较大的安全隐患。很多废弃景区本身就是因为存在解决不了的安全隐患才废止不用的。除了山崖、急流等显而易见的危险和隐患外,废弃景区还有一些人工改造添加的设施,对后续的修缮管理要求非常严格,然而在被废弃后,设备年久失修,有些设施看着结实,实则已经腐朽,反而更不安全了。
可想而知,这些设备设施经过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一点时间的侵蚀,日渐残破,已经到了风雨飘摇、弱不禁风的状态,如此贸然深入,该有多么危险。这也是社会反对有人员进入废弃景区的原因,可以说,废弃景区甚至比一些自然景观更危险,一旦发生意外,救援的难度也更大。废弃景区也往往伴随着经营权、管理权的纠纷,一旦出事,责任认定等等一系列后续处理都会面临难题。
但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探险人员自身。野外探险、登山等这一类的极限运动,对参与人员专业素质的要求非常高,对设备配置的要求也非常苛刻,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参与,也不是什么目的地都适合的。
有些人毫无经验,凭着好奇和一腔热血就报名参加,太把野外探险当儿戏了;有些领队,在没有摸清楚景区的风险隐患,没有进行充分调查排查的情况下,盲目组织队伍,仓促规划线路,将全队人员置于未知的风险之中;还有些队伍视地方政府管理部门设立的禁令为无物,绕开管理部门划定的区域,私自进入,一意孤行,甚至连个卫星电话都没有就匆忙上路,这不是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吗?
可以说,极限运动的难度和危险指数都决定了这是一项需要精心准备、认真规划的运动,也只有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才能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将危险降到最低限度,要不然,就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这里面的血泪教训实在太多太深刻了,参与人员不能对此抱有侥幸心理。
生命不能儿戏。其实很多景区也有非常不错的远足、探险路线。这些经过专业人员设计的线路安全在可控的范围内,风光宜人,也不乏野趣,满足普通网友的探险心理是足够的,何必去碰废弃景区这根高压线。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