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是地方族群繁衍发展的
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
随着网络平台的发展
开放性、互动性强的短平快阅读
已经成为趋势
为搭建一个阳江乡土文化作品
展示和交流的公众平台
阳江日报利用新媒体
开设“吾乡吾土”栏目
旨在挖掘、宣传、推介阳江乡土文化
为阳江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让我们跟随作者
去到阳东区北惯河
倾听历史故事
文/图 林祥悠
北惯有河,名“北惯河”。北惯河位于那龙河的中下游,它上接合山,下通雅韶,与漠阳江一起于北津港注入南海。先前,有人曾满怀深情地航拍这一条蜿蜒的河流。镜头下,山青如黛,水碧如蓝,沿河两岸,田园青黄相接,村庄错落有致,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唐朝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意境。
我自小便生活在北惯河这片沿河的土地上,行走在那一座座充满了人间烟火气息的村庄里。在北惯,几乎每一座村庄前都有一个古老的渡口。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的渡口都已失去了它原来的功用,但是,它们曾经繁盛时的样子依然鲜活在村庄前大榕树下的那些老人的心中——那时的北惯河虽然没有千帆竞发、万舸争流的壮观场面,但是河水之上也是一片繁忙,各个渡口之间的交通网在流水里纵横交错,繁密得如同地图上的线条。
如今的北惯河,虽然那些专职运货的船只可能已经彻底消失在了历史的尘烟里,但是一般的小渔船却依然每天都活跃在北惯河上。它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曾经,我交流轮岗了两年的北平小学就建在北惯河的边沿上。两年里,每天上班,我都能从满河的晨晖中看到那早起劳作的船只。下班的傍晚,我也能在满河的夕照中看到三三两两的把半截身子都泡在河水里耙蚬的民众,他们身旁,常常浮着一个大大的红色面盆。
想起小时候。每到夏秋季节,退潮的上午,村人们便会成群结队地拿着蚬耙一起来到北惯河里耙蚬。孩子们也会跟在大人们的身后,说是帮手,然而一到河里,孩子们便立马脱离了大人们的控制,你泼你的水,我玩我的沙子,全然忘记了要帮忙耙蚬这回事。有时候大人们吆喝得急了,孩子们才极不情愿地放下手中的活儿过去帮忙,却又乘机相互戏水,或比谁逆水游得快。
端本小学也建在北惯河边。我念六年级的时候,图老师曾在北惯河里组织了一场全班男生的游泳比赛。虽然从我念小学中年级时起,就常常在夏夜晚饭后跟着爷爷到北惯河里练习游泳,但是每次我都是玩闹的时候多,认真练习的时候少,以致我游泳的本领奇差,倘若逆着河水游,我半天也游不了半米。平时不努力,比赛徒伤悲。在那一次的游泳比赛中,我最终获得了“全班最佳不会游泳奖”。全河上下,不论男女,都给了我最热烈的“掌声”,真是难忘啊。
而更让人难忘的,还是每年端午节大家一起在北惯河里玩龙船、扒龙船的童年快乐时光。北惯素有在端午节扒龙船的传统习俗,各个村寨也都流传着一句话“洗过龙船水的孩子,终身都不会生痱子”。如此,当龙船一从龙船库里挖起来后,每天傍晚,龙船坛就成了孩子们的天下,他们从水里爬上龙船,又从龙船跳到水里,欢乐的笑声回荡在河水里。而每年的端午节都是北惯河最热闹的时候,河里岸上,无处不是观看龙船比赛的人。
北惯河不仅是北惯的母亲河,也是整个阳东的母亲河。
“吾乡吾土”专栏征稿启事
本报利用新媒体平台开设“吾乡吾土”专栏,挖掘宣传推介阳江乡土文化,搭建一个阳江乡土文化作品展示和交流的公众平台。现诚邀社会各界乡土文化专家、学者和网络作者赐稿。
稿件要立足阳江乡土文化,内容可涵盖自然地理、风土人情、衣食住行、诗词楹联、历史文化、名人掌故等方面,以散文、随笔为主,一般不超过1200字,并适当配以图片、短视频。
稿件内容要求原创,主题健康,积极向上,不得抄袭、套改,谢绝一稿多投。来稿请以电子版本形式发送至邮箱yjrbwxwt@126.com,并注明“吾乡吾土稿件”。稿件一经采用,稿酬从优,请作者在文末附上姓名、工作单位、通讯地址、联系电话、身份证号、开户银行支行名称及账号等信息。
文审 | 董洪国
终审 | 黄 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