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前“第一护法神”,却总被视若无睹?山西的祂是“全国之冠”!

图片
双林寺韦驮像,图源:艺旅文化
中国人,有谁不爱孙悟空?尤其是最近风头正盛的《黑神话:悟空》,更是让我们重温了一把齐天大圣的风采。

不过,在整部西游记中,孙悟空也不是天下无敌,大闹天宫的时候就与凌霄宝殿的护法王灵官打个平手。让人不禁感叹,道教护法神有王灵官这般能与孙悟空争锋的存在,那么,佛教呢?

图片
别看祂穿这样,其实是佛教的菩萨哒

你还别说,在众多慈悲为怀的菩萨里,还真有这么一尊菩萨。祂“大力勇猛,常护世间,昼夜不离”,不仅法力高强,驱邪除魔,保护佛法,更是全天下修行人的守护神。

祂(音tā,神明的代称)就是韦驮,佛教中为数不多的“硬茬子”。

图片


验明正身


先来解决一个困扰输入法许久的问题,这位威震八方的佛前第一护法,名字到底是韦陀还是韦驮?


有人要问了,无论是哪一个韦tuo,不过都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梵文的音译,用哪个都没区别,何必分那么清呢?


事情当然没那么简单。


韦驮的原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吠陀教的因陀罗,后来化作婆罗门教里的战神“Skanda”(塞犍陀)。此时的祂习惯以孩童的样貌出现,披挂金甲,持金刚杵,骑孔雀,后面还有了六面多臂的形象。


图片

骑着孔雀的小娃娃


在这个乱成一锅粥的宗教里,祂最有名气的身份是创世三神之一湿婆和雪山神女波哩婆提的孩子,也因此得了“天神”或者“天”的称号。不过祂的神设相当带感——传说中他仅仅出生六天,便接受灌顶成为天军统帅,率领众天神出征,最终用长矛刺死阿修罗王,恢复了天国秩序。


图片
战神韦驮天石像 公元8-9世纪  高58cm 
印度出土 大英博物馆藏


对战乱频仍的古代部族而言,这个战无不胜的的天兵统帅形象实在是那个时代的香饽饽。因此,有很多部族都诚心供奉祂,甚至把祂的神像烙印在当时的钱币和碑铭上时时瞻仰。

图片

骑着孔雀的塞犍陀

印度笈多王朝鸠摩罗•笈多Samudra Gupta在位期间

铸造的金币


在发展期大肆扩充自己职能的佛教自然不会放过这么大一个信仰源。很快,韦驮就以转轮圣王幼子的身份加入佛教,在佛教担任“保安大队长”的角色。负责护持佛法,同时护持修行佛法的众生


在佛经里,蒙受释迦牟尼佛授记,将于未来贤劫千佛中,最后一位成佛,佛号楼至。还有了捉捷疾鬼保护佛陀舍利的传说。


图片

韦驮捉捷疾鬼


可以说,韦驮的原型比很多佛出现的都要早,在被吸纳、被融合的过程里,它的形象没有太大的变化。无论是几千年前的因陀罗,还是佛教里的韦驮菩萨,这位金甲战神的自始至终都处在守护者的位置。

图片
 明代铜韦驮像  
故宫博物院藏180×90cm

非常善于“咬文嚼字”的中国古人怎么会放过这么大一个亮点呢?正巧,“驮”字不仅嵌合梵文的音译,又有“负重”之意,非常符合担负护法使命的男性。

而相反的是,“陀”字没什么实意,大部分用作一群人的代指或是单纯的音译,两者相比,选择哪个一目了然。


图片
北京法海寺明代壁画里的韦驮像

早在北凉昙无谶所翻译的《金光明经》中,“大力勇猛,常护世间,昼夜不离”的佛教护法,已经写作了“违驮天神”。而梁武帝(464-549)在他著名的《断酒肉文》中,写的就是“韦驮”。

至于韦陀一名如何传扬开来,除了后世誊写书籍中的笔误之外,中国民间亦有着“昙花一现只为韦陀”的传奇。那位因与昙花花神两情相悦而被玉帝逐出南天门的韦陀究竟和我们熟悉的韦驮有什么联系,就难以考证了。

图片

昙花一现为韦陀 这样相关的传说有很多,
大多都是后人随意编撰而成,难以追溯根源

到名字定下这会儿,韦驮在佛教已经有一定的地位了。但善于吸纳人才的佛教护法人员何其多,为何出名的有韦驮这一份呢?

这事儿还得从唐朝说起。

昙花一现?


经历过南北朝的混乱,到了唐代,佛教已然迎来了大兴之势。


不光是我们熟悉的空海弘法、玄奘取经,光是初唐,高僧已然是层出不穷,随便找几个都是可以被记载在佛教史上的人物。


比如,道宣。作为中国的律宗初祖,他一生研习、精持戒律,依佛制筑戒坛为人授戒,盛名远播西域。


图片


不过,戒律戒律,也可以算成佛家弟子要遵循的一种“法度”。俗世的帝王要实行法规,尚且需要精兵良将和百姓对皇权的敬畏。道宣无权无人,即使出家的弟子有心向佛,但怎么让他们认可他所传律法的正确性呢?


这里就显现出宗教的好处了,地位不够?自有仙神为你站台。道宣在他的《道宣律师感通录》律相感通传》等书中,写下了自己天人感应的神迹。


图片


在他的描述里,他见到的是天神的使者,使者介绍说:“弟子是南天韦将军下之使者,将军事务极多,拥护三洲之佛法,有斗争凌危之事,无不躬往和喻令解。”


这个韦将军是不是韦驮?不好说,至少大部分学者都认同他应该是道宣假托初唐官员韦琨之名创设出来的,这个人设后来演变成了四大天王的部下。但是,这两个人都姓“韦”,又同样要“拥护三洲之佛法”,这一下,从名字到人设撞了个彻彻底底。

图片
作为护法神将的韦将军

我们都知道,道宣作为“南山律师”,在后世一直被人敬重,他的著作也被人反复传诵,这位“韦将军”可一下出了名。只不过,他老人家“见证”过这位神将的威严,写佛经的人可不知道。

为了落实这位神将的合理存在,后世的人便将这位韦将军和韦驮合在一起,打造出了全新的韦驮菩萨形象,这才有了我们熟悉的金甲持杵菩萨。

图片
韦陀菩萨画像 图 费城艺术博物馆

因此,道宣所著的这两本辑录和他师弟道世的解读一起,被视为关于中国的韦驮神信息的原始出处,印度神韦驮至此可以被视为中国的一位历史人物,有了全新的中国身份,也有了更容易被接受的中国本土化的信仰积累。


威震三洲


自道宣之说名扬天下,韦陀菩萨已经成为了有法力、有编制、有传说、有民众认可四有菩萨,只缺一个“稳定曝光”的机会了。


这不难。


经过道宣的宣扬,韦驮的形象已经不复印度神的狰狞,反而成为了一等一的青年将领:戴盔穿甲,手持金刚杵。从长相到穿着,完全符合中国文化的审美。



图片
成都新津观音寺东壁韦驮护法神


刚巧唐代佛法大兴,各类寺院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头,众多护法菩萨也在此时开始崭露头角。正巧声名大噪的韦驮菩萨便在此时搭上了顺风车,如今山西佛光寺大殿主坛上,便有一尊唐代的韦驮像。


图片

图片

图中标圆圈的即为坐姿韦驮 图源:无用研究社


于是,韦驮像“爰自乾封崇至化,逮今名位列诸天,每在伽蓝或兰若,熏修之所现威权。”寺庙里开始将韦驮作为常驻菩萨供奉。


不过,韦驮的位置可与其他菩萨不同。


图片

灵隐寺韦驮 图源:灵隐寺


无论佛道,都喜欢把自己的战力天花板放在自家门前最显眼的位置。比如一个道观,往往一进门就能看到和孙悟空在凌霄殿打了八百个来回的王灵官。


佛教也不甘示弱,在天王殿里放上了自己的战斗力天花板:虽然笑脸迎人的弥勒战斗力也不差,但都说伸手不打笑脸人,跟他斗气,不好不好。


等一转头,就是韦驮了作为佛教的大护法,韦驮常驻天王殿,背对弥勒站立,负责震慑宵小,监视着整个寺庙,也让来寺庙里干坏事的人在出门的时候吓一跳。


图片

广州光孝寺的韦驮 图源:光孝寺


时间长了,僧人们便也把一些得罪人的事情交给这位“黑脸菩萨”去做,比如,劝退来挂单的云游僧人。


前来礼佛的云游僧人可以观察韦驮手中的金刚降魔杵,如果韦陀扛杵在肩,这表示此寺院为十方丛林,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僧人免费吃住3-7天。若是韦陀双手合十降魔杵横在胸前,则只能挂单短住1-3天。


图片

韦驮 图源:五台山大圣竹林寺


如果韦驮菩萨手中的降魔杵触地而立,则表示此寺为子孙庙,不欢迎外来的僧人在此寺院挂单。


图片

1920年的少林寺韦驮老照片

如今的少林寺韦驮为拄杵塑像


除此之外,如果寺院里供奉观音,韦驮大抵还会出场一次,和伽蓝一起左右护法。可能是“观音情度韦驮天”的民间传奇影响,此处就不多提了。


常护世间


或许正是因为韦驮定位的原因,即使在佛教的一众或着僧衣威严、或着璎珞慈悲的佛陀菩萨中,也是独一份儿的英姿飒爽、气宇轩昂


我国善于发现美且审美一直在线的古代艺术家们,绝对不会忽视掉这么一尊充满个性的菩萨。他们用独特的视角塑造出一尊尊文化瑰宝,保存在历史的长卷中,具象化地叙述着属于这位护法神将的不凡气度。

双林寺韦陀像 图源:人民网 摄影/邢睿泽


比如,颇具盛名的双林寺韦驮

双林寺始建于北齐,如今遗存虽为明清建筑,但寺中两千多尊彩绘泥塑,继承了我国唐代以及宋、辽、金、元彩塑的传统,具有高度写实的风格,是我国明代彩塑中的佼佼者。 寺内的韦驮像被认为是全国同类题材作品中的精品,备受海内外识者赞誉。


图片

图源:平遥古城景区


双林寺的韦驮像高1.6米,立于千佛殿的醒目之处。这尊韦驮像造型夸张,全身造型仿佛一张拉满的弓,身披甲胄,左手拿着金刚杵,右手握拳,昂首挺胸,成丁字步站立,眼睛与头部方向相反,一派威风凛凛的形象。


图片

图源:平遥古城景区


塑造者对韦驮身上的甲胄和战袍的飘带处理得十分细腻,坚硬的甲胄与柔软的飘带形成鲜明对比,堪称明代雕塑中的佳作。是历朝历代韦驮像中的佼佼者。被专家誉为“全国韦驮之冠”!


结 语


从印度战神再到如今的韦驮菩萨,这一路的经历,不可谓不曲折。


但起起伏伏,这位菩萨最初的根本却从未变过——这是一位为守护、秩序而战的神,并永远为这份愿心战斗下去!


图片
明,韦驮像

参考文献:

[1]朱天舒.韦驮神在中国的重塑与转化[J].佛学研究,2024,(01):191-210.

[2]于怀瑾.护法韦驮探源——印度战神“塞建陀”的中国化历程[J].世界宗教文化,2022,(06):85-93+2.

[3]王茹娜,张静.平武报恩寺韦陀天造型解读[J].美术大观,2019,(08):142-143.

[4]张聪.中国佛教二十诸天图像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8.

[5]张建华,李晓霞.韦驮像不同造型含意探究[J].文物世界,2016,(06):17-19.

[6]罗攀.“易筋经·韦驮献杵”之文化内涵[J].科技信息,2010,(30):676.


人文\艺术\行走

有温度的文化体验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

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南丽江

审核|方天戟

 点击往期原创 

徐显秀蓝宝金戒 . 赫拉克勒斯大康通宝. 皇后悲剧

 山西古代壁画眩晕的山西古琉璃《金瓶梅》与山西 

 山西珐华南涅水石刻.民间原力

错金鸟篆铜戈妖姬传奇嵌玉琉璃带钩.魏文侯之叹


请按下面指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