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岁就心衰?医生提醒:与高血压、糖尿病年轻化有关

全文1495字,阅读约需5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世界心脏日主题为“心行合一”,专家提醒心衰症状与高血压、糖尿病年轻化有关。

02杨杰孚教授表示,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头号杀手,心衰也有年轻化的趋势。

03心衰分为ABCD四期,不同阶段临床表现不同,晚期心衰病人活动能力明显下降,死亡率非常高。

04专家建议心衰病人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清淡、定期称体重、预防感冒、适当活动。

05由于此,心衰病人需在医生监督指导下,减药甚至停药,切勿自行随意停药。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封面新闻记者 宁芝

9月29日是世界心脏日,今年的主题是“心行合一”。在心脏相关的病症中,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尤其要引起重视。

心衰是否年轻化了?如何识别心衰的早期信号?在29日“世界心脏日——“依”心守护,健康“酮”行”大型科普直播活动中,北京医院杨杰孚教授、福建省立医院郭延松教授等多位国内心血管领域专家为我们科普答疑。

心衰年轻化?

与病因年轻化有关

杨杰孚教授讲了一名病例,这名病人只有30多岁,因为长期患有糖尿病,血压也控制不好,引起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最终出现了心衰。

杨杰孚教授指出,心脏是身体的“发动机”,心衰就像这个发动机出现故障了。心衰会造成两方面的危害:一是排血下降,引起全身供血不足,二是回血障碍,引起肺淤血等全身器官淤血、水肿等。

“所有心血管疾病都可以引起心衰。”杨杰孚教授说,20年前,心脏瓣膜疾病比如风心病的发生率很高,是引起心衰的主要病因,但是现在,这类病因明显下降,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引起的心衰明显上升。

目前心衰有年轻化的趋势。“例如,在我国,高血压有两个特点:一是高血压人群中,有很多年轻人,比如20多岁、30多岁就有高血压,高血压明显年轻化。另外,高血压引起的心衰也明显增多。同样冠心病也是。冠心病也有年轻化的趋势,在我们临床工作中,发现现在40多岁、30多岁,甚至20多岁就有冠心病。”他说。

他再次提醒,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头号杀手,总体上,心血管疾病有年轻化的趋势,相应地,心衰也有年轻化的趋势。

心衰有什么症状?

不同时期表现不同

“心衰在不同时期,临床表现不一样。”杨杰孚教授提醒,按照分期,心衰分为ABCD四期,首先是A期,这类代表疾病初期,有心衰的危险因素,但是没有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也就是说基本上没有症状,就像一个人的血压高了,没有任何表现。

到了B期,疾病就进一步发展,称为心衰前期,病人还是没有症状,但是可能因为血压、血糖控制不好,引起心脏结构发生了改变,比如心脏变厚、左心室肥厚,或者心脏有些纤维化。心脏有很强大的代偿能力,所以结构有些改变,但功能有可能是正常的。

到了C期和D期,心衰会进展到功能障碍。“比如导致心脏收缩功能、舒张功能障碍等,病人出现乏力、心慌、气短,或者是下肢水肿、食欲下降、睡眠不好等症状。如果到了晚期心衰,心脏会明显扩大,很多病人可能活动能力明显下降,甚至到了休息的时候,也可能出现气短,稍微活动后,气短明显加重,甚至有的病人到了晚上不能平卧,用两个枕头、三个枕头来睡觉。到这个阶段后,死亡率非常高,临床治疗起来就非常棘手,有的只能是保守治疗,尽可能使用药物来够来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当然,极少数有条件的人可以做心脏移植。”杨杰孚教授说。

日常生活

专家提醒病人注意几点

高血压合并心衰的病人怎么办?福建省立医院郭延松教授表示,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及《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等多部诊疗指南及专家共识,均推荐临床上使用MRA药物来治疗心力衰竭和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根据分子结构可将MRA分为甾体类(如依普利酮、螺内酯等)和非甾体类(如非奈利酮等)。依普利酮是一种临床常用的甾体类药物,可通过与醛固酮受体结合,来阻断MR过度激活所引发的心脏病变和血管损伤。“病人的教育与随访管理很重要,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和管理策略,能有效改善病人预后及生活质量。”

杨杰孚教授也提醒,病人在使用心衰合并高血压药物的过程中,注意监测血压、肾脏功能。关于心衰药物治疗,即便是心脏功能有改善,药物也不能随便乱停,一定要在医生的监督指导下,减药甚至停药。

杨杰孚教授指出,心衰病人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饮食清淡,不能吃太咸,经常称体重,保证出入平衡。其次,心衰病人是所有心血管疾病引起的,所以要治疗引起心衰的病因,比如病人有血压高,就要正规服用降压药。再次,心衰病人要注意预防感冒,感冒容易诱发加重心衰。最后,心衰病人不要不活动,也不要过度剧烈活动,建议根据自己的体力,进行适当的活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