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服务保障涉外法治建设10项举措,扩大“最多跑一次”公证事项,深入推进“互联网+公证”,为英语不流利的老华侨解决继承难题……近日,南都、N视频记者从广州公证处获悉,今年以来,广州公证处积极探索创新实践,不断提升涉外公证服务质量,通过一系列便民服务举措,向群众提供“把脉”式精准服务,跑出公证涉外服务“加速度”。
广州公证处工作人员为外商答疑解惑。
精准护航企业“出海”
在全球化经济的大背景下,众多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国际市场,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在这一过程中,公证服务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近期,广州公证处发布了服务保障涉外法治建设10项举措(下称“10项举措”),积极融入和助力涉外法治工作,就提升涉外公证服务的国际公信力、助力企业“出海”、优化高品质涉外公证法律服务供给、提高涉外公证服务的能力与水平等社会关注重点领域作出回应,不仅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还为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实施保驾护航。
广州公证处公证员为外籍人士提供涉外公证服务。
据介绍,某国内知名企业计划在海外市场进行投资,并寻求公证机构为其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支持。由于目标国家的法律体系和市场环境与我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企业对公证服务的专业性和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广州公证处指派公证员与企业进行深入沟通,详细了解企业的出海计划、目标市场、行业特性、业务需求和时间规划。
在此基础上,经办公证员为企业量身定制了一套公证服务方案,涵盖公司注册、知识产权保护、合同审查、争端解决等多个方面。
比如,针对企业在境外投资、并购、上市等不同环节,提供相应的法律文件公证、认证、翻译等服务,确保企业在海外活动的法律合规性。
通过精准公证服务,该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投资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顺利完成了公司注册、知识产权保护等基础工作,还成功避免了多起潜在的法律风险。
据悉,广州公证处在全市设立的8个公证服务大厅,均可向群众提供涉外公证服务,具有涉外资格的公证员占全市36%。
今年以来,广州公证处不断提升涉外公证服务质量,提供充足有效的公证服务供给,同比增长27%,实现涉外公证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的有效平衡和良好社会效益。
公证为老华侨继承解困
在海外生活和工作的过程中,华侨可能会面临各种法律问题和权益保障的挑战。公证作为公共法律服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谢先生和配偶均为广州人,早年移居国外,婚后育有两子。谢先生的岳父已经去世,岳母生前立有遗嘱,指定谢先生的妻子为广州祖屋的继承人,并指定为其个人财产。
2018年,拆迁祖屋的产权转为两套安置房,但谢先生的妻子未办理继承和备案登记手续,于今年1月在国外去世,且没有留下遗嘱和遗赠扶养协议。谢先生的两名儿子已放弃继承权,按照中国法律,谢先生系法定继承人。
谢先生从国外回到广州,到广州公证处办理继承手续。公证员雷峻岭发现谢先生提供的资料均为英文,不方便在国内办事,于是联系公证翻译员加急将英文翻译成中文以节省时间。
雷峻岭获赠锦旗。
审核材料时,雷峻岭注意到亲属关系声明书未表明谢先生及其配偶除两名儿子以外还有无其他子女,建议谢先生在外国驻穗领事馆进行宣誓认证,以进一步确认事实。
谢先生英语不流利,只能用简单语句交流。领事宣誓前,雷峻岭和同事协助其修改中文宣誓词并翻译。同时,雷峻岭等人加班加急拟写公证词,次日出具继承权公证书。
谢先生感慨道:“由于常年居住国外,我对国内法律和办事程序知道很少,幸好雷公证员热心帮忙。”
最终,谢先生顺利完成了继承和不动产登记。
出品:南都即时
统筹:南都记者 向雪妮 韦娟明
采写:南都记者 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