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毅侃球:CBA沿革三十年

全文4370字,阅读约需13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CBA官方宣布将在本赛季正式增设俱乐部杯,借鉴NBA,利用两个窗口期组织比赛。

02新赛制将采取小组赛单循环,淘汰赛与CBA一致,采取一战决胜负的方式。

03自1992年广东宏远足球俱乐部成立至今,CBA已经历三次密集的改革潮,包括联赛初期的系列改革、2004年前的“北极星计划”以及2017年姚明领导的改革。

04然而,CBA的改革一直受到篮协管辖和约束,从未真正实现职业化、市场化。

05未来CBA俱乐部杯的成败仍需时间观察,关键在于是否能为篮球人才培养带来转机。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我们创造了历史,任何时候,只要你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时,你就会收获。湖人拿下了首届季中锦标赛的冠军,这永远无法被超越,永远。”勒布朗·詹姆斯口中所谓的历史正确与否,在NBA才只办了一届的季中锦标赛前还无法得以印证。
但他这段话的后半句几乎可以算作是“正确到无可挑剔的废话”,加条赛道,穿件新衣,这或许就是一些篮球改革的题中之义。而今,穿新衣的轮到了CBA。
图片
24-25赛季还未开打,CBA官方宣布将在本赛季正式增设俱乐部杯,借鉴NBA,利用两个窗口期组织比赛,小组赛单循环,淘汰赛与CBA一致,采取一战决胜负的方式。这是CBA为联赛创立30年的特别献礼, 虽然看起来满是NBA小抄的味道,但其实“改革”二字在CBA颇为常见,30年来,和赛季中设立个杯赛相比,CBA的改革故事可能要劲爆精彩得多。
时光闪回到1992年的南方,智慧的老人说了句“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将社会风潮真正推向了改革加速度。时年9月,广东宏远足球俱乐部成立,次年12月底,宏远篮球俱乐部也宣告成立,紧接着这家民营俱乐部冒天下之大不韪,招来了吉林关德友和李青山,辽宁李春江,前国手张勇军等球员。
之所以说他们冒天下之大不韪,开社会之新风潮,是因为宏远作为中国首家在中国篮协注册的民营职业篮球俱乐部,按照当时规则只能参加全国乙级联赛。
图片
30余年后,当我们回过头来看这段历史,不少人会觉得诧异,拿下了11个联赛冠军的宏远,差点因为出身问题进不了CBA。和民营俱乐部不能打甲级联赛一样魔幻的故事大概还有,粮肉物品不是有钱就能买而是要有票,男女跳个舞牵个手可能会被判处流氓罪……
改革的浪潮在九十年代中期逐渐席卷中国体育届,在改制、破产、下岗等词汇漫天飞舞的时代里,CBA应运而生。
中国篮球前掌门人李元伟几年前曾对CBA成立以来的改革进行过总结,一共是三次密集的改革潮,分别是联赛初期的系列改革,2004年前后的“北极星计划”,以及2017年前后姚明领导的改革。
图片

01

初期改革:CBA也曾每节10分钟


杨伯镛、刘玉民等老一辈篮球从业者推动了中国篮球的职业化改革,1994年底确定了改革方向,1995年作为CBA元年,八强赛不但是中国篮球顶级联赛首度采取主客场双循环制,也为接下来诞生的全国男子篮球甲级联赛筛选了第一批球队。第一波次的改革就是走出体制的束缚,拥抱市场,集中在几个方面。

赛制上,从以前的赛会制变成主客场循环制,让更多球迷参与到篮球赛事之中,由此延伸开,联赛在98-99赛季正式确定将单节10分钟改成了12分钟。

外援方面,从浙江签下了历史上首位外援——米哈依尔·萨芬科夫(下图)后,外援逐渐成为常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外援政策从一开始限制每队不超过2人,到98年后变成了4人,从一开始双外援不得同时在场,到后来的4节4人次,再到4节5人次,中途可以更换外援。

图片
第一波改革大潮将CBA推向市场,核心便是如何组织职业赛事,如何让职业赛事与球迷产生互动,国际管理公司IMG的入主、主客场制、增加比赛时长、引入外援都属于其中的尝试,联赛还在96-97赛季正式将全明星赛扩充为了“全明星周末”,延续至今。
既然是探索,那自然也有失败的风险。这期间最有趣的两次尝试是1996年的CNBA和1999年诺基亚南北争霸赛。
CNBA,看名字就知道,和NBA有着千丝万缕联系,根本就是完全模仿。和当时刚成立的CBA不同,这个联赛不限制外援,每队有4名外援,比赛时间每节12分钟,外援把攻守节奏带得非常快,而且季后赛从半决赛开始就是7局4胜。虽然赛事整体水平一般,且只有8支球队,但孙军决赛中轰下场均41分率吉林夺冠,其现场氛围据说直逼NBA。

由于精英集团运营不畅,加之NBA方面的侵权官司,CNBA先是被迫改名为CMBA,后来干脆消失,一个赛季的绚烂也成了中国篮坛的一段奇事。虽然失败了,但其狂热的表演收获了很多赞誉,直接或间接地推动CBA尽快向每节12分钟靠拢。

图片
1999年“诺基亚”全国男子篮球俱乐部南北争霸赛初衷相当有巧思,共有南北20支俱乐部球队参加,球队来自于甲A和甲B两个级别,这有点像今天球迷们说的大乱斗,也和欧洲足球的各类杯赛有些相似之处。
南北争霸赛的赛制是,南北方各10支球队,决出南北冠军后,再进行冠军系列赛,最终在联赛里并不出众的浙江成为了首届冠军。南北争霸赛设立的冠军奖金并不高,没能吸引俱乐部全力以赴,放在联赛开始前,有点像是季前赛,强队主将高挂免战牌,绝大部分球队将赛事视为练兵。
决赛双方分别是甲B的沈阳军区和甲A的浙江,有趣的是多年以后,沈阳军区分分合合变成了如今的广厦,两队之间的每次交手或许都如当年一般,透着决赛的凶狠。

20多年过去了,今天的CBA俱乐部杯至少规避了当年的一个致命点,将近1000万的奖金应该能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给联赛球队不小的刺激。

02

北极星计划,到底都做了哪些改革?


小修小补的改革虽然不断,但并不见得对联赛能起多大的影响。到了CBA运行十年后,第二波改革到来了,而站在风口的依旧是南方的这支球队,当年联赛唯一的民营企业球队,刚刚夺得了04-05赛季冠军的广东宏远。夺冠月余,李元伟带着全国24个篮球俱乐部总经理及主教练到东莞考察,并最终决定大步开始他的改革之路。

这次改革有一个很漂亮的名字,《中国职业篮球联赛十年改革与发展计划》——“北极星计划”。

如果说第一次改革定下的是CBA发展的方向,即确定从体制转向职业化、市场化,那么“北极星计划”的核心其实就是市场化“包装”。群英荟萃也好,萝卜开会也罢,20年后的我们已然知道了包装的威力,只要嘴皮子溜,车轱辘也能卖出车的价。

图片
言归正传,李元伟推行的北极星计划内容很丰富。在赛制方面,04-05赛季大幅增加比赛场次,常规赛从22轮暴增至38轮,并且在2005年正式确定将总决赛从5场3胜改为7场4胜。
另一个巨大改革就是取消“升降级”,实行准入制。20年后,很多人都在讲CBA应该恢复升降级,但在当年,李元伟取消升降级有几点考虑,其一是升降级在赛季末单场球的重要性被无限放大,滋生假球,这在足球领域可能更加猖獗,其二CBA联赛需要扩充,保持运营的持续稳定性,促进职业化发展。
外援方面,从2004年开始外援“倒摘牌”,即外援统一报名,统一体测,然后由球队按战绩由差到好依次选择外援,因此也被称为“外援选秀”。篮管中心同时也为各支球队准备了一个优先选择权,确保他们可以留下一名用得顺手的外援,并且规定,所有外援的月薪不得超过20000美元。

外援倒摘牌听起来似乎有些魔幻了,但其实CBA还有更魔幻的。2007年,李元伟推出了季后赛内外援临时转会制度,即进入季后赛的前8名球队可从后8名球队引进内援或外援各1名,方式也是“倒摘牌”。当年,福建队摘走了北京的焦健和陕西的外援布兰顿·罗宾逊;浙江摘下了北京的陈磊和新疆的外援洛伦佐·科尔曼。

图片
“二哥”焦健的职业生涯由此添上了神奇的一笔,生涯只效力北京一支球队的他,在06-07赛季“临时”替福建打了5场季后赛,并且在系列赛第二战11中8拿下19分,为福建取得了一场大胜。那场比赛,甚至是福建队史的第一场季后赛胜利。
或许是因为过于魔幻,这项制度不久后也化成了联赛里的一道青烟,消失不见了。

在赛事包装方面,一大亮点是联合赞助商戴梦得,推出了“中国篮球戴梦得至尊钻戒”,是CBA首次推出冠军戒指。第一枚总冠军戒指上共镶有122粒钻石,钻戒白金托一侧的10粒公主方钻象征CBA联赛10年;在另一侧的12粒代表宏远俱乐部12周年,名字和球衣号码周围的13粒钻石象征04-05赛季广东13场连胜;另一侧的19粒钻石象征03-04赛季广东宏远19场连胜;白金托中央位置上刻有CBA标志和2颗五角星,代表广东2次夺冠。内圈共镶有68粒钻石,象征广东两个冠军季的68场胜利。

从这年开始,颁发CBA冠军戒指也成为了联赛传统,到今天依旧如钻石般闪烁。

图片
李元伟的改革围绕包装展开,增加场次、均衡实力、提升联赛的观赏性,一切都旨在稳步将CBA打造成一个向上的职业化商业化联赛。虽然有选秀、转会等制度的不成熟,但正是在他手中,全国男子篮球甲A联赛正式更名为CBA联赛,明亮的色彩在联赛上空飞舞,联赛面貌焕然一新。

只是很可惜,李元伟改革中最核心的部分,即联赛的“社会化、产业化”,并没有在他手中完成。2009年退休后,他在一次接受采访中如此说到:“我的改革设计是在体制架构内运作的,虽然目前根本没办法突破,但我也很庆幸。我把我自己定位成为未来中国篮球发展打基础做准备的人。”

03

姚明上任,CBA再迎新篇章


在李元伟打下的基础下,近10年后,姚明在2017年前后走到了台前,领导了第三次改革风潮。

姚明CBA改革的核心就是李元伟当初遇到阻碍的部分,即进一步对体制的突破,更进一步的职业化、市场化,也可以说是社会化、产业化。李元伟曾亲自解释到,这一系列的改革都是从2016年18家俱乐部联合创立CBA联赛公司开始的。

其实早在1998年,中国篮坛就有过上海东方、辽宁猎人、广东宏远、山东永安、江苏南钢、吉林东北虎和双星济军7家俱乐部组建“职业篮球俱乐部联盟筹委会”,计划成立一个更大的俱乐部利益统一体,并且将《关于召开联盟筹委会珠海会议的情况说明》和《联盟筹委会珠海会议议程》以书面形式发送给了篮管中心。可是,他们的“雄心壮志”转眼就成了“不理智行为”,无疾而终。

图片
虽然历史的进程已经往前奔驰了差不多20年,CBA联赛公司多少也有相似的味道,在有NBA经验的姚明带领下看起来声势浩大,但最终被篮协“招安”。篮协快速完成了CBA管办分离,并牵头成立CBA联赛公司,参股30%,且计划逐步将CBA的商务权、赛事推广权以及最为核心的办赛权等全部运营事务交予CBA联赛公司。
一年后,姚明出任中国篮协主席,这场看起来由下而上的篮坛改革风潮演变成了,由姚明和篮协主导的第三次CBA改革,按照市场化方式进行联赛的深度运营。
赛制方面,联赛季后赛扩军,从8支逐步增加到了18-19赛季的12支。必须说一句,CBA12进8的附加赛制,如今也被NBA进行了借鉴。其次,他计划进一步增加比赛场次,但出于一些意外因素,CBA至今没能达到改革计划中的56轮常规赛。

图片

外援方面,联赛逐步取消了亚洲外援政策,从4节6人次缩短为4节4人次,直到本赛季才再次放开。外援的签约、交易等也都是姚明改革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即CBA逐步完成了球员注册、签约、交易等的规范化,使得联赛更加成熟商业,联赛在几年里实现了盈利目标。
当然,过分的规范化可能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正是在这波改革大潮里,由于对数据、公式等的依赖,我们看到了如郭艾伦这样的球员始终无缘MVP,也看到了杜锋指导说的“我想要调进国家队的球员不在篮协的人才库”。

纵横三十年,CBA有自己的特殊情况。改革自上而下,受篮协管辖和约束,恰如李元伟所说,一切都是在体制之下的改革,CBA从未真正实现职业化、市场化。可这其实也恰恰与国情相符,改革并不都会成功,我们不能只看到NBA的成功,而忽略世界其他联赛那些破产、经营危机的失败典型。

图片
CBA俱乐部杯无疑是一次值得期待的探索,但球迷也不要过分夸大这次新赛制的改革威力。三波改革浪潮围绕的都只是篮球金字塔顶的职业联赛,而从未动摇过中国篮球人才主要靠俱乐部青训集中式培养的根基,即不管CBA如何进行市场化职业化改革,人才来源的主体依旧局限。
恰恰使得欧美成功的并不是其联赛有多高级,欧洲强的是紧凑有序的人才培养方式,美国强大的骇人的篮球人才基数。而姚明在CBA改革中推行的选秀制度、在外部推行的小篮球等举措,如今也正在经受着严峻的考验,是否会给中国篮球带来转机,仍需时日观察。
无论如何,穿新衣总会令人欢喜,至于到底能欢喜多久,则要看这件新衣是否真的那么耐看。30年改革,悠悠而去,借用《亮剑》里旅长的那句话:
穿新衣,可不要给我走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