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贾府不再掌权,不是贾敬贾赦无能,王子腾崛起已暴露他们危机

难怪贾府不再掌权,不是贾敬贾赦无能,王子腾的崛起已经表明危机

宁国公、荣国公兄弟军功起家,为四王八公之二,可别小看了两个国公的恐怖实力。

图片

唐代以后的国公与郡王的品级几乎相当。只是“国公”属于异姓功臣的爵位之巅,“郡王”则基本是皇室宗亲。宁荣二公的实际身份和地位并不比“东西南北”除北静亲王以外的三个郡王差。所以,荣禧堂对联上写着:“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题名极为客气。一方面是双方世交关系,另一方面也是地位相当。

而贾家一个国公就相当于郡王一般,两个国公的权势哪怕比较第一代的北静王的亲王也不会差多少。这才是四大家族的真正实力,也是他们由盛转衰直到贾家被抄家,四大家族覆灭的真正原因。

图片

四王八公不是一个利益集团,四大家族才是。而四大家族包含的贾史王薛四家,更适合当时朝廷的第一势力,堪为当时先帝的肱骨重臣,即便北静王也有所不如。

贾家,宁荣二公执掌军事。从原文细节看,京营是宁国公创建并执掌,属于贾府核心势力。而北部九省边防重镇、南部粤海将军、长安、平安两地节度使都应该属于贾府的根基势力。实际上最重要的军权都在贾府手中掌控。

史家,保龄侯史公是尚书令,也就是萧何一般的丞相,领袖六部百官,执掌朝政。

王家,县伯王公是都太尉统制,执掌禁军,为武官之首。

薛家,紫薇舍人薛公,是先帝潜邸旧人,行商聚敛财富,关注天下消息。

图片

所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真正从中央到地方,从朝堂百官到边防军士,基本由他们控制,并向先帝负责。如此权势势必导致一朝天子一朝臣,先帝驾崩,太上皇继位,就开始削弱他们的权力和影响。于是,薛家失去皇帝支持,开始衰落。而荣国府也在贾代善死后两房分治,贾赦袭爵、贾政当家荣国府,分裂的贾家也为日后败亡埋下伏笔。

也就是在贾府第三代,他们面临一个最重要的取舍问题,就是手中的军权如何处置。贾家历经宁国公、荣国公,贾代化、贾代善两代身居高位、手握重权,到了第三代贾敬、贾赦和贾政时,就算内部不出问题也不可能再继续掌权。首当其冲的就是军权肯定要放。

图片

贾敬和贾赦继承了宁国公、荣国公的爵位,也不可能再继续继承军权。地方和边军自有贾府培养的人脉继续掌控。但从宁国公到贾代化一直掌握在手中的京营是贾府的核心势力,也是贾家乃至于四大家族手中的最核心利益。只要京营还在贾府掌控之中,皇帝就要对贾家乃至四大家族重用。

问题在于皇帝肯定不放心贾家继续掌控军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的道理,皇帝只会更敏感。双方最好的方式是能够“杯酒释兵权”,皇帝得安心,贾家得富贵。问题是当时贾府背后有四大家族,不可能他们就轻易交权。而朝廷当时除了贾府还有四王八公其他势力,也不允许贾家随便交权。

于是,贾家在自家必须放权避嫌的基础上,就考虑培养接班人。而同为四大家族中史家、王家子弟都有机会。尤其是王家,本就行伍出身,又与贾府关系不如史家亲近,培养人才相对不引人注意和非议。王子腾也就因此被挑选出来重点培养。

图片

所以,当京营节度使贾代化死后,王子腾就接手了京营,出任京营节度使,成为贾府执掌京营的代言人。这一手不可谓不高明。也是历代权臣常用的手段,但弊端也是无疑。

皇帝不傻,自然明白贾府的阳谋,不发作只是暂时没办法或者另有图谋。而一旦时机成熟,或者再上来一个雄才大略的明主,就会立即改变朝堂势力格局。

《红楼梦》第四回,当太上皇退位、新皇帝登基不久,京营节度使王子腾被升任九省统制,皇帝终于夺回京营,贾家彻底失去核心利益,而王家则趁势在四大家族内部崛起,这背后的波云诡谲可绝不只是文字那样轻描淡写,阴谋与算计,背叛与争斗都在字里行间被显现,才是最耐人寻味的。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您或许还喜欢看:

请帮忙点击“在看、点赞、收藏、转发”,您的赞赏,是最大的认可